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岩心庫裡“諸葛會”

作者:文明雜志
岩心庫裡“諸葛會”

“這是一塊比較典型的頁岩岩心,它的粒度比磨刀石還細,儲層緻密,開發難度極大,被稱為‘磨刀石中的磨刀石’,頁岩油就藏在其中。”5月14日,在吐哈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岩心庫,精細油藏描述項目經理張俊拿着一塊岩心,給在場的科研人員介紹緻密油的奧秘。

與正常砂岩對比,頁岩油開發難度更大,它儲藏在頁岩孔隙及裂縫裡。如何把油從‘石頭縫’裡‘擠’出來,是這個研究院油藏地質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課題。

面對全新的領域、全新的油藏類型,油藏地質研究人員轉變思路,大膽創新,确定研究課題,合力攻克瓶頸。他們因地制宜,“一區一策”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地質認識。每次有新的岩心資料從幾百千米外的準東生産一線運送回來,他們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召開“現場諸葛會”,從一塊塊冷硬的岩心上尋找油氣“密碼”,見微知著,小中見大,從中掌握第一手資料,并進一步精确描述含油圈閉的構造、蓋層、儲層、含油、含水特征,為準東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提供更準确的參數,力争早日揭開頁岩油藏神秘面紗,最終實作頁岩油的經濟開發。

岩心庫裡“諸葛會”

在研究院岩心庫裡,來自準東新區奇2、紅旗3303、吉2801等探井的岩心整齊排列,仿佛在迎接科研人員的檢閱。剛參加工作的科研人員闫博指着吉2801井的一塊岩心,向身邊的老師傅請教:“這塊黑色泥岩可以聞到很濃的油味和瀝青味,它是來自含油層的嗎?”

“在頁岩油藏裡,黑色泥岩是生油岩,是以會有油味和瀝青味。它不是來自儲集層,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油層。”課題經理李甯簡要回答道。

“是的,烴源岩裡黑色泥岩也有油氣熒光顯示。在頁岩油藏裡,尋找黑色頁岩非常關鍵。快來看,這塊黑色泥岩裡還有藻類植物和貝殼呢!這些微小的生物死亡後,形成大量的有機質。當沉積物顆粒沉降到湖泊時,它們便會與這些有機質一同在适宜的條件下埋藏儲存下來,形成富有機質頁岩……”地質理論功底深厚的老師傅殷占華對頁岩油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

大家逐塊仔細觀察,從顔色、紋理、層理、裂縫等方面對頁岩油岩心有了直覺的認識。

岩心庫裡“諸葛會”

在這個研究院,對新入職科研人員開展“入廠第一課”,或者開展重點課題研究,大家都有一個好傳統,就是到岩心庫現場,直覺檢視和分析岩心特點,從基礎實物開始,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針對瓶頸難點,創新思路觀點,合力技術攻關。

岩心庫現已成為吐哈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新入職科研人員的“第一課堂”,也是廣大科研工作者理論結合實際,創新破解難題的重要陣地。

岩心庫裡“諸葛會”

聯系方式:010-6452340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韓璐妤

校對:蔣伊湉

稽核:常斐 盧向前

岩心庫裡“諸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