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演義》中,張松出使一次,出賣國家兩次,是賣國賊之祖

《三國演義》中,張松出使一次,出賣國家兩次,是賣國賊之祖

張松是我認為最失敗的最無恥的打工仔,也是最早被美化的賣國賊。

最先,他是一個沒有正形的打工仔。

劉璋派他出使曹魏,是為了交好曹操,結果他自己企圖投奔曹操。根本沒有為劉璋辦事。結果在曹操那裡碰了一鼻子灰。

曹操那裡不要他,他跑到劉備那裡去獻殷勤。

結果是自己兄弟告發了他,被劉璋處死。

《三國演義》中,張松出使一次,出賣國家兩次,是賣國賊之祖

作為老闆對員工,劉璋在各大老闆中,确實算是不錯的。

劉璋對外顯得是軟弱一些,對内也是仁慈的,他在益州也非常得民心的。

張松在這樣的老闆下做事,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偏偏他不這樣過,非得往别處跳。

劉備與劉璋相比,真的有那麼好嗎?

作為一個打工仔,老闆差不多就可以了,至少他也是一方這主,在全國範圍内也是一流的公司,你為什麼總想着爬到最好的那家公司呢?

張松一點都不安分。

我們并不反對一定要跟定某人,那是你有可選擇的情況,你可以離開。

賈诩就這樣子的,一定有地方可以容身了,才跳槽。

而且你跳槽的時候,不應該傷害你的舊老闆,一定不以出賣現在的老闆為前提。

如果你是以出賣現有老闆,讨好新老闆,那麼聰明的新老闆,也不可能重用你。

就像呂布一樣,誰敢要?誰不防着點?

張松差勁就在這裡,吃着劉璋的飯,想着為劉備做事。

《三國演義》中,張松出使一次,出賣國家兩次,是賣國賊之祖

第二,他是一個不懂政策的人。

你有機會接近曹操,心裡頭還是想投奔曹操,那麼你對曹操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在你心裡曹操一定是可圈可點的一個優秀人物,否則,你投奔他幹什麼?

既然你認定他,也就是認可了他,那麼你就得想辦法讓曹操高興才對,想辦法曹操認可你收留你,這才是你實作理想的最好結果。

你需要别人接受你,你就得作出一些犧牲,作出一些讓步,做出一些姿态,顯示出你過人之處。

除非你是曹操邀請你來的,除非你是有過非常了不起的戰功或者像王朗那樣,美名遠揚。你張松好像什麼也不是吧?

你用什麼來支撐你高傲?

你用什麼來譏諷曹操?

《三國演義》中,張松出使一次,出賣國家兩次,是賣國賊之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