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清王朝的後宮,想必各位心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爾虞我詐的各色“宮鬥劇”了吧?但是實際上的清王朝後宮可并不是這樣的,尤其是在清聖祖康熙皇帝時期,清王朝的後宮更是出了名的和諧。比如在清宮之中在位五十七年的孝惠章太後,就是這種和諧的典型産物。
孝惠章太後是順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後,而順治皇帝雖然是清王朝的第三個皇帝,但卻是清王朝入關之後的第一個皇帝。這樣的一個人,手中的權勢和威儀自然就不是之前的皇帝可以比得了的。哪怕是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極,也要遜色幾分。
但順治皇帝最為出名的卻不是他在治國方面的謀略,而是他的“叛逆”。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封建主義的專制時代,男女之間的婚姻是輪不到自己做主的。尤其是在那些大富大貴之家裡面,這種“包辦婚姻”的情況就更加嚴重。嚴重到了就算是皇帝,也沒法兒直接拒絕的地步。
是以順治皇帝剛剛繼位,朝堂上的官員們就聯合皇宮裡的孝莊皇太後給順治皇帝娶了個老婆,并要求順治皇帝把她冊立為皇後。這個讓人極不情願的過程,就是順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後元皇後的出現過程。
但是順治皇帝是什麼人?他“叛逆”起來可是“六親不認”的。在元皇後被冊立不久,清王朝曆史上著名的董貴妃就出現在了順治皇帝的生命裡。順治皇帝可是太喜歡董貴妃了,不僅夜夜留宿在董貴妃的寝宮裡,還漸漸地誕生了“廢元立董”的想法。
順治皇帝敢想就敢幹,直接力排衆議,以元皇後當了皇後的這些年裡毫無作為為理由,直接把元皇後廢黜了,但廢黜了元皇後的順治皇帝還是沒能成功讓董貴妃上位。因為孝莊皇太後還活生生地盤亘在後宮裡,盯着順治皇帝的一舉一動。
孝莊皇太後可不是一般的皇太後可以比得了的,因為她是清王朝的建立者,皇太極一生中最愛的女人。加上孝莊皇太後還是順治皇帝名義上的“嫡母”,他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忤逆。
于是乎,在順治十一年的五月,當廢後事件已經定型之後,孝惠章太後和她的妹妹淑惠妃一起進了宮。由于孝惠章太後姐妹倆的出身十分符合“門當戶對”這個概念,加上當時孝惠章太後的父親是科爾沁鎮國公,是以孝莊皇太後肯定能成為順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後。
雖然後來順治皇帝又生出過廢後的想法,但奈何孝莊皇太後又力捧孝惠章太後,擔心自己今天廢後明天董貴妃就“病死”的順治皇帝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接受歸接受,順治皇帝心裡面還是非常不喜歡孝惠章太後的,是以一直到順治皇帝駕崩,孝惠章太後沒有得到過幾次寵幸。
可是這一切并不影響孝惠章太後在整個後宮中的地位,加上孝惠章太後本人生得仁慈心善,在她當皇後的這些年裡,整個大清後宮就沒有出現過一次亂子。像什麼“清宮劇”裡那種“争風吃醋”的事件更是想看都看不到。
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各位皇子們自然對孝惠章太後感恩戴德,不僅各個把孝惠章太後當做了親生母親一樣來看待,更是隔三差五的就上門拜訪。這些對孝惠章太後感恩戴德的皇子裡面,就有我們後來所說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的生母其實并不顯赫,在曆史書上的記載之中,也就隻留下了一個“佟佳氏”的名号。
八歲那年,順治皇帝駕崩之後,孝莊皇太後直接把八歲的康熙送上了帝位,讓他成為了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康熙皇帝也沒有辜負期望,把孝莊皇太後尊為了“太皇太後”,把孝惠章太後尊為了自己的“母後皇太後”,待她如親生母親。至于說自己的生母佟佳氏自然也不能冷落,也被尊為了“聖母皇太後”。
至于那位集萬千寵愛在一身的董貴妃,鑒于當年孝惠章太後生病時,董貴妃連着五個晝夜不眠不休地照顧她,康熙皇帝也給董貴妃封了一個“皇考甯悫妃”的尊位。從這一點上面就能夠看出當年孝惠章太後的能耐,不僅征服了自己的朋友,還征服了自己的“敵人”。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在康熙心尖尖上的人可能不是孝莊皇後,而是孝惠章太後。
康熙心中第一重要的人可能不是孝莊,而是孝惠章皇後
清朝在位57年的皇太後,雖不受順治帝恩寵,康熙卻待她如親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書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