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美食
“鍋盔” 這一段,我們用劇情中的兩處鏡頭來展開。
鍋盔
鏡頭一:故事開始之初,一向為人老實、待人寬厚的刁順子帶勞工們幹完裝台的活後遇到了商家跑路拿不到工錢,雇他們幹活的鐵主任(鐵主任向我們常說的“鐵公雞——一毛不拔”,但實際上他與鐵公雞還有些差别,有時候顯得很大方,比如開篇的請勞工們吃胡辣湯——管飽了咥)也不見了蹤影,是以一時沒了主意,同樣面對裝台兄弟們的怨怼,憋了一肚子的委屈,順子買了鍋盔前去看望師傅窦老師,這世上能聽他訴一訴委屈的,也就隻有窦老師了。可去了,順子偏偏什麼都說不出口。窦老師察覺到順子面色不好,“這鍋盔你請我,這紮啤我請你。” 于是借機帶他到年輕人愛去的烤肉店吃飯。
紮啤
“這鍋盔要烙好有兩條:一、面要揉得好,二呢,火色一定要好,三翻六轉。吃得再好沒有一塊鍋盔壓着,都好像沒吃飽。”借着鍋盔,窦老師解開了順子的心結。
簡單而樸素的兩句話,窦老師借此講述鍋盔的制作要點,同時也告誡順子事事要拿捏得當,心裡要有一把稱….窦老師的這種觀點我們可不可以認為是一種 “鍋盔哲學”呢?
陝西人缺少了鍋盔,就像飯食裡缺少一種調味劑。人生缺少了“分寸”的拿捏,就嘗不到像鍋盔原本應有的香味,這種把握、拿捏就是人生處世的“調味劑”。
鏡頭二:因為順子的女兒菊在家裡鬧騰,順子第二次來到了窦老師的家,同樣帶了老師的最愛——鍋盔。當然,這次窦老師提出來想吃“辣子蒜羊血泡馍”。生活從來都不是單一的,這一次不止是兩塊鍋盔,還有了一碗辣子蒜羊血。就像窦老師說的“咱不看過去,也不看将來,現在就最美!啊,就最美。”在窦老師的鼓勵和寬慰下,順子覺得菊在家鬧也不算什麼事兒了,還覺得自己的好運要到了,因為鍋盔有了,辣子蒜羊血也有了,那他的“最美”日子不就正在當下嗎?
辣子蒜羊血
将各種食材、調味品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辣子蒜羊血有人喜歡好這一口,也有人對其嗤之以鼻,但是陝西人卻是它的忠實粉絲、崇拜者。無論在制作前或者在制作中它以什麼樣的形式表現給我們,但是最終我們嘗到的是一種美味。
陳彥《裝台》
正如作者所言,生活雖然“一地雞毛”,卻也要努力活得更好,活出普通人的價值和尊嚴,這是《裝台》裡主人公順子最樸素的生活願望。活的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當下——當下就是最美好的。這不也正是我們所說的“活在當下”嗎?
《裝台》劇照
就像電視劇的主題曲唱得那樣:縱使“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也要待生活如初戀,”隻要每天晚上回家能和家人一起吃飯,沒什麼坎是過不去的,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片斷,在順子身上表現得很清晰,有時候就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縮影……
題記:以下分享我的鍋盔和辣子蒜羊血的家常做法,供大家參考!
兩種口味的鍋盔
鍋盔,中筋或高筋面粉加酵母、水和鹽揉至光滑後密封發酵,一般三個小時左右。手擀杖擀至臉盆大小(根據鍋的大小确定)後,熱鍋(加油與否根據個人喜好)鋪入擀好的面餅,微火烤制(火候一定要注意不可大火,同時根據觀察不斷轉動和翻動防止燒焦),一般的定律就是“三翻六轉”,我們家常做法掌握不好就多翻幾次防止焦糊。為了使得烤制時間縮短,再兩面上色後可以用筷子從一面下手戳一些小孔。大約20分鐘左右聞到餅香後即可出鍋(把握不好可以掰開一小塊嘗嘗),放涼些切塊即可食用;(最好用老面酵母發酵才會有而是的餅香味,趁熱夾臊子活着炒熟的綠辣椒就是一道絕佳的美味,也是從小到大我們的最愛);
辣子蒜羊血泡馍
辣子蒜羊血,我的家常做法(僅供參考):将羊血清洗幹淨後切片或條,用水焯熟(焯的時間愛女不能過長否則會變老,根據切片的大小大約超1-2分鐘)備用;豆腐塊或豆皮絲焯熟備用(喜歡吃粉絲的也可以加);羊血、豆腐(豆腐絲)兩者轉盤後先加入調味品鹽、雞精粉、花椒粉(麻度自己把控)和醬油、醋,再加入多的蒜泥、蔥花、香菜末、辣椒面,菜籽油燒滾潑入辣椒面攪拌即可實用。麻辣酸香中加入湯汁後再泡上鍋盔,就成了辣子蒜羊血泡沫。
辣子蒜羊血那味兒,自己琢磨琢磨……
文中圖檔部分源自網絡,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