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候,同僚寫過一首詩,其中有一句“路邊的牛糞蛋散發着撲鼻的清香”,我曾笑他詩乃雅韻高緻,牛糞蛋豈可入詩。其實小時候在家鄉,牛糞蛋還是時時聞得到的。有句俗語“熟視無睹”,聞多了卻也是可謂“熟聞無嗅”矣。其實我也是想不起來牛糞蛋到底是香還是不香。
有一年的秋天,我回到了闊别多年的故鄉,那時正是收蘋果的季節,滿山遍野都是成熟的味道。草還未黃,樹也還綠着。在經過村邊的牛棚時,我忽然聞到了一種久違了的熟悉而又清香的味道。這味道讓我的味蕾一下變得溫暖、甜蜜而又如此的熟悉又陌生。最後當我最終确定是牛糞的味道時,我猛然想起了同僚的那首詩。
同僚的詩,不欺餘也。
看來故鄉确實是有味道的。牛糞的味道是一種,青草的味道也是一種,還有滿山窪開着的黃色的、藍色的野菊花,還有成熟的糧食,豐收的果子,都是有味道的。我記得那一年的蘋果的價格是一斤五塊多錢,是一個充滿着成熟的味道的豐收年。但是,要說故鄉的味道,讓我們永遠無法忘懷的還是母親的乳汁的味道,雖然我們已經想不起她的味道,但那些撫育了我們生命的糧食,已經融化成我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們成長,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