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作者:伍脊六獸

文/伍脊六獸特約作者:向陽。

日本青年一代的求職活動,和我們國内大不相同。在日求職時間緊任務重,線上線下筆試面試,每個企業都要來上這麼幾輪,戰線拉得特别長,通過層層篩選被企業選中的人才會拿到内定,也就是穩妥的工作offer。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不過“内定”是身為學生才能拿到的東西,錯過了學生時代再想敲定工作的話,選擇就會變得狹窄許多,加之日本企業把忠誠度看得很重,第一份工作基本上就決定了你從今往後的職業走向,是以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就像電影《何者》中光太郎說的一樣,内定這個詞真是神奇啊,有種被充分肯定了的感覺。于是他們拼盡全力,隻求有個肯定。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這麼看似乎是個勵志向的電影,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有些東西看着讓你難受,是因為你在裡面看到了自己。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每每欣賞影視劇作品的時候,我總抱有的一個疑惑。在這個人手一個微信号,天天睜眼閉眼都是網絡社交的時代,為什麼類似的情節在影視劇裡的展現這麼稀缺。好比一個奇怪的斷層,在一個不那麼顯眼卻又極其重要的部分和現實情況脫了節。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坦白地說,其實近兩年也是越來越多了,手機的出鏡率,包括那些被特效放大的聊天記錄。但是網絡之于我們,遠遠不止是聊天交流這麼簡單。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不管是可以公之于衆随手轉發的微網誌、以傳播見解為要義的知乎、抑或是小範圍展露心聲的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社交視窗向數不勝數的人敞開。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表達和傳播的欲望,在當下最為盛行。借着網路的高速運轉,迅速地在這個世界上留下印記,迅速地被人閱讀,然後迅速地消弭。話題感特别強,可沒人拍。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也不怪沒人拍,确實是難。每一個賬号身後藏起來的不是扁平的紙片人,而是複雜的、多面的、扭曲的、自相沖突的心理活動。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人好拍,可人心搖擺浮動難以捉摸,太難拍了。是以說《何者》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它拍了,還拍的很豐滿。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電影《何者》中,拓人似乎總是冷眼旁觀的樣子,平常地刷着推特,觀察他人線上線下的一舉一動,揣測每個人此時此刻的内心所想。不覺得嗎?和日常的你我如出一轍。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他嘲諷那些有點什麼小事都要發到推特上共享的人,看不慣當年一同演話劇的同好追求藝術夢想還要告訴所有人自己多努力的樣子,瞧不起隆良,一邊說着自己不喜歡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想活得自在點,一邊又背着大家去應聘求職的窘迫。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他見解一籮筐,始終在做觀衆,偶爾出言點評一下,然後繼續旁觀。他似乎是最精明的那個。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然後大量的手搖攝影讓鏡頭活動始終帶着一種不穩定感,把你真真切切地帶入了拓人的角色,瑞月打到拓人手機上的電話你也聽的到。此時此刻,你就是拓人。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直到你發現,他看到好友拿到内定表面高興喝酒祝賀,背地裡卻搜尋起了人家内定公司的黑幕。恍然大悟的驚恐之間,你抽離出這個角色,拓人日常拿來抱怨吐槽的小号浮出水面,過往的一幕幕如同話劇一般被再現,拓人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開脫,并且為他人的行動做下批評評點的注腳,最後觀衆掌聲雷動,鏡頭從觀衆視角轉向演員視角。你是戲外人,也是戲中人。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那些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私下裡吐苦水說壞話,明面上發美食美景說我過得努力又充實的……表面上光鮮亮麗,内心裡算盤珠扒得噼啪響的……說到底根本就是内心空虛寂寞、生活瑣碎繁雜的……是片子裡的他們,也是你我。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其實,從古至今,人人都有自己的一方自留地,發洩不滿,吐槽旁人,抱怨世道。隻不過網絡給了大家另一個平台,日記有了個公開釋出的管道,還能尋找共鳴點贊轉發。被吹捧被追随的感覺有多好,每一個混迹網路的人都懂,不必多言。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再加上什麼都要加個“微”字的潮流正得其時,百十來個字之間的自我傳達越發成為主流。面試中面試官要求職者用一分鐘的時間介紹自己;“微”字打頭的社交平台們超過了預定字數就會被折疊,不點開就看不到全文;聯考也開始順應這種潮流,幾年前開始考微作文,旨在讓學生學會言簡意赅地表達。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這是一個力求簡潔的時代。但沒有一個人能被簡潔地概括。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是以話說得重一點,微縮的不隻是字數,還是真實的沖突所在,嫉妒猜忌厭倦讨好被多出去的字數掩藏,但留下來字字句句都能說明我們的問題,在華麗的外表下浮躁的内心。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電影《何者》還有一個特别值得推薦的點,就是EP很好聽。其實片尾主題曲的作曲人同時也是全片配樂的音樂制作人——中田康孝(中田ヤスタカ)。這位可謂是相當有來頭,作為做電子音樂起家的音樂制作人兼DJ,他捧紅了不少個人和團體,包括去年裡約奧運會閉幕式上的東京八分鐘也有他的一份貢獻。不得不說,EP電力十足的曲調加上八爺(米津玄師)表現力十足的嗓音,抓耳又富有内涵。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是以去看《何者》吧,願你被警醒。至少對于我來說,和被蒙在鼓裡相比,我更想跳出來看看自己的醜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