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們,對王輔臣這個人物應該不陌生。他在康熙年間擔任陝西提督,坐鎮平涼城,然而他卻與吳三桂勾結,擁兵自重。後來,康熙帝派遣大軍征讨,最終将其擊敗,最後王輔臣被迫投降。在曆史上,康熙帝雖然赦免了王輔臣的罪過,但他依然選擇自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史料記載,王輔臣在明朝末年參加了農民起義,他武藝高強、馳馬若飛,人稱“馬鹞子”。後來,王輔臣投奔了明朝官軍,在大同總兵姜瓖的麾下。因王輔臣長得高大威猛,加上武藝很好,是以有人稱其為“活呂布”。後來王輔臣跟随姜瓖投降清朝,幾經輾轉得到了順治帝的賞識。

此後,王輔臣跟随洪承疇、吳三桂轉戰西南,立下了不少戰功,被封為總兵官。吳三桂對王輔臣非常好,“平西之待輔臣,有加于子侄,念王輔臣不去口,有美食美衣器用之絕佳者,他人不得,必賜輔臣”。但是王輔臣與吳三桂的侄子卻産生了沖突,最終他選擇離開雲南,出任陝西提督,并隸屬漢軍正白旗下。
王輔臣離開雲南時,吳三桂親自送行,哭着說道:“爾至平涼,勿忘老夫”,還贈送白銀兩萬兩。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叛亂,派人給王輔臣送去書信,要他起兵響應。然而王輔臣并沒有答應,反而将吳三桂的使者逮捕,送給康熙帝。不過當時叛軍的聲勢很大,于是康熙帝派莫洛經略陝西。
莫洛出身滿洲正紅旗,是力主撤藩的三位大臣之一。他來到陝西後,整頓兵馬,向四川進軍,先後取得陽平關之戰、朝天關之戰的勝利。然而,陝西清軍内部卻存在着嚴重的沖突,主要是經略莫洛和提督王輔臣之間。兩人之前共事時,就發生過嫌隙,這次更是沖突叢生。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王輔臣率綠營兵攻擊經略大營,在雙方交戰過程中,莫洛被鳥槍擊中咽喉,當場喪命。之後,王輔臣率軍攻陷許多城池,正式參加三藩之亂。康熙帝派圖海出征陝西,經過一番血戰後,終于康熙十五年成功逼降王輔臣。當時康熙帝下诏,恢複王輔臣的官職,還加太子太保銜,封為靖寇将軍。
但是王輔臣的内心十分不安,畢竟他參加了叛亂,接受了吳三桂的官職和錢财,還殺死了康熙帝的寵臣莫洛。此後随着陝西一線的戰事結束後,康熙帝于康熙十九年召王輔臣入京。王輔臣知道自己前途未蔔,先将妻子逐出家門,之後又召集部下吩咐後事,最終王輔臣選擇了自殺。
王輔臣自殺的方式很特别,“紙蒙我面,冷水噗之立死,與病死無異,女等以痰厥暴死為詞”。就這樣,王輔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實證明,王輔臣的選擇是正确的,康熙帝果然對那些參加叛亂的降将采取了報複行動。王輔臣用自己的死,避免株連更多的部下,也保住了自己的家門。
參考資料:1.《清史稿》;2.《三藩史略》;3.《廣陽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