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一,蘇轼的兩首中秋詞

1,《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散繹:

什麼時候有了這樣明朗的月亮,

我端起酒杯問那茫茫青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月宮裡,

今夜中秋又屬于哪一年,

我想随着清風飛到月宮去,

隻怕瓊樓玉宇的月中宮殿,

高聳在雲端,我受不了那裡的清寒。

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影搖曳,

月宮雖好,到底比不上人間。

月照朱紅樓閣,低低射進花窗裡,

照得我展轉反側,徹夜難眠。

月亮啊,該不會同人有什麼恩怨吧,

為何總在人們離别時變得亮又圓。

人間總會有歡樂悲傷,團聚離散,

月亮也會有陰有晴,時缺時圓,

這些事自古以來就難達到美滿完全。

隻希望我倆都能長命百歲,

雖然是山長水遠難相見,

但卻能共對明月心相連。

2,《念奴嬌》中秋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裡,雲無留迹。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鸾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曆曆。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我站在高處放眼遠視,

萬裡長空沒有一絲雲迹。

明月冉冉升起,秋空一碧無際,

一切都沉浸在清冷的月光裡。

月中宮殿瓊裝玉砌,

仙人們乘鸾跨鳳自由來去,

生活在清涼的仙境裡。

遙望月中的山川樹木,清晰可數,

就如同畫圖一樣美麗無比。

不禁拍手高歌,舉杯邀月同醉,

明月和我,再加我的影子,共有三醉客。

在風露之中翩翩起舞,

不知月宮今夜是何時?

我想乘着清風,飛回月宮中去,

何必非要跨上大鵬的羽翼?

在水晶建成的月宮之中,

我要縱情高歌,不惜吹破橫笛。

二,兩首中秋詞的比較

1,《水調歌頭》中秋

熙甯九年(1076),蘇轼知密州。他從熙甯四年赴杭州通判任途中與蘇轍在颍州分手後,六年再來見過面。來密州後,雖與蘇轍任職的齊州近一些,但兩年仍然未能相聚。對于久别的弟弟的思念,加上政治上的失意,促使蘇轼在中頭夜對月抒懷,寫下了此詞。

上片寫把酒問月,幻想乘風進入月宮而又怕月宮寒冷寂寞,流露出他盼望回朝又怕朝廷難處的沖突心态。

下片寫倚枕望月喚起的離愁别緒,先是怨月無情,繼而又從月的盈虧變化得到啟發,以美好的祝望作結。

全詞清曠超逸,飄飄欲仙,充滿哲理,寄慨遙深,表現了理想和現實的沖突,反映了作者長期郁結的壯志難酬的苦悶。

“烏台詩案”後,蘇轼被貶黃州。他于元豐三年(1080)抵貶所,二年後,元豐五年(1082)中秋節,蘇轼中秋在黃州賞月,作此詞。

上片是中秋賞月引發遐思,月中有瓊樓玉宇,仙女們乘鸾來去,月中山川如畫,煙樹曆曆,境界高闊聖潔。

下片寫月下起舞,幻想飛往月宮,在月宮縱情歡歌。

作者當時貶官黃州,政治處境很不利,但作品的基調還是明朗的,表現了作者開闊寬廣的胸懷。

詞中描繪的美麗明淨的月宮跟當時的現實處境恰成鮮明對比。這實際表現了他對理想生活的渴望。

全詞清曠飄逸,充滿浪漫色彩,可與他的《水歌調頭》中秋詞媲美。明楊慎批點《草堂詩餘》卷四雲:東坡中秋詞,《水調歌頭》第一,此詞第二。

3,兩首詞的比較

(1)作者身份,心态,政治處境的變化

兩首詞分别創作于熙甯九年(1076)和元豐五年(1082),時間先後相差七年,這七年中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于“烏台詩案”。詩案使得蘇轼差點送了性命,使得他的身份,心态,政治處境都産生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在他的詞中有所反應。

他的身份從以前執政一方,交往頻繁的密州知州變成了如今谪居一隅,杜門思過的黃州罪官;他的心态則從熱切盼望重回朝廷到決心留在貶地終老一生。這些同他的政治處境的進一步惡化是分不開的。

(2)兩首詞中詞語與風格的同異:

《水調歌頭》中秋:瓊樓玉宇,把酒問青天,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念奴嬌》中秋:玉宇瓊樓,舉杯邀明月,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歸去。

從這些相同相近的詞語中,我們不難看到兩首詞在字面和詞意上的繼承關系。

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到作者将前者的奇幻與深沉化為後者的簡淨與高曠。兩首詞在情感上,風格上的變化也很明顯。

古人雲,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今人雲,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蘇轼也是如此,在密州中秋節,他唱了一首名叫《水歌調頭》的歌;

七年後的黃州中秋節,他又唱了一首名叫《念奴嬌》的歌。

兩首歌有同有異,蘇轼也堪稱是“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附圖八幅,密州風光,黃州風光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人間”與“清涼國”的抉擇:蘇轼兩首中秋詞的比較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