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 · 酒與詩的朝代
杜甫酒詩中的家國情懷唐代是一個酒與詩的朝代,因為我們會想到詩仙與酒仙的李白,光芒萬丈的李白,讓我們容易忽略杜甫杜甫一個酒詩中離不開家國情懷的詩人。他流傳下來的1000多首詩中,就有300多首詩與飲酒和家國情懷有關。
他羨慕李白可以掙脫外在束縛,“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但是他放不下儒生的情懷和國家“萬國皆戎馬,酣歌淚欲垂”。杜甫目睹了整個唐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造成家園破敗和百姓流離失所“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很好诠釋了他所生活的處境和國家。在後人印象中他滿面愁容、亂發過耳目光深切悲憫地看着這芸芸衆生。
杜甫中年的詩可以感受到,杜甫痛苦着他壯志難酬報國心,他憂時傷世,那君主無為燃戰火,他悲傷着那國破家亡難民流離失所,他還愁衰病無清酒、漂泊流離妻兒散。
他将憤懑、憂愁、痛苦和傷懷融進酒裡融進詩裡,來宣洩内心的苦悶和憂傷。“不見空牆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晚年的杜甫窮困潦倒,家徒四壁。在聽說朝廷要派猛将圍剿叛軍時他激動萬分,但是最後沒有結果他一想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戰亂中就老淚縱橫,“到今事反覆,故老淚萬行”“促觞激百慮,掩抑淚潺湲”,在朋友送别酒宴上想起國難當頭想起道州的百姓生活在離亂當中。“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襟”,憂國憂民的淚水,浸透了他的衣袖酒和淚早已經植入他的生命之中。
杜甫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盛唐氣象消弭後出現“杜甫精神”。雖然生活讓他輾轉漂泊、窮愁踟蹰,甚至“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困頓潦倒,他仍然以心系天下蒼生為己任,踐行儒家的兼濟天下的氣魄和胸懷。
做一個 有情懷的人,不為名利所驅無論擁有怎樣的人生經曆,都不忘初心。
杜甫· 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
杜甫出生在詩書傳統的仕宦家庭,他的十三世祖是晉代名将杜預,爺爺是初唐著名的大詩人杜審言,李白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詩人,而杜甫則是一個飽經滄桑、關懷國計民生的現代主義詩人。杜甫從小好學,7歲開始寫詩,文學天分極高,有着“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
杜甫少年時期有機會受到各種文化藝術的熏陶,這對他日後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例如他五六歲時在河南郾城看過舞蹈家公孫大娘的劍器渾脫舞;後在洛陽尚善坊的岐王李範宅裡,遵化裡玄宗寵臣崔滌堂前,聽過李龜年的歌聲;在洛陽北邙山頂玄元皇帝廟裡欣賞過畫聖吳道子畫的五聖尊容、千官行列,這在他以後的詩歌創作中都有所反映。
當時社會名流崔尚、魏啟心看到他習作的詞賦,誇獎他有班固、揚雄之風。還有李邕、王翰這樣的長輩也屈尊來通路他。
杜甫酒詩中的家國情懷
“杜甫精神”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破受凍死亦足!”是何等的心胸情懷。
借酒消愁
他将憤懑、憂愁、痛苦和傷懷融進酒裡融進詩裡,來宣洩内心的苦悶和憂傷。“不見空牆日色晚,此老無聲淚垂血”,晚年的杜甫窮困潦倒,家徒四壁。
憂國憂民
“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喝醉對負擔了太多他來說是一種幸福短暫放下一切的責任、痛苦和憂愁。但是他無法真正做到在酒中醉,詩裡盡是對國家和老百姓的憂。
銳源酒坊 . “嘗嘗酒酒”
最好的關系,有幸遇見,恰好合拍。
最好的酒,有幸品到,銳源酒坊,恰好合拍。
銳源好酒,不用每天貪杯。
銳源酒,喝了不口幹,不上頭,
銳源酒,是和三兩好友聚會佳品。
銳源酒坊
祝您
此生有人與你共黃昏
有人問你粥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