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冰箱裡存了一包蝦仁,一直不知道配什麼炒着更好吃,印象裡下館子的時候,偶爾點個蝦仁都是配豌豆炒的,豌豆配蝦仁,紅是紅,綠是綠,點綴得好看,吃起來也爽利。
某天跟妞說買點豌豆炒蝦仁,可是妞說不愛吃豌豆,那包蝦仁也就一直在冰箱裡躺着,加之她臨行前各種繁忙,我也忙着上班,轉眼間到了她起身去往異國他鄉的時候,一盤蝦仁仍舊沒有炒出來。
那天去學校旁邊的菜場買菜,看到蠶豆大而新鮮,兩塊五一斤,十塊錢買了一大包,剝了蠶豆米,想起冰箱裡的那包蝦仁,順便又剝了點蠶豆瓣,蠶豆瓣炒蝦仁,蠶豆瓣先用油爆炒了,嫩且酥,再加入蝦仁,嫩而滑,裝盤後來發了一個朋友圈,妞給我點評說,看着就好吃,我在家裡居然沒做給我吃。
可見,我多數時候都是那不太稱職的母親,愛心爆棚的時候也是有的,偷懶懈怠的時候更多,就這樣錯過了一盤菜,錯過了一次給女兒表愛心的時候。
即便我不給她表愛心,每年的母親節,她的愛心仍舊會如約而至。這不,即使隔着上萬公裡,也早早地預訂好了鮮花,一大早送上門。明知道今天這一把康乃馨一定會貴過平常好多倍,可是人家說了,不問價格,你開心就好。
二
蠶豆,大概是我記憶中最早的零食了。六歲的時候,我們家又經曆了一次下放,從小鎮上下放到離鎮上大概有一公裡左右路程的村子裡,我人生最清晰的記憶也是從那時候開始。
剛剛安家,家裡一切都需要安置。奶奶帶着比我小一歲的妹妹去了爺爺那兒,家裡就剩下了我一個人,每天跟在幹農活的爸媽後面,天天在外面曬,把自己曬成黑不溜秋的泥皮蛋。也正是在那時候,我跟着母親後面笨手笨腳地學農活,認識了鄉間所有的植物。
對蠶豆印象最為深刻。
鄉人幾乎沒有大面積去種蠶豆的,那個年頭連飯都吃不飽,那裡還有留給蠶豆的一席之地?但是,蠶豆卻又種得遍地都是,它們全都長在了田埂邊上,麥田的、自留地的、河溝沿上、田埂邊……到處可見它們的身影,一副偏安一隅被人忘卻依舊悠然自得并不覺得憋屈的樣子。我就在那時候跟着母親身後學種蠶豆。母親一把大鐵鍬挖下去,地上露出一條細細的縫隙,我在那縫隙裡扔上兩三顆扁扁的蠶豆種,看着母親用鍬把縫隙上面的土拍一拍,我跟着用小腳上去踩一踩,蓋住蠶豆粒,就再也不用管它了,不用施肥,不用澆水,任其生長,望天收。
無人搭理的蠶豆,仿佛轉眼間就驕傲地立得到處都是。三月末四月初,蠶豆花開,中間是墨黑色的,花瓣邊緣卻是淺紫色,越往邊上顔色越淺。花朵形狀像極了翩翩起舞的蝴蝶。
五月,蠶豆長大,一個個鼓鼓囊囊的,讓人忍不住疑心從來沒有施肥也不澆水的它們,怎麼就能長成那樣?它們是從哪裡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華?
終于等到蠶豆成熟的季節,生産隊種的蠶豆按人頭分。蠶豆這東西榔槺,每次分都能分上一籮筐。母親是村子裡她那個年齡裡少有的讀過書的女人,即便那個年代一貧如洗,也不忘制造點生活情調。每次剝好蠶豆,别人家炒了吃煮着吃,母親總不忘拿針線給我串上一長串,像一串碩大的翡翠項鍊。串好後扔在飯窩上蒸熟。吃飯前把那串項鍊從飯上面撿出來,剔去上面的飯黏子,把項鍊交給我,我把它挂脖子上,長的時候可以繞脖子好幾圈,先美一美,然後,整個下午,這便是我最好的零食了。想吃,便拽一顆,扔進嘴裡,慢慢咂摸,看得别的小朋友一副羨慕的眼光。
從這個角度說,母親比我強多了,她在那極其有限的條件下,制造出一份生活的驚喜,讓原本枯燥無味的生活開出花來。
三
屬于蠶豆的青春時光其實很短暫。眼看着它成熟,沒幾天就老了。嫩蠶豆有嫩蠶豆的美,老蠶豆也有屬于它的回味。
以前過年老三樣,蠶豆花生葵花子,吾鄉不産花生,葵花也是時種時不種的,實在窮得揭不開鍋的時候,過年時節蠶豆還是有的。老蠶豆放鍋裡炒至微微變色,青中帶黃,便是過年最好的零食了。剝了外面脆脆的殼,裡面的豆更脆,嘎嘣一下咬下去,一顆蠶豆碎在了口腔,就着那些碎粒子慢慢地咀嚼,便會覺得口齒生香,回味無窮。一直到所有的碎粒在口腔裡都成了粉末狀,最後和着唾液一起咽下,再捏起下一顆……
長大後,吃過滿大街都有的炸得脆脆的蘭花豆,雖然酥脆,但添加劑太多,吃不出蠶豆本來的味道了。也吃過上海城隍廟的五香豆,又覺得太闆,奶香味太重。全然沒有原味的蠶豆有嚼勁。惜乎我家遺傳的牙不好,我已經好多年沒有吃過這樣香脆的硬蠶豆了,年少時最愛的零食再也不能當零食吃了,實在是遺憾。不過,如今趁着新鮮蠶豆上市,買一些回來,或清水煮,或蔥油炒,或剝成豆瓣炒苋菜,要不來個雪菜豆瓣湯也不錯,一口下去,眉毛都鮮掉。
四
屬于蠶豆的季節即将過去,不過據說趁着蠶豆嫩的時候剝一些放冰箱,冷藏着,隻要方法适當,等蠶豆季過了的時候,再拿出來,也是跟新鮮蠶豆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決定趁着這幾天改一改自己懶散的毛病,剝一點蠶豆存上。等妞回來的時候補上一盤蠶豆瓣炒蝦仁。
這段文字存在我腦中好久了,趁着今天母親節終于把它敲了出來。這也再次證明了我的懶散。
在此,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和她們的孩子平安快樂!把每一天都過成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