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食材君
#這就是爆款#
#吃在中國#

第一次吃鍋盔是在成都的一個街邊小店裡,随便加了點肉,隻當做燒餅夾肉吃下,後來在西安也吃過鍋盔,雖然形狀完全不同,但作為當地的一種主食,全然不在意,也沒留下太深印象。
但沒成想,這兩年,步掉渣餅後塵,鍋盔成了大都市的網紅。最近嘗了一次著名的網紅鍋盔店,竟是一張碩大無比的大薄脆,這個……
不過,想想我天朝之大,無奇不有,同名同姓的“張偉”就有30萬之衆,“鍋盔”這個面食界的“小張偉”,也就不算個啥了。
今兒咱就聊縱橫南北西東的“鍋盔”們。
鍋盔,應該算最古老的一種面食,簡單的總結,其實就是烤餅,絕大部分是發面的,有的有餡,有的沒餡,但全是烤制。
因為古老,是以相關的傳說必定少不了,有說是行軍打仗,以頭盔當鍋做出而得名的;也有說是能作為盔甲,檔箭果腹兩相宜;各種曆史人物也來湊湊熱鬧,從武王伐纣,到秦統六國,從諸葛西征,到媚娘修陵,要不是鍋盔主要集中在天朝西部,我相信老佛爺和乾隆爺也一定會來嘚瑟嘚瑟。
陝西鍋盔
請叫我鍋爸爸
陝西鍋盔雖不至于說是中國面食的爸爸,但作為各種鍋盔們的爸爸,是當仁不讓的。可以說新疆的烤馕、中原的燒餅都是鍋爸爸的娃。
從種種迹象來看,鍋盔應該發源自黃河流域,尤其是河套平原,然後漸漸向南向東推進,鍋盔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更友善攜帶和貯藏,而小麥的廣泛種植、人口的聚集、連年戰争的需要、以及北方的幹冷氣候,都催生了鍋盔的形成。
陝西是中國最具古風的省份,很多的吃食,都帶着歲月的痕迹,非常的粗狂和質樸,陝西鍋盔所表現出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非常直率——不但能長期儲存、能冷食、還要保持口感松軟。
除了陝西,在西北的甘肅、甯夏、青海、新疆等廣大地區,鍋盔都是最重要的面食之一,西北很多地區小孩兒過滿月,外婆送的禮中,一定要有鍋盔。
西北鍋盔是個真真正正的大餅子臉,體型巨大,一般都是直徑20厘米到50厘米的大厚餅,普遍少油,制面講究,“幹酥白香”,内酥外脆,滿口面香。
陝西乾州、岐山、武功、鳳翔四地鍋盔最為盛名,泾陽、長武、扶風、白水、新绛的鍋盔也是當地的特産。雖然有椒鹽、蔥香、五香等口味,但西北鍋盔最主要的還是突出小麥的麥香。鍋盔隻需夾上一勺油辣子,就能讓平實的鍋盔靈光乍現。
乾州鍋盔
乾州出産陝西最有名的鍋盔,與挂面、豆腐腦共稱乾縣三寶,乾州鍋盔有輻射狀的波紋,邊薄心厚,中間鼓起,像個大車輪,口感酥,色形美。
岐山鍋盔
岐山鍋盔自成一派,講究餅外皮的“上花”,且成碗狀,吃起來幹硬有嚼勁,是出遠門常帶的幹糧。
武功鍋盔
武功鍋盔個大且厚實,外形像個大号的新疆“窩窩馕”,特别耐煮,泡馍、和菜肉煮着吃很入味。
四川鍋盔
鍋盔夾一切
鍋盔入川,名字成了“鍋魁”,多了幾分江湖之氣,飽受天府人傑地靈的影響,鍋盔原有的溫厚樸實,已成了油頭粉面的小生派頭,伴着每天街邊鍋盔攤擀面杖的笃笃作響,勾得路人欲罷不能。
相比西北鍋盔的大餅子臉,四川鍋盔是名副其實的巴掌臉。四川鍋盔講究用油,以豬闆油油起酥,并摻入更多調料。先以菜籽油煎透,在烤制,制成的鍋盔一定是酥脆金黃,油香撲鼻。
在四川,啥時餓了,随時就能在街邊買個鍋盔,鍋盔裡夾上各種肉菜,再配一勺紅油,把酷愛吃喝、活得也巴适的四川人描繪的淋漓盡緻。
四川以軍屯鍋盔和南充鍋盔最為特色。
軍屯鍋魁
軍屯鍋魁别号“酥鍋魁”,半發面,餅挺實,内餡兒肉汁飽滿,豬油拌上各味香料起酥增香,外皮酥脆。有鮮肉鍋魁、椒鹽鍋魁、化絲鹽鍋魁等多種口味。一碗肥腸粉配軍屯鍋盔,堪稱經典的四川早餐。
南充鍋盔
南充鍋盔以圓、方為主,天圓地方,酥脆各異。制作工藝也是先煎後烤,表皮金黃、酥脆化渣,有股誘人的芝麻香氣。重點來了,道地的南充鍋盔隻加涼粉,而且一定是川北涼粉。除灌入涼粉,南充鍋盔也可選擇雞絲、耳片的葷食,再來碗南充米粉加酥脆的油幹,南充人簡直愛得不要不要的。
▲鍋盔配涼粉就着米粉配油幹,是不是比烙餅卷饅頭就着米飯吃來得爽多了。
▲南充的紅糖小鍋盔,是鍋盔界的迷你的小甜妹。
湖北鍋盔
臉最大臉皮最薄的最網紅
公安鍋盔
湖北鍋盔樣式各異,尤以香脆薄的“公安鍋盔”見常, 湖北荊州的公安縣,出産的鍋盔大脆且薄,是目前大多數鍋盔網紅店做的,都是這種“公安系統”的鍋盔。
公安鍋盔有豬油鍋盔、牛肉鍋盔、腌菜鍋盔、紅糖鍋盔等衆多口味。
潛江鍋盔
潛江人也喜歡吃鍋盔,潛江當地出産空心的鍋盔,裡面常夾油條或鹵肉,再澆一勺湯汁,嚴絲合縫,别有風味
仙桃鍋盔
仙桃鍋盔類似四川鍋盔的做法,但形狀完全不同,顔色金黃,起酥香脆。
各地鍋盔
各有千秋
河南鍋盔
汝州鍋盔
河南作為面食大省,鍋盔品種豐富,最著名的汝州鍋盔,有發面和死面兩種做法,以油和面,文火炕制,中空、外酥、裡起層、邊厚、吸汁,不漏湯,一定要夾當地的大刀豬頭肉,再配一碗綠豆漿面條,對汝州人來說,可比天上美食!
大刀豬頭肉是汝州鍋盔的絕配
博望鍋盔
用發面與冷面揉合的面胚烤制,表面烙制花紋,酥香甘甜。
河南信陽的棗鍋盔
甘肅鍋盔
西和鍋盔
甘肅西和縣的西和鍋盔是隴南特産,用特制吊爐烤制,上烤下烙,個大如盆,厚10厘米,重5斤,外色金黃,内心雪白,麥香撲鼻,西和鍋盔吃了扛餓,且能儲藏半個月。
甘肅靜甯鍋盔形如圓盤,表面有各種龍、雲、花紋等圖案。
亳州鍋盔
沒想到吧,安徽竟然也有鍋盔,而且是超大的。安徽亳州的傳統鍋盔,也叫壯馍,除了表面的芝麻,不用油和其他輔料,肥腸純粹,直徑能達50厘米以上,重達8斤,吃時配羊湯。
青海鍋盔
青海鍋盔是鍋盔界的一股清流,當别人都在拼大拼小拼口味時,青海鍋盔卻獨樹一幟,在顔色和造型上彎道超車,決勝千裡。
青海鍋盔的多色餅胚
青海鍋盔一般用苦豆粉(綠)、姜黃粉(黃)、紅曲粉(紅)三種顔色分層制餅。類似的多彩面食,在青海傳統月餅上更為突出。
青海傳統多色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