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順昌、郾城接連大捷,可嶽飛眼看着開封故都卻被12道金牌召回

關注我,輕松學曆史

劉锜順昌大捷,嶽飛北伐中原,郾城擊敗完顔宗弼主力,卻被議和擋住了腳步。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輯,缤紛曆史清清講。

公元1140年,完顔宗弼再次發動了對南宋的進攻,而宋軍也在3個戰場展開了防禦和反擊。

西線川陝戰場由吳璘節制陝西各支部隊,阻擋住金軍的銳利攻勢;東線韓世忠攻下海州(江蘇連雲港),張俊在淮西挺進到宿州和亳州,不過戰争的主戰場在中路,嶽飛和劉锜與完顔宗弼的金軍主力對陣。

劉锜是西北名将,部下是原來八字軍的1萬多人,他本來被任命為東京副留守,要去開封赴任。半路上走到順昌(安徽阜陽),聽說金國毀約又重新占領了東京,當機立斷收攏軍隊,跟順昌知府一起,隻用了6天,就嚴密部署了順昌的城防,決定堅決保衛順昌。

順昌、郾城接連大捷,可嶽飛眼看着開封故都卻被12道金牌召回

劉锜可不是死守城池,當金軍前鋒部隊到達的時候,他趁着黑夜大雨,派出500敢死隊一頓砍,把金軍打得四散潰逃。不過完顔宗弼的10萬主力部隊到達時候,根本沒把劉锜和他的順昌城放在眼裡,聲稱用靴子尖就能踢倒順昌。

第二天,完顔宗弼率軍進攻,還出動了他的王牌“鐵浮屠”和“拐子馬”。

這是兩種騎兵的兵種,“浮屠”本來是佛教用語,就是“塔”的意思,那“鐵浮屠”實際上就是重甲騎兵,人和馬都披上厚重鐵甲,就像鐵塔一樣,而且是每3匹馬連在一起像堵牆,沖擊力就更強了。這個兵種就相當于古代超級重型坦克。

“拐子馬”是金軍布置在兩翼的輕騎兵,一般是和中軍的步兵相配置,形成對敵的陣型。完顔宗弼的陣型是這兩種騎兵的配置,那就相當于摧毀力強的重型坦克和機動性強的輕型坦克配置成的坦克叢集,那巨大的威力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劉锜有他的辦法,他先是堅守不出,悄悄派人到城外河流的上遊,往水裡下毒。當時是夏天,時間長了金國的人和馬渴了,那就要喝水,結果不少都中毒了,實力大打折扣。

劉锜也不是隻守不攻,他把部隊分成了幾支隊伍,輪番進攻金軍的側翼。金國人想包圍進攻的宋軍, 但宋軍奮勇作戰,金軍始終不能得逞。而對付金軍的“鐵浮屠”,劉锜的辦法是陣前士兵兩人一組,一個人拿長标槍,槍頭帶刺兒,專挑敵人騎兵的頭盔;另一個人拿長柄大斧子,專砍被挑掉頭盔敵人的腦袋。

順昌、郾城接連大捷,可嶽飛眼看着開封故都卻被12道金牌召回

經過這樣幾天的戰鬥,劉锜給金軍造成了極大殺傷,最終以弱勝強,取得了順昌保衛戰的勝利,完顔宗弼被迫撤回到開封。

順昌大捷後,宋軍轉入戰略反攻。這時候的南宋軍隊,已經具備了跟金軍全面對抗的戰鬥力,尤其是嶽飛率領的嶽家軍,更是勇不可當。

嶽飛是相州湯陰人,就是河南湯陰,農民出身,但力大過人、武功高強,能拉開300斤的硬弓和8石的強弩,而且可以左右開弓、百發百中。這個咱現在也沒法衡量到底有多強,據考證在宋朝這就是軍人中最頂級的。

他在靖康之後應募參軍,作戰勇猛,因戰功當上個下級軍官。但他因為不滿南宋朝廷南逃,上書批評,結果被開除軍籍。滿懷報國熱情的嶽飛轉投河北路招撫使張所,被張所一路提拔為統制官,就算将軍級别的軍官吧。後來又輾轉投奔了宗澤,受到宗澤的器重,屢立戰功。

再後來嶽飛随杜充南撤駐守建康,杜充投降金國的時候,嶽飛不僅控制住了自己的部隊,還收容了很多敗兵,轉戰于江淮地區。就是在這一時期,嶽飛跟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嚴格限制部隊,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塑造出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猛,對百姓秋毫無犯的抗金部隊。

後來,嶽飛的部隊奉命在江西、湖南等地消滅土匪和叛軍,從中收編了大量的士兵,壯大自己的隊伍。為表彰他的功勞,宋高宗親筆寫下“精忠嶽飛”四個大字,繡成旌旗賜給嶽飛。

後來僞齊軍隊攻陷了襄陽和郢州,宋朝的長江中遊防線眼看就被打破了,嶽飛主動請戰,擊敗僞齊軍隊,收複襄陽6郡,之後又向北收複了一部分河南領土,這是宋朝第一次收複大片失地。

雖然這隻是局部的勝利,但改變了南宋軟弱的形象,極大地鼓舞了南宋軍民的抗金鬥志,32歲的嶽飛被授予清遠軍節度使,成為宋朝最年輕的建節武将。

順昌、郾城接連大捷,可嶽飛眼看着開封故都卻被12道金牌召回

我們說過,宋朝的節度使是武将的榮譽稱号,能建節,就是武将的最高成就了,而嶽飛後來因為戰功,還被加封為鎮甯和崇信兩鎮節度使。

後來嶽飛平定了洞庭湖持續6年之久的楊幺起義,收編了其中的精壯戰士,加上朝廷撥付的人馬,兵力增加到10萬,成為南宋擁有兵力最多的一支方面軍,他也成了南宋“中興四大将”之一。

劉锜在順昌擊敗完顔宗弼後,嶽飛貫徹“連結河朔”的方針,就是派人去聯絡河朔地區的抗金義軍,在敵後開辟遊擊區配合正面戰場作戰。他以收複開封為目标,親自率軍進駐郾(yǎn)城(河南漯河郾城區),另派部将駐紮颍昌(河南許昌),這樣對開封形成戰略包圍。

完顔宗弼發現了嶽飛的企圖,在順昌失敗後休整了1個多月,親率1萬5千精銳騎兵直撲郾城,他想利用平原地形,一舉消滅嶽家軍主力。

這場郾城會戰嶽飛也盡了全力,施展各種巧妙戰術,極大限制了金軍的騎兵優勢。而對金軍的“鐵浮屠”,嶽家軍的戰士以極大的犧牲精神,手持短刀、斧子等武器,不顧個人生死沖進去專砍馬腿,大破金軍的“鐵浮屠”、“拐子馬”,直打得金軍屍橫遍野,潰不成軍。

順昌、郾城接連大捷,可嶽飛眼看着開封故都卻被12道金牌召回

面對這樣舍死忘生的鐵軍,金軍不禁感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完顔宗弼也感慨地說:我自從起兵,靠着這樣的騎兵打法,戰無不勝,看來今天是到此為止了。而豪情萬丈的嶽飛對部将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公痛飲耳。

之後完顔宗弼又去進攻颍昌,也遭到了嶽家軍的重創,他把10萬大軍駐紮在開封城外45裡的朱仙鎮,企圖阻擋嶽飛,可剛一接戰就被擊潰。這時候北方義軍也紛紛響應,大河南北捷報頻傳。

可就在形勢一片大好,眼看着就要收複原來國都開封的時候,讓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嶽飛居然接連收到朝廷的12道金牌,要他班師南撤,因為朝廷又要和金國議和。

嶽飛眼睜睜看着高宗和秦桧葬送了這次最有希望的北伐,悲憤地喊出:“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

好了朋友們,這一期的内容我們就講到這裡。

曆史很精彩,曆史很無奈

我是王清斌,讓我輕輕地為您講述缤紛的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