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菜單上一定有鲭魚。
端到桌上給鲶魚,就是挖出鰓,沿剖腹産的胸尖向内髒切,沿脊柱切成兩塊,每片頭半尾,不去魚鱗,魚鱗面朝上進入盤子裡,有火腿片、蘑菇片、魚薔片、魚蜀螈等。一年四季招牌菜上榜,賣的很貴,朋友聊起這道菜,一直冷不樂多吃一點。
蒸鲭魚這道菜在江蘇、浙江和上海地區特别受歡迎,不像其他魚,是用鱗片蒸的,因為魚鱗富含脂肪,經高溫蒸熟,變成油脂狀,肉能增加新鮮油脂的滋潤口感,是以不宜去鱗片,如鱗片烹饪, 那是外行人。
另外,一定要半蒸,如果一整,那麼一邊一邊的魚鱗要泡泡魚露裡面,破壞了魚鱗的美味,暴風雨的天性。
"一天的結束是什麼?"另一半在哪裡?"
"另一半在隔壁的桌子上。
作為"三鮮長江",是極其珍貴的,但據說真正的長江鲶魚早已滅絕,現在餐廳的餐桌上都是來自東南亞的長尾鲱魚和美國的西鲱魚。
鲶魚賣的也很貴,那種濃烈的味道酒真的壓得太新鮮了,有人吃起來津津有味,有人說氣味真的很難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