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頭條号:雜談人物)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出師表》

大家都很熟悉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國中的時候大家也許都背誦過,是以我們這裡就不引用全文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有“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是以興隆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此皆良實,志慮忠純。”這是諸葛亮在北伐出師,對後主劉禅的諄諄告誡,讓他接觸賢良,遠離小人。

然而,諸葛亮本人又是怎麼做的?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街亭

公元228年,也就是剛剛遞交《出師表》之後,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當時諸葛亮南征回來,休養五六年之久,用諸葛亮在《出師表》自己的話說“甲兵已足”。無論從人員的考驗,糧草的準備,兵力的補充,是北伐準備最好的一次,也是北伐最有成功和把握的一次,然而失敗了。街亭之敗,(頭條号:雜談人物)使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最有準備的一次就這麼失敗了,之後的北伐都是用來充數的了,就涉及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士氣低落的原因。魏國從此加強了對蜀漢的防衛,曹真命郝昭守陳倉,諸葛亮229年進攻陳倉無功而返,這都是曹魏有準備了,是以失街亭敗了戰役,輸了時機,蜀國也再無機可乘了。

這一次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失街亭”。那麼造成失街亭的主要原因,從《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上看,是參軍馬谡紙上談兵,志大才疏造成的,并且,以全家性命立軍令狀。最後身首異處為自己的無知買單。

街亭之敗,諸葛亮上表自貶三級不過是形式而已。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馬谡

那麼街亭這麼重要的位置,為什麼讓馬谡去守?當時有趙雲、魏延、這些百戰沙場的勇将,還有王平、廖化這些恪盡職守的戰将,為什麼用文職一類沒有戰場經驗的馬谡呢?

這就得從諸葛亮說起,劉備得了荊州之後,招收荊州名士馬良,馬良和曹丕同年,比諸葛亮小六歲,其社交才能,計謀才能,理政才能,軍事才能平均值不低于諸葛亮,是以諸葛亮常常與其讨論軍國大事天下大事,結下了深厚友誼,同時劉備很欣賞馬良,以後大事總和馬良商量,作為蜀國的後期之秀對待。

在與馬良的交往過程中,諸葛亮也欣賞了在一邊時不時插話的馬良弟弟馬谡,可惜馬良在猇亭之戰英年早逝。諸葛亮對待馬良之弟馬谡如同馬良一樣,認為有才能,有計謀,馬谡也與諸葛亮滔滔不絕,通宵達旦讨論軍中大事,一些見解讓諸葛亮認可,兩人成了往年好友,諸葛亮帶馬谡在身邊參與軍機。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諸葛亮

猇亭之戰後,劉備倍受打擊,卧床不起,諸葛亮趕到白帝城,(頭條号:雜談人物)當然作為智囊和好友的馬谡也跟随而來,在劉備病榻前,屏退左右,劉備明明白白告訴諸葛亮“馬谡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沒有引起諸葛亮足夠的注意。

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帶着馬谡南征北戰,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培養,征南利用馬谡之計,對南人攻心為上,七擒七縱孟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反間計,使魏明帝曹睿解除了司馬懿軍職,是以諸葛亮更加器重馬谡。

就是街亭之戰,諸葛亮留着這麼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沒有戰場經驗的文職馬谡,讓馬谡有點軍功,在隊伍裡面有點威信,也可以在後主劉禅那裡争的一個比較好的職位,這裡諸葛亮可以說是任人唯親,不是唯賢,環顧蜀漢圈子,諸葛亮除了馬谡确實還沒有個心腹,是以在當時軍事安排完全可以排程謹慎的王平守街亭,偏偏去用了馬谡,王平隻做聽命馬谡的副将,是以諸葛亮用了小人,我們這裡說的“小人”。不是君子小人的“小人”,是沒有能力的人稱之為“小人”。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高山流水遇知音

費祎,後面的表現當然很有能力了,但是費祎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是極強的,出使東吳受到高規格級别的禮遇,(頭條号:雜談人物)當然有身份和他的語言能力決定的,在蜀漢内部,名将魏延和楊儀是生死仇人,費祎能在兩人中間遊刃有餘,說明費祎的社交能力,那麼,費祎那麼好的社交能力,自然能把諸葛亮團結在周圍,不論費祎的其他能力,他肯定和諸葛亮個人關系處的融洽,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推薦他,無不夾雜着個人關系。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費祎

董允剛正,很難接觸的一個人,由于劉備的推崇,後主劉禅不是怕他三分,而是怕他十分,後主要納妃,都得董允點頭,是以董允在世的時候,後主的言行格外小心。然而這麼刻闆的董允是如何入諸葛亮的法眼的,當然有董允自身的魅力,更主要的是諸葛亮進入益州之後和益州名士凍和交往甚好,董和也就是董允的父親,是以諸葛亮推薦董允也夾雜個人感情和私心,當然董允和費祎還是很有能力,這私心沒有用錯。

最後一個是郭攸之,(頭條号:雜談人物)這完全是一個打醬油的,然而諸葛亮推薦完全是郭攸之乖。但是在《三國演義》《三國志》都看不到他的身影,諸葛亮到了成都,郭攸之無非就是聽話,沒有什麼建樹,諸葛亮平時讓倒水呀,提夜壺用起來順手,是以《出師表》裡面也說他是“貞良死節之臣”,也許後面是和谯周一類人,随風飄罷了。陳壽《三國志》裡隻有八個字說他“性素和順,備員而已”,陳壽先作為蜀漢臣子,後為晉史官,其評論可信度很高,也許見過郭攸之。

是以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所說的“親賢臣,遠小人”,他自己都做不到,費祎董允郭攸之的推薦,都是從個人關系出發的,幸好費祎和董允還是有點能力,估計是歪打正着,至于打醬油的郭攸之,完全是做一些辦公室擦桌子倒水的,比較做的好,被推薦的。至于用馬谡,(頭條号:雜談人物)也是造成北伐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完全是出于私心,因為他和馬谡在軍中關系是最好的,親賢遠佞這些話現在看來諸葛亮也是兩面人,為了自己的圈子,培養志大才疏的馬谡,讓馬谡有軍功在蜀漢隊伍裡面有地位,當然後面又培養的一個姜維,諸葛亮在蜀漢的圈子,作為第一權臣也是薄弱的厲害。

“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做到了嗎?全面分析他也是用人唯親從《出師表》說起失街亭中看諸葛亮的用人之道諸葛亮和馬谡的關系緣源我們在看看《出師表》裡諸葛亮提到的三個人。諸葛亮也是用人唯親

忘記了白帝城托孤

是以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用人唯親,最用人失敗的一次守街亭,可以用魏延,但是魏延蜀漢後期第一武将,無論軍功,能力,戰場經驗都是最好的,但是魏延是被諸葛亮打壓的對象,原因就是魏延是刺頭。至于王平也許害怕他魏國降将出身不正,就是用不被看好的廖化将軍,有三十年戰場經驗了,總比馬谡用來合适,從王平看來出身在諸葛亮那裡很重要,從魏延和馬谡比較,在諸葛亮那裡幹活的遠比不上有關系的和聽話的。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