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谥号,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隋炀帝是曆史上有名的殘暴皇帝,不體恤民情執意開鑿大運河,乘龍舟下江南遊玩不算,還在船上選美,可謂昏庸至極。但楊廣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帝王,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大運河也被稱為“弊在當下,利在後世”的偉大工程。是以很多人批判他,也有很多人吹捧他。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谥号,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在楊廣身上發生了兩件極盡諷刺的事情,殺死親哥哥楊勇,給陳後主封谥号為“炀”,因果循環,最終報應到自己頭上。封建社會是嫡長子繼承制,按理說輪不到楊廣做皇帝,但太子楊勇生活奢靡不受喜愛,隋文帝是以廢太子改立楊廣為太子。楊廣不是昏暴之君麼,為何立他為太子?楊廣雖然昏暴,但他并不笨。沒做皇帝之前表現得品行端正,在文帝退位之後兇狠的本性立即暴露出來。他先是殺死自己的父親隋文帝,接着又殺死了哥哥楊勇。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谥号,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但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上天又給楊廣開了個玩笑。2013年,一位名叫楊勇的開發商在施工時偶然發現了一座古墓,當專家對其進行發掘時卻發現這座墓的主人竟然是隋炀帝楊廣。你砍我的頭,我挖你的墳,真是君子報仇千年不晚呐。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谥号,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另一件事可以說是典型的現世報了。在隋炀帝殺死父親後的四個月,被囚禁的陳後主也死了。隋朝對陳朝開戰之際,陳後主卻耽于酒色,流連于紙醉金迷之中,好像亡國的威脅絲毫不存在一般。後來戰敗被俘,楊堅對他禮遇甚厚,雖說待遇不錯,但終究是淪為了階下囚。可陳後主卻絲毫不在意,整日沉湎酒色,醉生夢死。是以楊廣打心眼裡瞧不起他,所謂給了陳後主一個最差的谥号“炀”。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谥号,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萬萬沒想到的是,陳後主的遭遇不僅沒有警醒楊廣,反而令他更加變本加厲。修建京杭大運河勞民傷财,百姓苦不堪言,又對外發動三次戰争,徭役加重民不聊生。當他出征失利之後便像陳後主一樣,整日杯不離手,最終被宇文化及率領的叛軍用繩子勒死在江都宮。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谥号,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李淵在為楊廣封谥号時,也為他取了“炀”字做谥号,稱為隋炀帝,真是極盡諷刺。那麼“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史記.谥法解》說:好内遠禮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禮。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從亂”。就是說沉迷私欲怠于朝政,使内外都混亂,這個評價對于隋炀帝來說還是比較中肯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