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招牌是什麼?”“這個怎麼樣?”“那試一下”……近日,10餘名杭州桐廬縣中國小校長與浙商大杭商院各二級學院黨總支書記進行着熱烈的溝通交流。他們正在為“大手拉小手,點‘餐’到校助力雙減”啟動會出謀劃策。

為招待這些校長,浙商大杭商院特奉上了滿漢全席“菜”單,“菜”單的菜品可謂是十分誘人。
桐廬菜素來講究“葷素搭配、鮮鹹相兼”,此次提供的菜品亦是如此。既有基礎繪畫、朗誦、漢語與文學欣賞等主打“招牌菜”,有進階辦公軟體應用、公衆号營運、攝影、視訊剪輯等創新融合的“特色菜”,也有漢服文化、象棋、中國民間樂器等有滋有味的“傳統菜”,還有輪滑、羽毛球、乒乓球等飽腹的“能量菜”。針對中國小的不同學段,浙商大杭商院提供的課後服務内容和形式也有所側重。國小階段一、二年級側重手工操作、遊戲活動等,三至六年級側重興趣小組、綜合實踐;國中階段則側重科技創新、答疑解惑等。未來,浙商大杭商院還将逐漸實作所有中國小按需點“菜”,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素質拓展類活動。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杭商院各學院及團委便相繼對接桐廬縣春江國小、學府國小、玉華國小等多所中國小,開展了素描、書法、足球、日語、象棋、國學文化、街舞等多門興趣課程,獲得了學校和學生的一緻好評。“前幾年為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積極與浙商大杭商院團委對接,引進了吉他社、街舞社、儀仗隊、象棋社、跆拳道等7個精品社團,并在學院儀仗隊的指導下,我校成立了國旗護衛隊,這是桐廬縣的首創,更是成為我校的一張金名片。今年,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也積極探索對教學變革的思考——如何豐富孩子們的課後服務。今天的活動,為我們提供了自助選課的平台,可以挑選符合我校學生需求的課程,同時也增進了與杭商院的溝通交流。”會上,桐廬縣江南初級中學校長負責人首 先講述了他們與浙商大杭商院的精誠合作。
“實施‘雙減’工作,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在合作過程中,桐廬縣中國小要做到增強‘三個意識’——增強主動意識、增強精品意識、增強服務意識。”桐廬縣教育局教育科科長何保剛總結道。
會議結束後,全體校長一同前往青春廣場觀看課程推介會,也與各講師團隊進行會面。浙商大杭商院經法學院“少年國學”團隊曾走進桐廬玉華國小開展國學教育。他們以國學精粹為指引,以“文、藝、禮、俗”為主要内容,通過“趣味講授國學知識”“遊戲領悟國學文化”等形式,将國學文化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授給青少年。浙商大杭商院人文與藝術設計學院“蜂巢行動 讓愛回家”團隊也曾走進桐廬縣玉華國小開展藝術支教,關愛留守兒童的同時培養美學教育。多彩的講師團隊不僅凸顯了浙商大杭商院校濃厚的文化氛圍,也展現了在助力“雙減”教育賦能這一項目中擁有一定的講師力量。“這個活動讓我有機會以一名小講師的身份,将所知所學所想分享給桐廬縣的中國小生,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幸,一方面為可以盡己所能幫助别人而快樂,同時也為比同齡人提前積累社會實踐經曆而喜悅,我一定會竭盡全力進行教學的。”講師團隊成員激動地說。
“希望通過此次交流,深入了解桐廬縣中國小的學生需求,增進和桐廬縣中國小的合作,既拓寬了浙商大杭商院學生社會實踐路徑,也幫助桐廬縣中國小解決課後服務問題。未來,浙商大杭商院将根據桐廬縣中國小實際課程需求,提供私校定制,各學校可以按需點“菜”,幫助滿足桐廬縣中國小生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寓教于樂,助力教育回歸本位。”浙商大杭商院黨委副書記狄瑞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