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是怎麼把國家唱沒的?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

作者:紀人物
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是怎麼把國家唱沒的?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首《泊秦淮》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詩作,這《後庭花》那就是陳後主的作品。

那麼曆史上陳後主是怎麼亡國的,難道就是因為一首《玉樹後庭花》就亡國了?

公元584年,當時隋朝在隋文帝的治理下欣欣向榮兵,兵強馬壯,和當時盤踞南方的陳國形成了隋陳對壘。

那隋朝的對手又怎麼樣呢?

陳朝的皇帝陳叔寶是曆史上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史稱陳後主。

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昏君,陳後主昏在什麼?昏在文弱,不是一般的文弱,而是過度的溫柔就走向淫迷了。

他怎麼一個文弱法呢?陳後主的文弱展現在三個方面。

<h1 class="pgc-h-arrow-right">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h1>

陳後主本身是江南文雅的環境裡培養起來的皇帝,自己呢,是個詩人,書法也不錯,是以看上的人也都跟自己差不多,那誰跟他差不多呢?

當時江南有一個著名的才子叫做江總,陳後主認為這個人是個人才。江總這個人從小沒有任何别的愛好,出生在士家大族,沒有别的愛好,就喜歡讀書,而且是晝夜讀書,手不釋卷,家裡藏書又多,幾千冊藏書,當時一個國家藏書也就是幾萬冊,他們家有幾千冊藏書,江總讀遍了,是以到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蜚聲江南,當時好多五六十歲乃至六七十歲的老文豪都争着跟他交朋友,當忘年交,這個人在陳後主眼裡當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這麼大的人才讓他幹什麼啊?

當宰相吧,讓他當宰相問題是江總雖然讀書好,寫詩好,但是他沒有任何真正的政治經驗,不過好在陳後主也不需要他有什麼政治經驗,他也就沒想讓他幹事,他給江總安排的最大的一個活就是陪着他飲酒賦詩,這是江總的老本行啊,幹起來太容易了,也特别有熱情,江總就在朝廷裡找了十幾個跟他水準差不多的文士,每天就帶到皇宮裡來,帶到後宮裡來跟着陳後主一塊兒飲酒賦詩。

宰相組團來了啊,皇帝也不甘示弱啊,怎麼辦呢?

陳後主就搜遍後宮,找了十幾個才色雙全的宮女,給她們一個名号叫女學士,跟江總帶來的這些男學士們對壘,我們知道中國古代講男女授受不親嘛,皇宮特别壁壘森嚴啊,誰見過後宮可以随便大臣出入啊,人家陳後主就允許,其中呢,這個男學士裡有一個叫孔範的,還見縫插針,就跟陳後主的一個愛嫔,就是愛妾孔貴嫔結成了幹兄妹,兩個人整天往來,搞得很不像話。

那這些人賦詩也得有點獎勵啊,誰要是寫詩寫得好了,當即就派人去譜成曲子,然後讓宮女演練,演練新歌,在所有的新歌裡頭,名聲最大流傳最廣的就是陳後主親自作詞的那個《玉樹後庭花》。

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是怎麼把國家唱沒的?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

這詩怎麼寫的,名聲這麼大,我們整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到底唱什麼?

這個詩是這樣寫的: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其實這首詩就是寫一件事,美人真美,美人到底有多美,她的臉像帶着露水的花朵一樣嬌豔,她的身材像玉樹臨風一樣婀娜多姿,就這點事,典型的宮體詩辭藻華麗,内容空虛。

從這首代表作我們也就知道了,江總這些人寫的詩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宰相和大臣都不想着怎麼治國,就整天琢磨怎麼寫豔體詩,那一般老百姓當然看不上,就給他們起了一個外号叫狎客,說他們就是陪着皇帝,陪着後妃的一幫幫閑文人。

如果這些人隻會幫閑也罷了,哪個朝廷可能都有這樣的人,問題是這些人不僅幫閑,他想幫忙,想攬權,文權、武權都要攬,或者說相權、将權都要攬,相權已經攬到手了,還想攬軍權。

怎麼攬呢?

這個孔範就遊說陳後主,說現在那些武将他們是什麼啊,出身行伍,匹夫之勇,真要打仗的時候,可不能靠這些人,可不能靠那些人靠誰啊,他暗示得很清楚,得靠我們這些有韬略的人,陳後主被他忽悠得也心活了。

然後陳朝的将領誰要是犯一點小過錯,陳後主就馬上奪去他們手中的兵權,封給孔範等等這些文士負責,這樣一來,整個朝廷的軍政大權就全交到這批小白臉手裡了,國家能不亂嗎?這是第一方面。

<h1 class="pgc-h-arrow-right">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h1>

陳後主第二方面的表現是寵幸女色,陳後主愛的人可多了,史書上留下名字的,比方說,孔貴嫔啊,江貴妃啊,很多,但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是張貴妃。

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是怎麼把國家唱沒的?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

張貴妃又是何許人?張貴妃名字叫做張麗華,是陳朝後宮中第一号人物,她怎麼能在衆多美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号人物呢?

張貴妃有三大優點無人能及。

第一大優點漂亮。

張麗華美在什麼啊?美在長發飄飄,長發飄飄飄多遠?她的頭發有七尺長,比身高還要高啊,而且呢,是黑亮如漆,光可見人,這樣長的頭發,這樣黑的頭發,才能襯托得人家張麗華皮膚如凝脂一般,很漂亮,這是第一個優點。

第一個優點還不算什麼,第二個優點更突出。

第二個優點不嫉妒。

那我們知道,後宮是競争壓力最大的地方,是以呢,後宮婦女一般都是出奇的嫉妒,可是呢,人家張麗華天生就不嫉妒,不僅不嫉妒,她還随時随地地從自己身邊出沒的這些宮女啊,妃嫔啊,之中選擇那些好一點的主動推薦給陳後主,這多善解人意啊。

是以在後宮人緣很好,在陳後主眼中這也是一個加分項啊。

要說這第二個優點很難得了,那第三個優點就更重要了。

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是怎麼把國家唱沒的?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

第三個優點聰明。

陳後主不是懶于上朝嗎,是以百官奏事都托宦官代為轉達,宦官既然奏事,皇帝就可以不那麼正規了,就坐在後宮之中,坐在一個軟塌之上,抱着張麗華在那兒聽政。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宦官出身低,教育程度一般也不高,由宦官傳達的那些事情往往說的是颠三倒四。

那這時候呢,張麗華就在旁邊幫着這些宦官條分縷析,給他們理清思路,而且張麗華記性還特别好,能夠把今天奏的事和昨天奏的事,乃至于前幾天奏的事情串聯起來,融會貫通,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跟陳後主講得明明白白,有這樣的紅顔知己,陳後主覺得夫複何求啊。

相當滿意,是以呢,大事小情都跟張麗華一塊兒決策,對張麗華是言聽計從,張麗華也是以招權納賄,無所不為啊,問題是這樣一來呢,皇帝輕松了,國家可倒黴了,本來國家大事是應該由皇帝和宰相集體思考決策的,現在呢,宰相是個狎客,皇帝是個浪蕩子,誰都不把朝政放在心上,這國家不就會失控嗎?這是第二個問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h1>

陳後主是個文雅的人,文雅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繁文缛節,繁文缛節再往前走一步是什麼?奢侈淫靡啊。

過于文雅往往就和奢侈聯系在一起了,陳後主怎麼一個奢侈法啊?

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是怎麼把國家唱沒的?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

他上台沒多久就大肆興修樓堂館所,對建築很感興趣,在所有的建築之中,标志性成果就是臨春、結绮、望仙三座高閣。

這三座高閣是陳後主在他的後宮中為自己以及最愛的愛妃修的那麼一個私家花園,裡面小橋流水,亭台樓閣不用說了。

陳後主自己住在臨春閣,張貴妃,張麗華住在結绮閣,龔貴妃和孔貴嫔是住在望仙閣,三個高閣都用回廊連結在一起,可以讓他們晝夜往來友善。

而且呢,每一個高閣都高達數十丈,所有的欄杆啊,門窗啊,床榻啊,都是用檀香木制成的,微風吹過,香飄數裡啊。

陳後主和愛妃們往上面一站,衣媚飄飄,宛如神仙一般啊,問題是當神仙一流的人物永遠是要靠錢陪着的,是不是?

任何時候有了錢,就有可能當活神仙了,這些活神仙也要大量花錢啊,國家财政吃緊,怎麼辦?

這時候陳朝曆史上幾個著名的佞臣就像施文慶啊,沈客卿這一流人物就派上用場了。

這些人統統是寒門出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沒什麼政治理想,但是都是從基層爬起來的,是以辦事能力很強,而且因為出身寒門嘛,在朝廷裡沒有靠山,是以隻能一心一意地依附陳後主,滿足陳後主的所有要求。

現在陳後主說缺錢花,這幾個寵臣就得給他撈錢去。

怎麼撈錢呢?增加稅收吧,怎麼增加稅收?第一擴大稅源,第二加強稅額。

曆代不都是這麼幹的嗎,可是稅收和别的事不一樣啊,稅收是屬于什麼問題?

民生問題,按現在講民生問題無小事,稅收問題一出來,一苛捐雜稅讓老百姓承受不起,亂得可就不是朝廷,而是整個社會了。

因為這麼三方面的問題,陳後主名聲很不好,人們都認為他是一個昏君,和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沒法比。

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是怎麼把國家唱沒的?第一個方面:重用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文士。第二方面的:寵幸女色第三方面的問題是奢侈享樂。

在公元589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在宮中的一口枯井與張貴妃、孔貴嫔等人被俘。

陳叔寶投降隋朝的16年後,在洛陽城病死,終年52歲,追贈大将軍、長城縣公,谥曰炀,葬在洛陽的北邙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