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張愛萍在參加紫光閣的總理會議時,突然告假,他說:“非常抱歉,我急着參加外交部的一個活動。”
主持會議的周恩來對張愛萍點點頭,表示同意他的告假,張愛萍見周恩來未生氣,心中頓時松了一口氣,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正當他要走的時候,周恩來卻攔住了他,并用手指了指他的口袋說道:“保密無小事。”
張愛萍聽到這句話後,忙将身上的口袋摸了個遍,在确定無任何東西後,才被周總理放出了會議室。那麼,周恩來為何要搜張愛萍的口袋?他話中所指的保密,究竟指什麼?

張愛萍
張愛萍是我國的開國上将,戰功赫赫、功勳卓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以為着他是個隻會打仗的将軍,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張愛萍說比起帶兵打仗來說,自己更喜歡主持國防科技工作,帶領着科學家研制原子彈。
1960年,蘇聯将留在中國的原子彈專家給撤走了,在這之後,我國的原子彈研發陷入到了困境,面對這一情況,張愛萍深深感受到了求人不如靠自己的道理。
在蘇聯專家走後,仿制P—2型飛彈的發射試驗進入到了停滞階段,時任國防科委副主任的張愛萍為了改變這一窘境,組建了一個12人試驗委員會小組,他告訴小組成員:“蘇聯專家走了,但我們的實驗還要繼續進行,研究了這麼多年的成果,不能輕易的放棄。”
張愛萍的一番話,極大的鼓舞了小組成員,在這之後,小組成員卯足了勁準備發射試驗,天天工作到半夜才休息。
在張愛萍他們的共同努力下,11月5日,我國第一枚對地飛彈發射成功。
在看到發射成功的那一刻,張愛萍激動的說道:“這次,中國憑借自己的力量發射了對地飛彈,下次,中國也會憑自己的實力研究出原子彈。”
1961年,中央釋出了“加強原子能建設的若幹問題”檔案,并在該檔案中強調要自力更生,突破核技術關卡,張愛萍看着這份檔案,開心笑了起來,但高興過後,張愛萍又生出了一股擔憂。
此時的中國經濟正處于三年困難時期,農田的連年自然災害,更是導緻了全國性的糧食危機,再加上研究核工程的重點地方,都在偏遠的西北地區,是以就導緻了物資的供應短缺,張愛萍擔心,原子彈的研究工程,會是以暫時停歇。
不久後,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中央的幹部們圍繞着“繼續研究”和“暫停研究”議論紛紛,張愛萍在會上堅決的說道:“核武器研究工程,一刻都不能停歇,這點困難算什麼,我們就算是把衣服、褲子賣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
聶榮臻聽後贊同的點點頭,他向在座的幹部解釋了下目前的進展,并表示繼續搞下去的話,成功的機率非常大,聶榮臻剛說完,就有人開始了反駁,他們認為蘇聯專家走後,中國要突破技術難關需要很長的時間,是以不如先發展經濟,将經濟穩定下來再說。
會議開了近一個小時,雙方各執一詞,始終沒有讨論出結果,最後,毛澤東下了個論斷:“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我們就先不确定是否下馬和上馬,讓國防科委副主任張愛萍同志去調查一番,如果結果樂觀,我們就勒緊褲腰帶研發原子彈。”
張愛萍聽後,向在座的各位保證道:“我馬上展開調查。”
1961年10月9日,張愛萍在二機部副部長劉傑的陪同下,正式開始對我國的原子彈情況展開調查,為了查清中國研究原子彈究竟進展如何,他們跑遍了二機部的所有部屬進行考察,張愛萍是個不懂行的人,為了能夠透徹的了解這些東西,每到一個部門,就會虛心的請部門的從業人員介紹情況。
除了聽别人講解外,張愛萍也會對他們提出問題,比如:這一項目的從事都具備了哪些條件?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解決問題後,又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任務?
部門的從業人員,将張愛萍的疑惑一一解答,而這些問題的解答,也使張愛萍充分了解到了研究的進度,在調查結束後,張愛萍總結了一份問題報告,并将其呈遞給了中央軍委,請求他們做決定。
張愛萍在報告中寫道:“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們國家的原子能建設工業總體來說,情況還是良好的,并且各部門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隻要組織的好,繼續研究下去,在1964年制成核武器和進行核爆炸試驗是有極大可能實作的。”
錢三強
在張愛萍上交報告後不久,中央更下定了決心要研發原子彈的心,為了盡早研究出這個‘大炮仗’,1962年,張愛萍特意面見了錢三強和二機部九局的上司。
在會見時,張愛萍開門見山的說道:“我們二機部制定了一個兩年規劃,按照我們的計劃,1964或1965年,我們将研制出原子彈,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看看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錢三強發表言論:“張主任要知道,原子彈的試驗是極為複雜的,建設核試驗靶場更是需要很強的技術力量支撐,既然國家打算盡早研究制成,那這項工程就不能拖延.......”
經過一番探讨了,張愛萍也大緻了解了情況,他向錢三強他們保證,政府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完成這項準備工作,在談話的最後,錢三強向張愛萍推薦了一個人。
錢三強說:“我知道國家缺組織核靶場建設試驗的人才,是以向你們推薦一個人,這人是江蘇的實體學家程開甲,他從英國愛丁堡大學拿到哲學博士學位後,便回到了祖國做建設。”
張愛萍聽後,激動的握住了錢三強的雙手:“真是太感謝您了。”
不久後,程開甲便收到了調令,在面見張愛萍時,還沒等他開口,張愛萍便熱情地走上前與之握手:“你就是程開甲啊,錢三強主任極力向我推薦你,你是一名了不起的愛國科學家,以後,試驗靶場的工作就交給你了。”
除了程開甲外,在國家“制造原子彈,攻克技術難關”的号召下,還有大批的愛國科學家隐姓埋名,加入到了研究工作中,比如鄧稼先、郭永懷......,他們的加入,使中國原子彈的研究進度取得了飛速的進展,而這也是原子彈能順利研制成功的原因之一。
1964年,中國原子彈研究進入到了尾聲,到了這年中旬,我國連試爆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就緒了,就等着原子彈試爆了。
在這關鍵時刻,誰都不想出差錯,中央更是下死指令規定,所有的一切都要對外保密,并且不準攜帶任何有關核試驗的資料。
周總理(圖1)
9月23日,張愛萍來到了北京三座門會議室,聆聽核試驗時間的決定,在這次會議上,他說:“根據氣象預測,10月有四個好天氣,是以我們試驗的時間可能會定在20天以後......”
說完這些,周恩來則再次強調了保密紀律,他嚴肅的說道:“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你們就不要寫任何的信件了,更不要用私人電話打電話,然後,也别與家人聯系了,拿我舉例子,我的妻子鄧穎超同志,雖然是老黨員、中央委員,但我卻始終沒向她透露任何資訊。”
會議結束後,張愛萍根據周恩來的發言,緊急地召開了一場會議,在經過反複的商讨後,他們制定了一套保密規則,并決定未來的一月裡,隻用密語交流原子彈工作。
他們将原子彈稱為“邱小姐”,并将塔架稱作“梳妝台”,起爆前的接雷管則稱作“梳辮子”。
這年10月初,試爆的日期越來越近了,核試驗場的各機關都進入到了“臨戰狀态”,為了確定萬無一失,周恩來在北京紫光閣再次召開會議。
作為核試爆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張愛萍絲毫不敢懈怠,他早早地來到了會議廳,就為了聽取周總理的報告,周恩來見人到齊後,用嚴肅的語氣強調道:“同志們,我不止一次開會強調核試爆的重要性了,你們回到各機關後,需要再做檢查,核試爆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說完這些,周恩來讓在座的幹部一一彙報最近的情況,輪到張愛萍彙報時,張愛萍說:“近幾天,我都守在氣象站,每天都要了解10月每天的天氣情況,一旦發生改變就要記錄下來,而且我還分析了風向的問題,因為原子彈試爆成功後,會放射出許多核輻射污染物,恰巧我們的發射場地,緊挨着尼泊爾和巴基斯坦,是以,我們必須選擇一個風向向東或無風的天氣。”
周恩來聽後,贊賞地點了點頭,他告訴張愛萍:“你是主要主持這項工作的,這方面你要多上心,多與氣象專家探讨探讨。”
張愛萍保證道:“總理放心,原子彈試爆事關重大,我一定不會出任何差錯。”
聽完所有人的彙報後,周恩來做了一番總結,并繼續強調保密紀律問題,會議進行到一半時,張愛萍看了看手中的表,他心中猛地一驚,忽然想起來還有個外事活動。
周總理(圖2)
因為會議的重點内容已經進行完了,是以張愛萍打了個報告,起身向周恩來告假:“非常抱歉,我急着參加外交部的一個活動,會議隻能參加到這裡了。”
周恩來朝着張愛萍點點頭,示意他出去,張愛萍得到訓示後,立馬拿起椅子上的衣服,穿衣向門口的方向走去。
還沒走幾步,周恩來急匆匆的攔到了他前面,并指了指他衣中的口袋說道:“保密無小事,你看看你身上有沒有裝和原子彈資訊相關的紙條。”
張愛萍恍然大悟地拍了拍腦袋,随後将上衣和褲子的口袋搜了個遍,口袋中空空如也,并無任何東西,周恩來見此,笑着說道:“行了,張愛萍同志,你可以走了。”
出了會議室後,張愛萍感慨的說道:“多虧總理提醒我,不然我就忘了這項工作了,臨近原子彈試爆的特殊時期,如果我這個主要負責人都不遵守紀律,那還成什麼樣。”
參加完這場會議,張愛萍更是時刻不敢懈怠,為了能確定原子彈試爆成功,他将氣象局的知名專家全都召集到了一起,讨論原子彈試爆的日子,經過多元度的分析,專家一緻認為15日、16日是試爆的好天氣。
就在張愛萍頭疼該選哪天試爆時,氣象站的一名預報員監測到14日晚有大風,是以,張愛萍便将試爆日期确定為了10月16日。
15日晚上半夜兩點鐘,張愛萍還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又巡視了一圈,在看到從業人員宿舍燈火通明時,張愛萍走了進去,他問道:“怎麼還不睡覺?”
文工團團長郝作非說道:“首長,和你一樣啊,激動,睡不着。”
張愛萍說:“這像什麼話,快去睡覺,不養足精神怎麼見證原子彈的試爆?”
郝作非:“是!一切聽首長的。”
張愛萍看着宿舍熄燈後,安心地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但回去後的他卻一夜未眠。
16日14時30分,張愛萍走入距離爆炸中心60公裡遠的白雲崗觀察所,周總理和張愛萍同時守在電話機的旁邊,等待着試爆的結果。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15時,随着一聲驚天的巨響,巨大的蘑菇雲騰升在空中,張愛萍激動的看着這一幕,立即撥通了周總理的電話,他告訴周總理:“邱小姐在梳妝台,已梳好了辮子。”
這一刻,電話兩端的人,紛紛激動不已,心中更是感慨萬千,自這刻起,中國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彈,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不靠任何人的幫助,依舊能創造奇迹,研究出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