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觀填詞文雅典麗,但是這首詞卻被蘇轼批判,想改卻來不及了前言一、蘇轼笑話秦觀學柳七作詞二、柳永豔詞中的銷魂三、秦觀與柳永其他詞中的銷魂結束語

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秦觀的詞很雅麗,他有沒有像柳永那樣的“俚俗”之作?試舉一例?

俚俗,有兩個意思,一個指民間、世俗;例如趙翼在《瓯北詩話·卷四》中,評價白居易寫《長恨歌》的時候,說:

此必無之事,特一時俚俗傳聞,易于聳聽。

另外,意思是鄙俗、粗野。

柳永的詞中,有不少被認為俚俗之語。其實很多詞人都有些俚俗之語,宮體詩、花間詞中比比皆是。在蘇門弟子中,黃庭堅就有不少俚俗之作。

不過,秦觀曾經因為一首詞曾經被蘇轼調侃。

秦觀填詞文雅典麗,但是這首詞卻被蘇轼批判,想改卻來不及了前言一、蘇轼笑話秦觀學柳七作詞二、柳永豔詞中的銷魂三、秦觀與柳永其他詞中的銷魂結束語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深得蘇轼喜愛。秦觀有個綽号“山抹微雲秦學士”,來自于他的名作《 滿庭芳·山抹微雲》。但是蘇轼看到這首詞後,卻說秦觀學習柳永作詞。

宋·黃昇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花庵詞選》中記載:

後秦少遊自會稽入京,見東坡,坡雲:“久别當作文甚勝,都下盛唱公‘山抹微雲’之詞。”秦遜謝,坡遽雲:“不意别後公卻學柳七作詞。”秦答曰:“某雖無識,亦不至是,先生之言,無乃過乎?”坡雲:“‘銷魂當此際’,非柳詞句法乎?”秦慚服,然已流傳,不複可改矣。

銷魂當此際,出自秦觀 《滿庭芳》下片換頭處: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谯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霭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赢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晚唐浪子詩人,杜牧有名句雲: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名"。秦觀用此典故,又有“羅帶輕分”等語,是以被蘇轼調侃,說他學柳永填詞。

秦觀不服氣,但是被蘇轼點出以後,卻有點理屈,因為下片的确柳永的詞風。

秦觀未必有此意,但是讀者未必無此意。

而且這首詞已經流傳很廣,秦觀雖然慚愧,卻不能更改了。

秦觀填詞文雅典麗,但是這首詞卻被蘇轼批判,想改卻來不及了前言一、蘇轼笑話秦觀學柳七作詞二、柳永豔詞中的銷魂三、秦觀與柳永其他詞中的銷魂結束語

蘇轼指出:“‘銷魂當此際’,非柳詞句法乎?秦觀無言以對。

我們看看柳永詞中的銷魂,是怎麼用的。

《木蘭花》,坐中年少暗消魂:

蟲娘舉措皆溫潤,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緩玉纖遲,畫鼓聲催蓮步緊。 貪為顧盼誇風韻,往往曲終情未盡。坐中年少暗【消魂,】争問青鸾家遠近。

蔣捷有虞美人詞雲: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即柳永詞中所寫的場景吧?

柳永另有《傾杯》,寫男女之間的離情别緒:

離宴殷勤,蘭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 情知道世上,難使皓月長圓,彩雲鎮聚。 算人生、悲莫悲于輕别,最苦正歡娛,便分鴛侶。 淚流瓊臉,梨花一枝春帶雨。 慘黛蛾、盈盈無緒。 共黯然【消魂】,重攜纖手,話别臨行,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 頻耳畔低語。 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 從今盡把憑鱗羽。

柳永俚俗之詞,大多寫男女之間的柔情蜜意。在士大夫眼中,難免有些礙眼。

秦觀填詞文雅典麗,但是這首詞卻被蘇轼批判,想改卻來不及了前言一、蘇轼笑話秦觀學柳七作詞二、柳永豔詞中的銷魂三、秦觀與柳永其他詞中的銷魂結束語

銷魂,未必一定是豔詞,柳永的《訴衷情令》也是寫閨情,但是并不香豔:

一聲畫角日西曛。催促掩朱門。不堪更倚危闌,腸斷已【消魂】。 年漸晚,雁空頻。問無因。思心欲碎,愁淚難收,又是黃昏。

秦觀有《玉樓春》類似:

狂風落盡深紅色,春色惱人眠不得。淚沿紅粉濕羅巾,怨入青塵愁錦瑟。 豈知一夕秦樓客,煙樹重重芳信隔。倚樓無語欲銷魂,柳外飛來雙羽玉。

這兩首詞,都是寫閨情,思念遠方的情人。古人作閨情詩詞,往往另有寄托,用來抒發人生的失意,未必真得是寫男女之情。

柳永另有《竹馬子》寫羁旅情懷,也用到“銷魂”這個詞:

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挂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覽景想前歡,指神京,非霧非煙深處。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積,故人難聚。憑高盡日凝伫。赢得【消魂】無語。極目霁霭霏微,暝鴉零亂,蕭索江城暮。南樓畫角,又送殘陽去。

秦觀也有類似的作品,如《木蘭花慢 》:

過秦淮曠望,迥潇灑、絕纖塵,愛清景風蛩。吟鞭醉帽,時度疏林,秋來政情味淡。 更一重煙水一重雲,千古行人舊恨,盡應分付今人。 漁村。望斷衡門。蘆荻浦、雁先聞。對觸目凄涼,紅凋岸蓼,翠減汀蘋,憑高正千嶂黯。便無情到此也【銷魂】。江月知人念遠,上樓來照黃昏。

秦觀和柳永的詞,混到一起,并不太容易分辨。是以柳永詞,并非都那麼俚俗,也有很多文雅之作。

秦觀填詞文雅典麗,但是這首詞卻被蘇轼批判,想改卻來不及了前言一、蘇轼笑話秦觀學柳七作詞二、柳永豔詞中的銷魂三、秦觀與柳永其他詞中的銷魂結束語

柳永是北宋承前啟後的人物,從他大量用長調填詞,是以給後輩詞人開拓了一條新路。蘇轼也好、秦觀也好、黃庭堅也好,蘇氏一門難免要受到柳永的影響。特别是黃庭堅,他的俚俗之語最多。

不過,詩詞一道,還是以文雅為上。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詞語,但是盡量避免使用鄙俗、粗野的詞彙。

話說回來,秦觀的這首詞風靡一時,也是他的代表作,您覺得秦觀有必要”慚服“嗎”

@老街味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