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化妝品傳統防腐劑簡述

原标題:化妝品傳統防腐劑簡述

□呂鳳

化妝品是一種精細化工産品,主要通過噴灑、塗抹等方式,使其覆寫在人體的毛發、皮膚、唇齒、指趾甲等部位。化妝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供微生物滋生、生長和繁殖。在化妝品的生産和使用過程中,不可能達到完全無菌狀态,是以化妝品中含有些許微生物是不可避免的。而這些微生物會使化妝品變質、失效等,容易對使用者的表皮保護系統造成損害,進而發生過敏、潰爛,甚至發生癌變,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是以,防腐劑是化妝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就是抑制微生物的滋生、生長和繁殖。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提及關于防腐劑的定義是指為加入化妝品中以抑制微生物在該化妝品中生長為目的的物質。

微生物的滋生、生長、繁殖需要氧氣、溫度、水源、生長因子等因素。換句話說,隻要切斷以上因素,就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生長和繁殖。是以,防腐劑的作用機制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切斷水源若化妝品本身就是油膏狀,含水量極低,微生物就很難滋生、生長和繁殖;

改變産品ph值微生物的生長環境需要ph值達到6.0~7.0,而果酸類産品其ph值呈酸性,不适合微生物生長,防腐效果較好;

改變表面張力某些化妝品内添加了大量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可有效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生長、繁殖;

改變溫度一般來說,在生産期采用高溫滅菌的方法,儲存期采用低溫儲存,可有效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生長、繁殖;

改變滲透壓細胞的生存環境需要合适的滲透壓,提高滲透壓會使細胞膜脫水而損壞,降低滲透壓會使細胞膜因吸水而破裂,而一切生物的本質就是細胞,改變滲透壓也可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生長、繁殖。

防腐劑的主要類型分為傳統防腐劑和天然防腐劑。傳統防腐劑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尼泊金酯常用的有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常溫下為無色或白色晶體,防腐機制是破壞細胞膜進而使細胞内的蛋白質變性以達到防止微生物滋生、生長、繁殖的目的。我國規定的最大允許使用濃度為混合酯0.8%,單酯0.4%(均為以酸計),最佳使用ph範圍是4~9。

苯氧乙醇屬于有機合成物,常溫下為無色黏性液體,常發出淡淡香味,防腐機制是破壞細胞膜、抑制氧化磷酸化偶聯以達到防止微生物滋生、生長、繁殖的目的,主要對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有抑制作用,抑菌最佳ph範圍是3~9,最高添加量為1%。

苯甲醇又稱苄醇,常溫下為無色液體,具有強烈的灼燒味和輕微的芳香臭,主要對革蘭陽性菌、真菌、黴菌、酵母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毒性強,但低濃度不會對人體産生毒性,且抗菌效果明顯,最大允許使用量為0.1%。

甲醛具有極好的抑菌效果,但是安全性低,可緻癌,是以被禁用。而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替代品,即甲醛釋放體類防腐劑,相對于甲醛其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但是在水溶性和極性媒體中能快速釋放甲醛,是以必須慎用。甲醛是一種廣譜防腐劑,能抑制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以及有效抑制假單胞菌,但對于黴菌和酵母菌隻有選擇性抑制作用。

咪唑烷基脲是甲醛供體類防腐劑中使用最廣泛的品種之一。水溶性好,配伍性好。與尼泊金酯複合有良好的抗菌增效作用。其遊離甲醛濃度很低,故比較溫和,對細菌作用強,對真菌作用差。不能用于嬰兒及對甲醛敏感的人,最大允許使用濃度為0.6%。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無色無味片狀晶體。具有抗菌活性,ph值為2.5~4.0時活性最佳。苯甲酸及其鹽類對酵母菌及黴菌作用效果很好,用量一般為0.1%~0.2%。

此外,天然防腐劑無污染、溫和、安全性高,是以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國對于天然防腐劑的開發利用尚有很大空間,在開發利用天然防腐劑時要考慮其安全性、經濟性等,但是不管有多大阻礙,天然防腐劑必将成為行業焦點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随着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美的不斷追求,天然防腐、綠色防腐、無添加防腐體系必将成為未來化妝品防腐體系開發的方向。(呂鳳)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中國醫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