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作者:青袍禦史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文案|浩

編輯|

前言

美國鲥魚是一種大型魚類,體長可達1.5米,體重可超過30公斤。它們的身體呈流線型,背部呈深綠色到藍灰色,側部有銀白色的鱗片。成年雄性鲥魚通常具有彎曲的下颌和巨大的颌鈎。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由于受到過度捕撈、水污染、河流開發和栖息地喪失等因素的影響。許多鲥魚種群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曆了顯著的減少。是以,鲥魚的人工養殖勢在必行。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生物學特性

美國鲥魚是一種廣溫溯河性洄遊性魚類。它的适溫範圍為18℃~32℃。一旦性成熟,它們會遊入一定的淡水水域進行繁殖,而仔稚幼魚長大後又會傳回海洋生活。

美國鲥魚在海洋中度過大部分時間,形成魚群并遷移到海底水溫為7℃~13℃的海域内生活。它們的食物主要包括浮遊動物和底栖小甲殼類,偶爾也會捕食一些小魚。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美國鲥魚的性成熟時間通常在2年左右,但雄性可能需要3年至5年,而雌性則需要4年至6年。當它們達到性成熟階段時,體長大約在48厘米至53厘米之間。

性成熟後,美國鲥魚會回歸淡水河流進行繁殖,最适宜的繁殖水溫約為18.5攝氏度。部分魚類在進入淡水後會立即産卵,而另一部分可能需要長途旅行超過600公裡,才能到達它們偏好的産卵場所進行産卵。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在産卵洄遊過程中,成魚停止覓食,專注于上溯到産卵地點。一旦産卵完成,它們會開始下遊洄遊,并重新開始進食。

夏季新孵化的魚苗可以在河流中被觀察到,通常在體長達到2cm至3cm時形成魚群,并逐漸向下遊移動。這段時間它們主要以底栖動物為食。幼魚在秋季進入海洋,直到它們發育成熟。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人工養殖的放養條件

1.培育池塘

培育池可選擇在室内或室外進行。室内水泥池的面積通常為300平方米到600平方米,可以搭建塑膠或玻璃大棚進行覆寫。

而室外池塘的面積則适宜為2000平方米到3300平方米,水深為1.5米到2.0米。選址時應考慮水源充沛、溶氧豐富以及排灌友善的地區,并同時配置0.75千瓦到1.5千瓦的增氧機1台至2台。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室内水泥池的優點在于可以更好地控制環境因素,如溫度和光照,進而提供更穩定的生長條件。搭建塑膠或玻璃大棚可以進一步保護池内環境,防止外界幹擾和溫度波動。

室外池塘的優點在于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環境,節約能源成本。在選址時,需要確定水源充足,并且水質富含溶氧,以促進魚類的生長和健康。同時,友善的排灌系統可以確定池塘的水位和水質得到有效控制。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2.清塘消毒

清塘藥物主要包括生石灰和漂白粉等。生石灰用于清塘,每畝1米水深需要使用75千克到100千克的生石灰,全池遍灑。漂白粉用于清塘,每畝1米水深需要使用含氯30%的漂白粉15千克到20千克。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3.培育生物餌料

在清塘後的當天或第2天,每畝施用經充分發酵的有機肥100千克到150千克,以培育出适宜的肥水環境。當水中大量繁殖輪蟲、枝角類和桡足類等浮遊生物時,可以放養美國鲥魚的苗種。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魚苗引進與放養

研究員發現美國鲥魚放苗時,最好選擇3厘米以上的規格,每畝放養量可控制在500尾至1000尾之間。為了確定魚苗的運輸安全和存活率,研究員采用塑膠袋充氧運輸的方式。

在2009年,實驗基地引進了500尾的魚苗,存活率達到了200尾。随後在2010年,研究員進一步引進了3000尾的美國鲥魚魚苗,放苗的成活率超過90%。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這些資料表明,實驗基地在魚苗放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通過适當的放養規格和運輸措施,研究員能夠提高魚苗的存活率,并為養殖後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了保持放苗成活率的穩定性,研究員還應不斷改進養殖技術和管理方法,確定魚苗的健康成長。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引進的美國鲥魚魚苗,在适應新環境方面表現良好,成活率高于90%以上。這說明美國鲥魚對于養殖環境的适應能力強,為研究員在當地推廣和發展美國鲥魚養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這也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和提高産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養殖管理

1.餌料與投喂

剛下塘的魚苗以小型枝角類和桡足類的幼體為食,定期補充投喂新鮮的枝角類。為了促使魚苗上浮攝食,可以在夜間在水面上安裝一個25瓦的燈泡,用以吸引魚苗。

當魚苗生長到5厘米以上時,它們的主動攝食能力增強,開始叢集後轉食馴化是最佳時機。通常在夜晚進行馴食,利用美國鲥魚苗對光的趨性,魚苗會在燈光的照射下聚集在水表層。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在投喂時,可以使用聲響刺激來引誘鲥魚上浮攝食。通常經過大約3天至5天的訓練,魚苗就能夠适應上浮攝食。

一般投喂鲥魚使用緩沉性或浮性顆粒餌料,而餌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求在40%以上。每天投喂3次至4次,開始時以少量餌料誘使魚類攝食,待魚群集中後再逐漸增加投喂量。等大部分魚類飽食後再減少投喂量。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鲥魚對于餌料馴化的效果對攝食表現的影響較其他魚類更為明顯,是以在投喂餌料時應緩慢進行,誘使魚群搶食,以提高餌料的使用率。随着魚體生長,飼料顆粒的粒徑逐漸增大。

美國鲥魚是一種生性好動的魚類,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它們不停地轉圈遊動,是以能量消耗較大,飼料的利用效率較低。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鲥魚養殖中飼料的品質至關重要,投喂的顆粒飼料要求蛋白質含量不低于40%。鲥魚偏愛攝食浮性或緩沉性的較小顆粒料,是以投喂方式應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而投喂的顆粒料宜選擇較小的粒徑。

2.水質調控

在鲥魚養殖過程中,水溫應保持在20℃至32℃之間,溶氧濃度要保持在5mg/L以上,而pH值适宜範圍為7.8至8.5。通過試驗發現,鲥魚對低氧環境的耐受能力較差。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鲥魚是一種終身快速遊動的魚類,并且始終保持日夜不停的遊動狀态。鲥魚的快速遊動需要大量的溶氧供應,是以滿足鲥魚對氧氣的需求是成功養殖的關鍵。

在實際生産中,缺氧導緻鲥魚窒息和死亡是常見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鲥魚在缺氧情況下不會出現浮頭現象,這增加了管理上的難度。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是以,加強日常溶氧的監測非常重要,以預防缺氧導緻的死亡事件發生。養殖水體的溶氧濃度最好保持在5mg/L以上,尤其在高溫季節或陰雨天氣時,溶氧含量不應低于6mg/L。

3.越冬管理

經過實踐驗證,美國鲥魚對溫度的适應範圍較廣,我們采用了室内溫室和室外土池兩種方式進行越冬。這一重要發現表明,在我們的地區可以廣泛推廣美國鲥魚的養殖,并且這種方式還能降低養殖設施的成本。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相比于室内溫室,室外土池越冬具有一定的優勢,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環境,還能夠減少設施投資和維護成本。

在室外養殖中,我們需要注意選擇合适的土池位置,確定充足的陽光照射和水源供應。根據氣候變化,适時調整水溫和水質管理,保持适宜的生長環境。室外養殖還需加強對飼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的監測,確定鲥魚的健康和生長。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通過室内溫室和室外土池兩種越冬方式的比較研究,可以進一步完善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效益。與室内溫室相比,室外養殖方式的推廣還有助于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符合現代養殖的發展趨勢。

針對不同的養殖需求和地理條件,選擇合适的養殖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美國鲥魚的養殖潛力,為養殖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4.注意事項

美國鲥魚具有生性活潑的特點,其鱗片容易脫落,對外界的刺激反應也非常敏感。它們容易受到驚吓和受傷,或在應激反應後發生疾病而死亡。

在分級培育和記數等操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帶水操作,并且動作要細緻、輕柔。盡量避免或減少機械損傷,減少拉網操作,以降低應激反應。這是提高鲥魚養殖成活率的關鍵。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鲥魚苗種的運輸是一項較為困難的任務,是以運輸規格不宜過大。一般來說,2cm~3cm的夏花大小的苗種運輸時具有最高的成活率。

在捕撈和運輸過程中,必須進行帶水操作,并盡量選擇光線較暗的環境,以減少對美國鲥魚的驚吓。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需要注意避免魚因竄跳而受傷,或出現應急痙攣而導緻死亡。在運輸過程中,應注重控制溫度和密度,以降低魚的活動能力和減少機械損傷的風險。

推廣前景

美國鲥魚養殖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前期生物餌料的培養,以及人工配合飼料的馴化。在人工養殖過程中,美國鲥魚表現出不停轉圈的活潑遊動,對溶氧的需求較高,并且極易受到應激的影響,容易發生缺氧和受傷導緻死亡的情況。此外,鲥魚的運輸也面臨一定的困難。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通過設施改善和經驗積累,可以克服這些限制因素,實作美國鲥魚的大規模養殖。經過試驗驗證,美國鲥魚适合作為一種淡水特色品種,進行擴大試養。同時美國鲥魚是一種溯河性洄遊魚類,是以可以開展海水養殖試驗,并進行人工繁育試驗。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結語

美國鲥魚養殖是一項具有挑戰性,但有潛力的養殖業務。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飼料的品質和投喂方式,保證魚苗的健康成長。管理者需要關注水質、溶氧和溫度等環境因素,提供适宜的養殖條件。通過合理的運輸和操作方式,減少應激和損傷,提高鲥魚的成活率。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為了推廣美國鲥魚養殖,不斷改進設施和技術是必要的。同時,利用當地的水資源進行海水養殖試驗和人工繁育試驗,可以拓展養殖規模并豐富品種資源。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經驗積累,可以突破養殖中遇到的難題,推動美國鲥魚養殖業的發展。

美國鲥魚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養殖技術

參考文獻

張曉光,李鵬程,張鵬等. 美國鲥魚養殖技術[J]. 中國水産,2017,(11):45-48.

郭紅,劉芳. 鲥魚養殖中水質管理的關鍵技術研究[J]. 廣東漁業科學,2016,33(2):101-105.

趙亮,王小軍,王立民. 鲥魚養殖飼料配方及其應用研究[J]. 水産科學技術資訊,2014,(4):93-95.

王繼國,王麗華. 鲥魚養殖中的疾病防治技術研究[J]. 水産養殖,2012,(6):30-3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