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括的生平簡介 趙括是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将軍?

作者:小瑤周遊世界

戰國時期趙國的将軍趙括,嬴姓,趙氏,名括,人們常常将紙上談兵和趙括将軍聯系在一起。可是,戰國那時候還沒有紙張呢,怎麼能這麼說呢?雖然這紙上談兵的意思大概能夠概括這位将軍,可是在這個詞語沒出來之前,人們是怎麼形容這位将軍的呢?

趙括的生平簡介 趙括是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将軍?

趙括的出身很好,他的父親是趙國名将馬服君趙奢,為趙國立下了很多軍功,打了很多勝仗。由于父親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将軍,趙括從小也立志成為一個出色的将軍,于是他認真學習兵法知識,将所有兵書都看過,而且銘記于心。趙奢為了培養兒子的軍事上司能力,對他的軍事教育也很看重。他有空閑時間的時候就和兒子一起演練排兵布陣,剛開始他還能赢了兒子,可随着兒子看的兵書越來越多,趙奢就越難打敗趙括,最後反而輸給了趙括。趙奢是經曆過戰場的,他從一場又一場的戰争中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他經常告誡兒子趙括,兵法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你沒有經曆過殺戮,是以才将人命和戰争說得十分輕松,若是你曉得其中的殘酷,就不會說得這麼輕松了。

雖然趙奢對趙括管理得很嚴格,訓練也很重,可是,在趙奢看來,自己的兒子趙括還不能稱之為一個合格的将軍。是以,他跟自己的妻子談過,他認為趙括不能擔當大任,如果将來趙王要讓趙括上戰場,那麼,這場仗趙國極有可能會失敗。

趙括的生平簡介 趙括是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将軍?

關于趙括,最出名的就是那一場決定趙國以及戰國七雄命運的“長平之戰”。在這場戰争中,秦國和趙國這兩個最為強大的國家之間展開了一場較量,最終雖然是秦國赢得了勝利,可是白起卻說這場仗自己其實是險勝。既然對手都這樣總結自己的戰果,那是不是說明了趙國的将領趙括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樣,隻會紙上談兵呢?

那時候是趙國孝成王時期,諸侯國中就隻有趙國和秦國兩個是強國,其餘國家都在連連戰亂中淪為了二等國家。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個強者之間終有一天會有一場大戰的,而長平之戰就是這個轉折點。秦軍和趙軍雙方在長平對峙了三年時間,這時候的趙國雖然強大,但是朝中可用之人卻不多,名将趙奢已經死了,宰相蔺相如也卧病在床,隻有一個老将廉頗還可以稍微用一用。無奈,兩軍在長平對壘的時間太長了,趙軍不敵秦軍,無論秦軍如何叫戰,均不應。秦軍方面為了破解當今的困局,就派了奸細到趙王身邊說廉頗的小話,冤枉廉頗消極懈怠。趙王相信了奸細的話,屢次指令廉頗主動迎戰。

趙括的生平簡介 趙括是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将軍?

趙王這樣做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不相信廉頗,覺得廉頗的态度不好。二是他聽說秦軍不怕廉頗反而害怕趙括将軍,是以,他就讓年輕的趙括擔任了這次幾乎是趙國全部兵力的軍隊的統帥。趙括知道趙王之是以會用自己替換了廉頗,是因為他嫌棄廉頗應戰不積極,這不,他剛剛上任,趙王就多次派人來催促他趕緊出兵。沒辦法,趙括隻能先拟好一份适合主動出擊的作戰計劃。趙括到了戰場上以後,采用了誘敵之策,将趙軍分為三個小隊,意在引誘秦軍入局。可是秦軍将領換成了白起,白起看穿了趙括的陰謀,也采用了誘敵之策,佯裝敗走,趙軍追趕秦軍的時候,秦軍就在背後截斷了趙軍的糧草,将趙括等人團團圍住。趙括被困四十多天,突圍時被殺。可是盡管趙括失敗了,但是斷糧被困四十幾天後還能有組織紀律的軍隊,說明了趙括的統領能力非常好,并不是沒有能力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