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作者:調侃曆史

高歡,渤海郡人(今天的河北和山東部分地區),曾經在北方六鎮之一的懷朔鎮當兵。

高歡家裡很窮,當兵時連匹馬都買不起,直到結婚之後,才在妻子家族的幫助下擁有了自己的馬。

後來高歡當上了函使(一種負責在軍鎮和都城之間傳遞資訊的官職),經常去洛陽送信。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洛陽是北魏的都城,很多達官貴人居住在此,高歡在這裡聽說了一件事,對他産生了很大影響。

當時洛陽有個官員叫張彜,他的家被禁軍士兵放火燒了,發生了這種事,朝廷應該立即捉拿行兇者。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朝廷不管不問,仿佛這件事沒有發生過。原來,北魏時局混亂,魏軍軍紀不嚴,朝廷怕去軍隊抓人會引起兵變,是以就當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不了了之。

高歡由此認為∶北魏的統治已經混亂不堪,天下很可能會陷入動蕩。是以回到懷朔鎮之後,高歡散盡家财,大力結交各路英雄豪傑,為即将到來的亂世做準備。

數年之後,動亂真的開始了。

公元525年,由于北魏的社會沖突越來越深,北方六鎮發動起義,高歡加入了杜洛周上司的起義軍。

和杜洛周相處了一段時間後,高歡發現杜洛周沒什麼才能,還嫉賢妒能,高歡就打算幹掉杜洛周。結果行動失敗,高歡反而被杜洛周的人馬追殺,高歡被迫投靠了爾朱榮。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爾朱榮聽說高歡有些本事,就請他談談對時局的看法。

高歡說∶"現在皇帝暗弱,胡太後亂政,您既有實力又有謀略,可以找機會成就一番事業。"

一番話說得爾朱榮很開心,此後,爾朱榮經常找高歡商量事情。高歡有勇有謀,管理能力很強,這給爾朱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爾朱榮曾經有一次問自己的手下們∶"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們覺得誰可以代替我?"

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作戰勇猛,大家都認為他可以接任。

爾朱榮微微一笑∶"爾朱兆頂多隻能帶三千人的部隊,能夠統領我大軍的人,隻有高歡!"

這是爾朱榮對高歡的充分肯定,不過這也隻是說說而已,後來爾朱榮突然被皇帝元子攸殺死,爾朱家族是絕對不會把軍隊交給高歡的,爾朱榮的大部分勢力被侄子爾朱兆繼承。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爾朱兆繼承了爾朱榮的勢力之後,為了幫爾朱榮報仇,爾朱兆帶兵南下,擊敗了北魏皇帝元子攸的部隊,殺死了元子攸。

這時他的老家遭到纥豆陵步蕃的攻擊,爾朱兆帶兵回援卻屢戰屢敗,無奈之下,爾朱兆準備撥給高歡部分人馬,讓他和自己一起打擊敵人。

這時爾朱兆的幕僚慕容紹宗表示反對。

慕容紹宗說∶"現在局勢不穩,很多人都對皇位有想法,高歡謀略過人,怎麼能幫他發展勢力呢?"

慕容紹宗考慮得很長遠,高歡的才能在爾朱兆之上,如果給高歡機會,他将來很有可能比爾朱兆更強。

但是爾朱兆是個頭腦簡單的莽夫,沒有認真思考慕容紹宗的話,反而認為他是在挑撥離間。爾朱兆把慕容紹宗關了起來,然後給了高歡一些兵力。

高歡沒有讓爾朱兆失望,很快和他一起打敗了敵人。

爾朱兆對高歡的及時出手非常感激,和高歡結拜成了兄弟,但是爾朱兆還面臨難題。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當時并州和肆州被爾朱家族統治,他們手下的士兵經常欺壓流落到當地的六鎮百姓,六鎮百姓是以多次起義,與爾朱家族開戰。

這讓爾朱兆憂愁不已,于是他就問高歡∶"用什麼辦法來應對六鎮百姓?"

高歡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自己手下兵力不多,逃難到當地的六鎮百姓有二十多萬,而且大多數身經百戰,如果能把他們收為己用,高歡的實力可以大大增強。

他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淡定地對爾朱兆說∶"殺戮不是解決的辦法,可以讓親信來管理他們,出了事就讓管理者負責,這樣就可以減少他們鬧事的次數。"

爾朱兆覺得這個辦法好,就問∶"誰能擔此重任?"這時一旁的大将賀拔允跳了出來,要求把這個活給自己幹。

高歡當然不能讓别人搶了這個肥差,他打了賀拔允幾拳,一臉嚴肅地說∶"這種大事必須要聽大王(指爾朱兆)的安排!"

爾朱兆一看高歡這麼尊重自己,很開心,以為高歡對自己很忠心,就表示要把這個差事交給高歡。

這是一個讓爾朱兆将來後悔萬分的決定。

高歡心中大喜,當時爾朱兆已經喝醉,高歡怕他酒醒後反悔,立即對外宣布了爾朱兆的任命。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六鎮百姓本來就對粗魯的爾朱兆沒有好感,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們紛紛聚集到高歡的手下,高歡兵力大增。

手裡雖然有了不少人,但如果不能脫離爾朱兆的控制,高歡還是難有作為,于是他又想了個點子。

他以并州正在鬧饑荒為理由,請爾朱兆允許自己率衆去太行山以東生活,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幕僚慕容紹宗再次提醒爾朱兆∶"高歡能力不小,讓他自己掌握大軍的話,将難以控制。"

可是爾朱兆不聽,他認為高歡是自己的結拜兄弟,不需要懷疑。爾朱兆的親信們大多被高歡收買了,他們一個勁地幫高歡說好話,是以爾朱兆最後同意了高歡的請求。

高歡這一走,就是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了!在路上,高歡一行人偶遇了爾朱榮的遺孀長公主。

長公主身邊帶了幾百匹好馬,馬在當時可是重要的戰争資源,高歡二話沒說,把這批馬全部搶了過來。

消息傳到爾朱兆那裡,爾朱兆勃然大怒,他知道自己信錯人了,立即帶兵去追高歡,并在襄垣(今天的山西長治一帶)追上了高歡的部隊。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這時漳水的水位很高,橋梁被水沖毀,雙方于是隔着漳水對峙。高歡知道自己的人馬現在還沒有形成強大的戰鬥力,不是爾朱兆部隊的對手,是以他決定把騙人進行到底。

他隔着漳水對爾朱兆說∶"我隻是借一下長公主的馬,組建騎兵部隊來對付強盜而已。"

爾朱兆是個容易沖動的人,為了把事情弄清楚,他竟然獨自渡過漳水,來和高歡面對面交談。

高歡巧舌如簧,三言兩語之後,居然讓爾朱兆再次信了他,爾朱兆甚至當晚還住在了高歡的軍營裡。

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高歡的部下們建議趁機殺死爾朱兆。是啊,大敵就在自己手中,這時候幹掉他,豈不痛快?

但是如果現在殺死爾朱兆,他的軍隊馬上會瘋狂地撲過來,以高歡部隊現在的狀态,很可能吃虧。

是以高歡沒有那麼做,他告訴部下們∶"現在已方人困馬乏,不是爾朱兆大軍的對手,暫時先放過爾朱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于是第二天天亮之後,爾朱兆安全地回到河對岸,他又邀請高歡過河一叙。

爾朱兆是個魯莽無謀的人,他可以随便冒險,單獨前往敵人軍營,但高歡不一樣。

高歡很理性,不想以身犯險,是以他拒絕過河,氣得爾朱兆跳腳大罵。

但是前面有大水擋路,爾朱兆也沒什麼好辦法,隻好帶兵傳回了晉陽。

高歡則帶着六鎮百姓來到太行山以東的地區,慢慢發展壯大。

雖然離開了爾朱兆,但是高歡在名義上還是爾朱兆的下屬,高歡要想自立門戶,必須和爾朱兆劃清界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高歡想了一個點子。

高歡的前期生涯:從懷朔鎮小兵到擁兵自重對抗爾朱家族

他以爾朱兆的名義給自己寫了一封信,說爾朱兆要求把六鎮百姓分給軍隊當奴仆。消息傳開之後,六鎮百姓大驚失色,對爾朱兆恨之入骨。

然後高歡故意多次延緩這個計劃,刺激六鎮百姓的情緒。

等戲演得差不多的時候,高歡對六鎮百姓說∶"我們大家都是背井離鄉的人,不料大王(指爾朱兆)突然有這樣的指令,我們去是死,不去也是死,怎麼辦?"

六鎮百姓高呼∶"反了!"

這正中下懷,從那天起,高歡以六鎮百姓為基礎,正式起兵對抗爾朱家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