天天看點

一碗油豆腐粉絲湯

作者:嚴鋒
一碗油豆腐粉絲湯

1971年的一天,我7歲。父親帶着我,走在上海金陵東路上。看到路邊有一個賣油豆腐粉絲湯的個體攤販,父親眼睛一亮,就拉我坐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這是1971年,個體攤販是非常罕見的,出現在既殘存往日紙醉金迷記憶、又剛剛接受過文化大革命洗禮的金陵東路,更是不可思議。更惹眼的,是我父親還穿着一身軍裝,上下散發着豪邁的軍人氣質。就這樣,軍人、小孩、金陵東路、油豆腐粉絲湯小攤、文革,各種機緣巧合,構成了那個年代一道可遇不可求的驚世奇觀。

這是我第一次吃油豆腐粉絲湯,對一個在匮乏中成長的孩子來說,這碗油豆腐粉絲湯,鮮美爽口,有一種完全不同于平時家裡吃的飯菜的風味,超凡拔俗,沁人心肺。

就在我們吃的過程中,身邊聚攏了一些圍觀的人。我是一個比較早熟的孩子,對别人的眼光很早就比較敏感,當時就覺得這些看客的眼光中有很多不同的東西:驚訝、好奇、有趣、困惑、鄙視……我有點坐立不安,希望快點吃完走人,但父親絲毫不受影響,就在這些目光中悠然地吃着他的油豆腐粉絲湯。

這時,圍觀人群中一位40歲左右、長得細白精緻、帶着眼鏡的中年人開口問了父親一個問題:

“好吃嗎?”

他的腔調混合着好奇與調戲,我今天也忘不了那一刻對這個精緻中年人的厭惡。作為一個孩子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的滿滿的惡意。當然,這也可能是一個過于敏感的孩子的錯覺。無論如何,我覺得受到了羞辱。

然後父親微笑着回答說:“很好吃。”

我永遠也忘不了父親在回答這個意義暧昧的問題時的語氣和神情:溫和,自然,真誠。那眼鏡中年對這回答似乎有點滿足,又似乎有點失落。

我的羞愧和不安仿佛突然消失了,我們坦然地繼續吃着油豆腐粉絲湯,在一個金陵東路的小攤,在1971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