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說到元朝時期的元仁宗是一位典型的明君,元仁宗在位期間,元朝的經濟達到了極盛的局面,當時的人們非常富裕,社會安定,一片和諧場景。當然了,元仁宗晚期因為好大喜功,也是奠定了元朝由盛轉衰。當時,元仁宗死後皇位傳給了宋英宗。元英宗上位後,大家推行變法,元英宗和元仁宗一樣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元英宗大力推薦有用的人,重新制定了選拔用人制度。但是最後元英宗也是被刺死,具體的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吧!

元英宗孛兒隻斤·碩德八剌(1303—1323年),蒙古族,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帝國大汗。元仁宗嫡子。英宗自幼學習漢儒典籍,公元1316年立為皇太子,即位時年18歲,次年改元“至治”。公元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藍旗東)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駐營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裡)被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英宗死時隻有20歲,在位四年,廟号英宗,谥号睿聖文孝皇帝,蒙古谥号格堅汗。
簡介
元英宗(1303年—1323年),名碩德八剌,元仁宗長子,元朝第五代皇帝(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語稱格堅皇帝。早年從漢儒學習經史,延七年(1320年)即位,起用太常禮儀院使拜住為左丞相,與權臣右丞相鐵木疊兒對抗。至治二年(1322年),鐵木疊兒死,升拜住為右丞相,大力進行改革。釋出《振舉台綱制》,重用漢人儒臣,徵選人才;罷徽政院,裁減冗官,精簡機構;行助役法,減輕徭役;頒行《大元通制》,加強法制。消除鐵木疊兒餘黨,處死宣政院使八思吉思(鐵木疊兒子)等,并追究其罪行。鐵木疊兒餘黨、禦史大夫鐵失等陰謀發動政變。次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藍旗東)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駐營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裡),被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在位四年,廟号英宗。
生平
孛兒隻斤·碩德八剌自幼受儒家教育,通漢族封建文化。延祐三年(1316)立為皇太子,七年即帝位。在位三年(1320年-1323年),時仁宗母答己太後任過去被仁宗罷黜的權臣鐵木疊兒為右丞相,互相勾結,排除異己,權傾朝野。元英宗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立太祖功臣木華黎後裔拜住為左丞相,極力抑制答己、鐵木疊兒一黨的勢力。至治二年(1322)八、九月,鐵木疊兒、答己相繼去世。十月,立拜住為右丞相,表示要勵精求治、一新機務。此後數月,曾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廣泛起用漢族地主官員和儒士,如張珪、吳元珪、王約、吳澄等;釋出《振舉台綱制》,要求推舉賢能,選拔人才;罷徽政院及冗官冗職,精簡機構,節制财用,行助役法并減輕徭役;頒行《大元通制》,以加強法制,推行漢法;清除鐵木疊兒餘黨,查處他們的貪贓枉法事件。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貴族反對。
英宗新政
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二年(1322年)推行新政的政治改革。
延佑七年(1320年)正月,仁宗卒,前任丞相鐵木疊兒複任中書右丞相,遂即糾集其黨羽,對曾觸犯過他的仁宗朝重臣大加殺戮,朝臣恐懼。三月,碩德八剌繼帝位,是為元英宗。英宗剛毅而思有所作為,銳意于改革,仁宗母後答己對此不滿。欲謀廢立英宗事洩露後,英宗将後黨盡加誅殺,極力抑制答己、鐵木疊兒一黨的勢力。任命太祖功臣木華黎之後裔拜住為中書左丞相。至治二年(1322年)秋,答己及鐵木疊兒相繼病死,英宗專任拜住,表示要勵精求治、銳意于改革。他首先召集了德高望重而頗有治國經驗的前朝老臣,起複他們的官職,給予優厚的待遇,使他們議事中書;廣泛起用漢族地主官員和儒士,如張圭、吳元圭、王約、吳澄等。其間主要改革措施有:推行助役法,民田百畝抽三,以歲入助役;頒行《大元通制》,以加強法制,督責國家政制法規,革除以往的政令不一、罪同異罰的混亂現象;釋出《振舉台綱制》,要求推舉賢能,選拔人才;裁撤冗職,節省浮費,減免賦役,以舒農力。清除鐵木疊兒餘黨,查處他們的貪贓枉法事件。當時天下為之風動,政治為之一新。但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貴族反對。
南坡之變
至治三年八月初,尚存的鐵木疊兒餘黨、禦史大夫鐵失陰謀發動政變,密遣心腹去漠北,當月五日,元英宗、拜住由上都(今内蒙古正藍旗東)啟程返京,途中宿營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裡),被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
元英宗碩德八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想在政治上大有作為。他其實并不柔懦,處事很有主見。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剛一去世,他就同答己在政事的處置上開始交鋒。有一個叫乞失監的臣子,因為賣官鬻爵,被刑部按法律規定判處杖刑。答己卻出面幹預,叫改行笞刑。杖刑是元代“五刑”中的第四等刑,最少要打67闆子;最多打到107闆子。笞刑是第五等刑,最多隻打57鞭子;最少的,打上7鞭子,表示一下懲戒之意就算了。英宗碩德八剌得知祖母要賣人情,立即加以制止。他對祖母說道:“法律的規定展現了天下的公意。遷就個人感情,随意調輕調重,那就不能在天下人面前維護法律的威信了。”他斷然指令,維持原判,對乞失監執行杖刑。過了沒有半個月,又有一個大臣,叫失列門,受了答己的指使,向碩德八剌提出要調整人事,撤一批人,任命一批人。碩德八剌馬上駁回:“現在哪裡是封新官的時候!先帝的舊臣,也不宜輕易變動。等到我正式即位,自然會同宗室親王、元老大臣仔細商議。到時候,賢能者都可得到任用,奸邪者都要被罷免。”答己連着碰了幾個不硬不軟的釘子,氣憤極了,恨恨地說:“我真不該養這個孫子!”
鐵木疊兒為人陰險貪虐,被人們比作元世祖忽必烈時代的阿合馬。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當年曾察知他的罪行,下诏将他逮捕審訊。他卻躲到答己的親信内侍家裡避風。愛育黎拔力八達知道母親在包庇他,好幾天悶悶不樂,但也無可奈何,隻有下道诏書,罷免他的宰相職位,将事情不了了之。愛育黎拔力八達死後第四天,答己就直接下令,恢複鐵木疊兒的相位。他一重新上台,就以“違背太後旨意”、“接诏書時态度不恭敬”一類罪名,接連誣殺了好幾個反對過他的正直大臣。
元英宗碩德八剌在太皇太後答己和權臣鐵木疊兒的聯合攻勢下,一開始隻能被動防守,以後就逐漸部署反擊了。他任用大批漢族官僚和知識分子,罷免了一批依靠特權、竊踞要津的蒙古、色目官員。他任命有“蒙古儒者”之稱的拜住為左丞相,以限制鐵木疊兒的權力。
至治二年(1322年),答己、鐵木疊兒都死掉了。元英宗顧德八剌下令追查鐵木疊兒的A錢案,追奪其官爵、抄沒其家财,并處死了一批追随鐵木疊兒作惡多端的官員。
鐵失是鐵木疊兒的死黨。他當過宣徽院使,這是一個負責皇室生活供給的官職。他以此為階梯,受到答己的寵用,以後又兼任了皇室侍衛親軍的都指揮使和糾察百官善惡、政治得失的禦史大夫。元英宗碩德八剌曾寄希望于他,對他說:“朕住在深宮,不能深入了解臣子們的行為和百姓的疾苦,要靠你們這些人當耳目。過去,鐵木疊兒貪得無厭,你們都不予揭發。現在,他雖然死了,朕也要抄沒他的家産,以對後來的人有所警誡。”鐵失聽了,心裡有鬼,十分不安。
至治三年(1323年)秋天,元英宗碩德八剌從上都出發,準備回到大都去。上都一向是保守派蒙古貴族勢力盤踞的據點;當年阿裡不哥發動對元世祖忽必烈的叛亂,其根據地就在上都。鐵失怕元英宗碩德八剌整頓朝政的利刃加到自己頭上,決定利用上都的“地利”,先下手為強,除掉碩德八剌。那天晚上,元英宗碩德八剌住宿在上都以南30裡的南坡店。鐵失糾集了一批對他心懷怨恨的守舊貴族——其中就有鐵木疊兒的兒子鎖南——發動政變。他們沖進碩德八剌的住宿地,殺掉宰相拜住。鐵失親自闖進碩德八剌的幄殿,動手殺害了這位年僅21歲的皇帝。史稱“南坡之變”。
權力之争
延佑七年(1320年)正月二十一日,仁宗去世。二十四日,大子碩德八刺奉皇太後答己之命罷免中書右丞相伯答沙,以鐵木疊兒為中書右丞相。鐵木疊兒複相後,立即着手報複政敵。他先是誣谄中書省參議韓若愚有罪,請求處以極刑。太子知道韓若寓冤枉,拒絕了這一請求,但懾于答己大後和鐵木疊兒的淫威,不得不将韓若愚革職。二月,又先後把不依附于自己的中書平章赤斤鐵木兒,禦史大夫脫歡、中書平章李孟、兀伯都刺、阿禮海牙等罷官、奪爵、降職。四川行省平章趙世延曾彈劾過鐵木疊兒。這時,鐵木疊兒便唆使人誣告他有罪,同時又暗示他隻要交出同黨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祿。趙世延嚴辭拒絕。鐵木疊兒便給他加上違背诏書、大不敬等罪名,拟處死刑。英宗明知冤枉,但也隻敢說趙世延犯罪是在大赦之前,應該有所寬大。鐵木疊兒要求追究當年和趙一起彈劾過自己的人。英宗仍以這些事發生在大赦之前,不應該追究來搪塞。鐵木疊兒一再要求處死趙世延,英宗就是不同意。于是,負責審訊的官員為了讨好鐵木疊兒,千方百計地折磨趙世延,企圖使他因不堪淩辱而自殺。不料趙世延即不招供,也不自殺。鐵木疊兒隻好将他長期關押獄中。英宗救下了趙世延。
鐵木疊兒在誅除政敵的同時,大批提拔親信,把江浙行省左丞相哈律(一寫黑驢)、陝西行省平章趙世榮提升為中書平章。他的黨羽、宜徽院使失列門以答已太後的名義要求太子大規模更換朝臣。太子以先帝舊臣,豈宜輕動為理由加以拒絕。中書左丞張思明也勸鐵木疊兒不要鬧得人心惶惶,引起諸王、驸馬們的不滿。這樣,鐵木疊兒才稍加收斂。
三月十一日,太子碩德八刺即位,是為英宗。英宗一面和太後、鐵木疊兒周旋,加封鐵木疊兒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師,甚至下诏禁止官員非議鐵木疊兒。尊答己太後為太皇太後。一面積聚力量,提拔自己的親信。四月十一日,英宗将木華黎後裔、安童之子、太常禮儀院使拜住提升為中書平章,以牽制鐵木疊兒。拜住素來主張以儒學治天下,與英宗一拍即合,成為他的主要助手。以英宗、拜住為一方與太皇太後答己、鐵木疊兒等人展開了激烈的鬥争。
四月十三日,鐵木疊兒請求禁止各大臣越級上奏,企圖阻塞言路。英宗同意了這一要求。五月初三,鐵木疊兒誣陷上都留守賀伯顔穿便服迎接诏書,以大不敬之罪處死,抄家。英宗仍不動聲色,但在賀伯顔死後不到十天,便将拜住提升為中書左丞相,地位僅次于鐵木疊兒。五月二十日,英宗又根據拜住的建議,以陰謀廢立皇帝的罪名将阿散、哈律、脫忒脫、失列門等人處死并抄家,沉重打擊了太皇太後、鐵木疊兒這一派的勢力。于是,鐵木疊兒又一再要求處死趙世延,被英宗拒絕。至于鐵木疊兒一再陷害拜住,英宗更是置之不理,反而對拜住更加信任。
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二十五日,鐵木疊兒去世。九月二十二日,太皇太後答己去世。英宗真正掌握了大權。十月二十五日,英宗升任拜住為中書右丞相(元代尚右),并決定不再設左丞相,以示尊榮。英宗、拜住着手革除弊政,推行新政。
英宗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減輕賦役,重農抑商,裁減冗官,啟用儒臣等。
英宗在實行新政的時候處理了鐵木疊兒專權亂政的罪行,卻沒有很好地清理鐵木疊兒的黨羽,導緻了後來的政變。先是在至治二年(1322年)十二月,英宗下令處死鐵木疊兒之子、宣徽院使八思吉思,罪狀是貪贓枉法。接着,在至治三年(1323年)六月,下诏追奪鐵木疊兒一切官爵,抄沒家産,并将其罪狀公布于大下。又以貪贓罪
罷免鐵木疊兒之子知院旺丹。這些舉動使鐵木疊兒餘黨震恐不安,于是,鐵木疊兒的義子,禁衛軍将領鐵失等人陰謀發動政變。
公元1323年八月,英宗從上都(今内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北)起駕南返大都(今北京),駐跸離城30裡的南坡。鐵失等以阿速衛親軍為外應,發動政變,殺害了英宗和拜住等人。鐵失等當夜馳往大都,收封省部印信,遣使奉玉玺至漠北晉王鎮所。九月,也孫鐵木兒在漠北即位,次年改元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