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陳滅亡後隋文帝得到此人,後遭宇文化及殺害,其子成武則天心腹

作者:尚宮女史

589年,南陳被滅後,隋文帝楊堅派使者去告訴被軟禁在客館中的南陳通直散騎常侍許善心,許善心呆愣片刻,随即穿上喪服在客館西邊的台階下放聲痛哭,并在幹草上面朝東枯坐了三天。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祖國就這樣被滅了,或許不是想不到,而是不願意相信,畢竟楊堅對南陳開戰後,他已經被軟禁在長安的客館很久了。

南陳滅亡後隋文帝得到此人,後遭宇文化及殺害,其子成武則天心腹

許善心自小就是個神童般的存在,自幼聰慧,博聞強記,飽讀詩書,後由太子詹事江總舉薦為秀才,開始步入官場,588年,31歲的許善心加授通直散騎常侍,出使隋朝,結果正好遇到了隋文帝下令讨伐陳朝。

是以即便許善心完成了自己的出使任務也還是不能回國複命。他一次次上表請辭,但楊堅一直不允許他回到陳朝,就這樣,許善心被軟禁在了客館中,他已經從自己的命運中感覺到了陳朝的命運。

果然,不久之後,隋文帝就派使者告訴他,陳朝沒了,并由着許善心枯坐了三天,然後下敕書向許善心表示慰問,第二天,又拜許善心為隋朝的通直散騎常侍。

不管怎麼說,隋文帝很欣賞許善心的才華,知道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也是他将許善心留在長安的原因之一。

拿着隋文帝賞賜下來的朝服,許善心又大哭了一場,然後才進屋脫下喪服,穿上新的朝服,再次出來面朝北站着,流着淚跪拜受诏。

第二天,許善心入宮朝見楊堅,跪在大殿上哭泣,直哭得站不起來。看着這樣的許善心,楊堅很是感慨,對群臣說:

“我平陳國,唯獲此人。既能懷其舊君,即我之誠臣也。”
南陳滅亡後隋文帝得到此人,後遭宇文化及殺害,其子成武則天心腹

這句話的意思很好了解:我平定陳國,隻得到了這個人,他既然不忘舊日的國君,也将會是我的忠臣。

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是什麼人,對忠臣總是尊重的,是以楊堅不僅沒有責怪許善心,反而更加看重他,讓許善心以本官散騎常侍暫理門下省。

許善心在隋文帝時期官路很順暢,但到了隋炀帝時期就不同了。楊廣在位的時候,宇文述有一段時間每天都借用本部幾十個士兵供他私下使用,一用就是半天。

這件事鬧到楊廣面前,原本有一千多人都說自己的确被奴役了,但楊廣視宇文述為心腹,有意放過宇文述,有關調查人員順着楊廣的意思,這件事基本就這樣過去了。

但後來許善心看不過去,再次将這件事拿到楊廣面前講明宇文述的罪行,還得到了蘇威等二十餘人的贊同,不過,最終楊廣還是放過了宇文述。

于是,宇文述從這件事中全身而退,但他記恨上了許善心,對楊廣說:

“陳叔寶卒,善心共周羅侯、虞世基、袁充、蔡徵等同往送葬。善心為祭文,謂為‘陛下’。敢于今日加叔寶尊号。”
南陳滅亡後隋文帝得到此人,後遭宇文化及殺害,其子成武則天心腹

盡管許善心表示這件事也是援引古例,但楊廣還是很不喜歡這樣的許善心,後面宇文述還撺掇禦史彈劾許善心,總之,因着宇文述,許善心在隋炀帝時期官路并不順暢。

隋炀帝龜縮江都時,許善心也跟着到了江都,後來隋炀帝身邊的骁果軍擁護宇文化及為老大起事,殺死了楊廣。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隋朝的官員都到殿堂拜谒祝賀,隻有許善心沒有去,他的侄子許弘仁快馬加鞭到了許善心身邊,說:

“天子已崩,宇文将軍攝政,合朝文武莫不鹹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終,何預于叔而低徊若此!”

許弘仁看得很開,朝代更疊自有變數,沒有必要糾結徘徊,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但許善心接受不了,聽到侄子這樣說,直接大怒,不肯跟着侄子前去朝見宇文化及。

許弘仁似是預料到了叔叔這樣做會有怎樣的結果,走的時候哭着說:“将軍于叔全無惡意,忽自求死,豈不痛哉!”

南陳滅亡後隋文帝得到此人,後遭宇文化及殺害,其子成武則天心腹

見許弘仁沒有将許善心勸來,宇文化及也沒有了耐心,直接派人将許善心抓到了朝堂上,但當許善心真的到了朝堂上,宇文化及忽然又下令放了許善心。

許善心什麼話也沒說,什麼也沒做,直接轉身就往外走。宇文化及看着許善心的背影,恨恨地說:“此人大負氣。”

說完又覺得不能就這麼放了許善心,再次讓人将許善心抓回來,說:“我本來都打算放了你了,沒想到你敢如此不恭敬。”

這一次,宇文化及直接命人殺死了許善心,消息傳回家中,許善心那已經92歲的老母親範氏不哭也不鬧,隻撫着靈柩說:“能死國難,我有兒矣。”随後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直至餓死。

而許善心的兒子許敬宗則在許善心被殺的時候苦苦哀求,隻求留他一命,宇文化及也的确放過了許敬宗。

後來許敬宗投奔瓦崗軍,在李密兵敗後歸順大唐,成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在貞觀年間的官路比較穩,除了因為在為長孫皇後服喪期間大笑歐陽詢的長相而被外放外,基本上就屬于節節高升。

南陳滅亡後隋文帝得到此人,後遭宇文化及殺害,其子成武則天心腹

當然,許敬宗真正的高光時刻還是在唐高宗時期。永徽年間,許敬宗抓住機會,在李治和武則天“廢王立武”中堅定地站在武則天這邊,成為武則天的心腹,事業也迎來了高峰,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重用。

官居宰相,真正位高權重,《舊唐書》記載:“任遇之重,當朝莫比。”

672年,81歲的許敬宗去世,李治為其舉哀,辍朝三日,還下令讓文武百官到許敬宗的府上哭喪。

結果他死後不久,其奸佞行為就被揭發,也是以,《新唐書》将許敬宗列入《奸臣傳》。

對比許善心和許敬宗這對父子,可真的不像是親父子,行事作風完全不一樣。

許善心是世所共知的忠臣,死的時候61歲;而許敬宗汲汲營營半生,年過六旬的時候因為站隊武則天而走上人生巅峰,成了一代奸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