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後主”故事之2:不愛江山愛美人 香風習習攝人魂

作者:Nini的秘密花園

隋文帝楊堅自打開皇元年(公元 581 年)代周稱帝以來,就有一統中國而滅除南陳之心。至于何時發兵,隻是時機問題。隋朝面臨的兩大威脅:一是江南的陳朝,亦稱南陳;二是北部的突厥。

“陳後主”故事之2:不愛江山愛美人 香風習習攝人魂

南陳和北周僅隔着長江

一江之隔的陳朝,與蒸蒸日上的隋朝相比,則是另一番情景:

陳叔寶血雨腥風中坐上南陳的龍廷寶座,卻對力挽危局的骨肉兄弟叔堅産生忌意。都官尚書孔範、中書舍人施文慶極力從中構陷,陳朝大權便落到了孔範、施文慶等一群奸臣手中。

曆史上有這麼一些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皇帝,陳後主叔寶便是其一。他在皇宮光昭殿前修建的臨春、結绮、望仙三棟樓閣,寬廣高大,窗戶、壁帶、懸楣、欄杆等都是用沉木和檀木所制,并用黃金、玉石或者珍珠、翡翠所裝飾,樓閣門窗均珠簾其外,内部之寶帳、寶床、服飾、玩品,瑰麗空前。微風吹來沉檀香飄數裡。閣前的水池假山,石料相當考究。文石為岸,白石為橋。奇石皆從太湖、靈壁、兩廣等地運來。

香風習習宮人醉。尚書仆射江總雖然提任宰相,但并不親理政務,每天與都官尚書孔範、散騎常侍王磋等文士十餘人,加上張貴妃、龔、孔兩貴嫔等許多後宮美女,陪着陳後主,在“極樂世界”中飲酒賦詩,觀光賞曲。

“陳後主”故事之2:不愛江山愛美人 香風習習攝人魂

堂堂南陳君主,對大好河山無關痛癢,卻對身邊的女子格外嬌寵。“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這搜腸刮肚的豔詞,寫盡了嫔妃姿色,一曲《玉樹後庭花》藝術造詣雖深,但它畢竟是亡國之音,故曆代文史多有涉及。

唐朝杜牧《泊秦淮》裡就寫道:“煙籠塞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無論欣賞歌舞,或者朝議軍政大事,陳後主的懷裡經常抱着位紅粉佳人,她就是張貴妃,名叫張麗華,出身世代兵家,是龔貴妃的侍女,“發長七尺,光可鑒人,性格敏慧,舉止娴雅,每瞻視眄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後主發現了她,于是一見鐘情。她也善于體察後主的顔色,便很快選為貴妃。得寵之後,她無醋勁、無妒意,常向後主引薦宮女。是以,後宮嫔妃、宮女都感激她,都在陳後主面前竟言其善。後主更為喜歡她,成天抱着她不撒手。

“陳後主”故事之2:不愛江山愛美人 香風習習攝人魂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沉溺女色必然疏于朝政。正常上朝議政的制度早已廢棄朝中百官大臣之啟奏,都由宦官蔡脫兒、李善度呈達。

史書上留下了陳後主料理國事的現場寫照:他背靠松軟的靠墊(那時稱隐囊),張貴妃坐于其膝。遇有蔡脫兒、李善度面奏,皇上往往語無倫次地說一通,膝上的張貴妃便加以歸納和分析,一條一條地塞進“私貨”,後主并不反感,相反卻十分感激她。

“陳後主”故事之2:不愛江山愛美人 香風習習攝人魂

陳後主不了解實情,這就出現了“宦官近習,内外連結,援引宗戚,縱橫不法,賣官鬻獄,貨賂公行,賞罰之命,不出于外”等歪風邪氣。外朝大臣若不順從旨意,就尋機陷害,于是,孔貴嫔、張貴妃的權勢熏灼四方,執掌朝政的公卿大臣都競相奉承附依。

(圖檔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