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後主本名陳叔寶字元秀小名黃奴,是南北朝時期南陳的最後一個皇帝。陳後主和李後主可不是一個人,雖然他們都是愛好詩詞歌賦的文學青年,又幾乎都在一個區域做皇帝,又都弄丢了江山。可他們不是一個朝代的人,一個是南北朝時期的南陳皇帝。一個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皇帝。中間差着兩個朝代呢。
陳後主是陳宣帝的嫡長子,很早便被立為太子,按說他老爹駕崩以後他做皇帝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他有個親弟弟陳叔陵偏偏不服,在為父親服喪期間,拿刀砍傷了他的脖子,差點要了他的小命。雖然最後生命無礙,卻也預示了他的皇帝生涯不會那麼順利。
陳後主後宮佳麗無數,其中最受寵愛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張麗華,一個是孔貴嫔,特别是張麗華,張麗華長着一頭秀發光亮照人,并且能識文斷字,記憶力好。前幾天的奏章,他都可以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以至于陳後主當着文武百官的面,經常把他抱在腿上,共同處理朝政,雖然比同時代北齊玉體橫陳的高炜要強點兒,但也把整個朝堂弄的烏煙瘴氣,百官争相巴結賄賂張麗華孔貴嫔,整個南陳集團成了夫妻店。
陳後主效仿古人金屋藏嬌,他覺得後宮不夠華麗,于是建了三座高達十數丈的閣樓。裡面的木料都是用檀香木制作的,還用黃金和玉在上邊裝飾,中間鑲嵌了珍珠翡翠,門口挂着珍珠編的門簾,裡面鋪設了寶床寶帳,那些供玩賞和服用的物品,都是跟罕見的寶物。微風吹過,香飄數裡。分别命名為臨香,結绮,望仙!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宛如人間仙境。卻也是以弄得國庫空虛,百姓怨聲載道。
陳後主愛好詩詞歌賦,身邊聚集了很多的文人騷客,經常搞豔詩比賽,誰寫得好,立馬譜曲吟唱,大加賞賜,流傳下來比較有名的是被稱作亡國之音的《玉樹後庭花》。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就是這首詞。這在盛世不算什麼,可在亂世之中,作為偏安一隅的割據皇帝這樣做就有點兒不知死活了。就像一個荒廢學業,天天打遊戲的國小生,早晚是要挨闆子的。
隋軍進兵的消息傳來,陳後主滿不在乎:北齊三次北周兩次進兵,不都敗回去了嗎?長江天塹我就不信隋軍能飛過來。身邊的人随聲附和:那些當兵的,就是想要官兒要賞,謊報軍情,我要是領兵打仗早就成了太尉了。陳後主大笑,繼續飲酒作樂。聽說隋軍的戰馬死了很多,這位又說:那可都是我的馬呀!這話聽着怎麼這麼耳熟啊?對!這是亮劍裡邊丁偉的話,但他可沒有人家丁偉的能力。後來隋軍打到都城,陳後主讓他領兵退敵,仗還沒打呢,他就吓得撒丫子逃跑了。這哥們兒叫孔範。
隋軍進城了,陳後主這才慌了神兒。大臣建議他效仿前朝梁武帝穿戴整齊坐在大殿上保持一個帝王最後的尊嚴。陳後主一聽就不幹了。梁武帝怎麼死的?是被困在大殿裡餓死的。餓死了還有什麼尊嚴?算了,我自有主意。然後陳後主便躲到了一口枯井裡。随軍進城後,遍尋陳後主不着。審問宮人後,對着枯井裡喊話,陳後主不敢答應。隋兵搬來了石頭吓唬他,陳後主這才搭話。續下繩子捆好了,兩個隋兵提不動,以為陳後主是個大胖子。有人說,可能他懷裡抱着金銀财寶,于是隋兵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把他提上來。原來是一根繩子栓了三個人,還有張麗華孔貴嫔。這兩位被認為是紅顔禍水砍了腦袋,做了陳後主的替罪羊。
隋文帝待陳後主還不錯,安排了專門的府第,吃喝不愁。并囑咐在陳後主的場合不要演奏江南音樂,以免陳後主聽了難過。時間長了,陳後主要求隋文帝給自己一個封号,說是别人稱呼自己不友善,也不知是裝傻呀!還是沒心沒肺。陳後主被俘以後每天和他的兄弟們能喝一石酒。隋文帝聽說後:讓他喝吧,要不他靠什麼活着呢?陳後主活到52歲,他的祖輩,父輩們也都活到五十多歲,也算是善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