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作者:石說大史話

1840年,大英帝國用洋槍洋炮轟開了大清帝國的國門,自此,中國開始漸漸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悲慘史也由此展開。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關于中國近代悲劇的命運,很多人歸咎于清朝統治者的閉關鎖國。

其實在公元1793年,中國是有機會接觸西方世界的。當時英國派馬戈爾尼訪華,清朝當時是乾隆皇帝。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康乾盛世”号稱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盛世,結果這位被尊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十分頑固,對英國使者帶來的先進器具不屑一顧,把英國人當成傳統的“藩屬小國”,以為他們是來朝貢謀求天朝賞賜,拒絕與西方溝通……

這是我們傳統的認知,近些年随着一些清宮資料的問世,颠覆了人們常識性的認知。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從入主中原開始,清朝一直同西方就有交流。順治皇帝同西方傳教士湯若望相交甚密,康熙皇帝和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是筆友,(人們)到故宮裡走走,可以看到雍正穿着洋裝的畫像,就算是乾隆,他的宮廷裡也養着不少外國人……

清朝統治者的宮廷裡,為何時常出現西洋人的身影?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從16世紀開始,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從條件上,具備了東西方交流的可能。

對于西方人來講,中國人的瓷器、茶葉、絲綢有着緻命的吸引力。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早在大航海時代之前,西方對中國就有着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遠一點的古希臘稱中國為賽裡斯國,在一些當時的文獻裡,把中國人比喻為“6米多,紅頭色、綠眼睛,聲音洪亮,人均壽命200歲”的神人。

稍微近一點的,有個叫馬可波羅的人來到元朝,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想象,寫了一本叫《馬可波羅遊記》的書,将中國形容成遍地黃金的“天堂”。西方人開辟新航道,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跟中國通商。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随着進入明末清初,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來臨之前,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度。

當時的西方人來到中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經商,二是傳教。而對于中國統治者來講,西方的一些天文曆法、數學、繪畫、火器、鐘表……同樣有着緻命的誘惑力。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在傳統文化裡,還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清朝隻有大刀長矛,不使用火器。

然而不管是清初與明朝的對抗,還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征讨準格爾,都有火器的出現。甚至到了嘉慶時期,《清史稿》記載,都有火器的訓練使用記載。而在清朝的一些閱兵畫作裡,也能看到火器的身影……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清朝統治者與西方交流,怎麼到了近代落後挨打,這一切還是要從康熙時代說起。

回到文章的标題,雖然有些誇張,但康熙時期确實與法國有交流。法國皇帝路易十四喜歡中國文化,在凡爾賽宮修建了“特列安農瓷宮”,把他喜愛的中國藏品——青花瓷、絲綢全部用在這座宮殿的裝飾之中,這座宮殿在當時歐洲的地位相當于清朝的圓明園。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路易十四曾經給康熙寫過一封信,大緻内容是派遣法國的數學家、科學家到中國為康熙效力,自稱為“康熙最親切的好友”。這封信件目前仍收藏于法國外交部檔案處。

由于一些曆史因素,這封信件康熙并沒有收到,而是被沙俄截取。當時清朝與沙俄在尼布楚有領土糾紛,沙俄自然不希望清朝與法國有聯合的趨勢。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路易十四對康熙(清朝)有好感,康熙對法國印象也不錯。

清廷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的有兩位來自法國的傳教士,而康熙有次病重,也是吃了法國傳教士白晉随身帶的西藥有所好轉,這使得康熙對西方的醫療、科學、文化興趣頗深。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據一些資料記載,康熙本人精通西方樂器,還學習了幾何、天文、地理、機械制造,清廷中也有地球儀,可見清朝并不閉塞。

清廷與法國的友好交流,一直持續到乾隆時期。後來乾隆與法國“斷交”不得不說一下,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沒錯,就是那位被送上斷頭台的國王。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法國大革命的消息傳到中國,讓當時的乾隆皇帝大為惶恐。畢竟清朝是少數民族統治人口衆多的漢族政權,如果大革命的思潮被廣泛漢人所接受,乾隆皇帝不由得後脖頸發涼。

馬戈爾尼造訪中國,發生在法國大革命以後,正是乾隆對西方人百般防範的時期,就像前文提到的,他害怕歐洲人的思想傳入中國,威脅其統治。

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路易十四:我是康熙的小迷弟

對于清朝統治者來講,西方的科學技術固然吸引人,但與其将來不知道某個時期,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其治下的漢人或許才是心腹大患。

這篇文章不是給清朝統治者洗白,就算馬戈爾尼在法國大革命之前來到清朝,或許能得到乾隆優待,但清朝皇帝依然代表的是封建專制的落後與腐朽,代表着自私和狹隘,他們在乎的不是國家與民族的進步,而是維護自身統治,這樣的政權注定要被淘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