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軍與成都小吃的緣分

作者:讀者報
蕭軍與成都小吃的緣分

蕭軍曾自述,自己的原名劉鴻霖,筆名是以平劇《打漁殺家》裡的蕭恩為楷模,及自己是行伍出身的緣故,取名蕭軍。而蕭紅是因為她追随蕭軍後為自己起了這一名字。至于後來的“小小紅軍”之說,則顯然是後人塗抹的政治亮色。然而,經過一系列的誤會,彼此傷筋動骨之餘,蕭軍在蘭州滞留期間,跟熟人王德謙(原上海正風文學院女學生)的妹妹、藝人王德芬發生了一場新戀情,并立即完成了閃婚。1938年7月18日,蕭軍偕王德芬來到成都。

蕭軍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我是個性格暴烈的人。”“對于任何外來的、敢于侵害我的尊嚴的人或事常常是寸步不讓,要以死相拼的;但對弱者,我是容忍的。甚至容忍到使自己流出眼淚,用殘害虐待自己的肢體來平息要爆發的激怒……這痛苦,隻有自己知道。”不難想象,這樣的人,即使喜歡起什麼東西,也具有愛情一般的高溫。

人們都說“味在成都”,但具有南北“通吃”之力的,當然是成都小吃。不過,對出生東北的蕭軍來講,幾十年來讓他沒齒不忘的,卻是成都小吃中,最便宜、最大衆化的東西——“甜水面”。所謂“甜水面”,其實就是極普通的麻辣擔擔面,隻不過按成都人的口味,略放了一點點糖,加了一點甜味而已。小吃讓作家如此夢牽魂繞,怕不僅僅是小吃的獨特風味吧。

抗戰時期的成都,文人們生活很無規律,蕭軍總是開夜車寫稿、編輯,實在餓了,就跑出來吃幾碗“甜水面”、買兩個鍋盔。其實,出生于東北的蕭軍本來就喜歡面食,他最愛在街邊小攤上吃馄饨、餡餅、豆腐腦之類的小吃,很大衆化,不拘小節。據說因怕被好友的家人碰上,嫌他不“紳士”,有時隻好餓着肚子不吃了。而且他還有曾經在躲空襲警報蹲防空洞時渴望一碗“甜水面”而不得的經曆,這些經曆卻長存在蕭軍記憶中。

王德芬在《我和蕭軍風雨50年》當中回憶說,當年成都物價甚低,兩人一頓飯兩三角錢就可以吃飽,蕭軍不但吃甜水面,一吃就是七八碟,他還愛吃“鴛鴦面”:一碗面一半是白色的細粉絲,一半是褐色的荞面條,拼命放辣椒油、花椒油,這才過瘾。

後來他們搬到桂花巷李劼人先生的院子裡,李劼人尚在指揮街開飯館,取名“小雅軒”,也常請蕭軍夫婦吃飯,品嘗正宗的川菜。但蕭軍仍然覺得還是甜水面來得過瘾。

直到40多年後的1982年,蕭軍先生作客成都,他一下飛機就在陪同人員指引下直奔市區,在成都巷子裡急于找一樣東西:正宗的“甜水面”,以解壓抑幾十年“甜水面之瘾”。而幾十年滄海桑田,他已經辨認不出他記憶裡的成都了,位于長順上街的桂花巷還在,但已尋不出舊時面貌,而記憶裡的味覺成了他最忠實的向導。當蕭軍在機場向接待人員提出先品嘗“甜水面”的要求時,接待方卻一時發蒙,不知蕭老先生的“甜水面”為何物。後來經人提醒,才知蕭軍所謂的甜水面,就是現在成都婦孺皆知的“擔擔面”。接待人員恍然大悟之餘,即帶蕭軍一行從機場直奔當時頗有名氣的“洞子口涼粉店”。

李劼人《皇城甜水面擔子》裡指出,甜水面應該出現在清末。20世紀40年代最有名氣的是成都白雲寺的“甜水面”。甜水面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就消失了,80年代開始恢複。“洞子口涼粉店”的甜水面也許不如20世紀40年代白雲寺的“擔擔甜水面”正宗,也許經過幾十年積存的“味覺記憶”,我想,就是拿猩唇豹胎來也無法補償這相思之苦。

車輻在《川菜雜談·從洞子口涼粉說開去》裡有一段話:“涼粉,市井小吃也,但為名廚曾國華利用為‘涼粉鲫魚’,是新中國成立前‘蜀風’一道名菜。”據記載:“洞子口涼粉”老闆趙金山,舊時在老南門大橋邊開“洞子口趙涼粉”,大受疏散市民歡迎。武侯祠一帶,也是“跑警報”之地。當地農家一聽警報聲就忙着煮飯炒菜,等候來客上門。在日軍空襲的隆隆聲中,成都湧現出一批制作“抗戰快餐”的烹饪能手,逐漸形成自己的風味特色,最終成為地方名小吃。

對這些說教,蕭軍老人已顧不得了。據說,蕭軍先生坐下來,埋頭苦幹,一口氣吃了3碗甜水面(另有一說是4碗),邊吃還邊饒有興味地講起當年跑防空洞吃甜水面的逸事。最後說:“那時中午如能有碗滑爽适口的甜水面吃,就算很不錯了。”還有一個說法是,蕭軍那天為先品嘗甜水面,以至延誤了一場特為他舉行的座談會。

飯後,他來到四川省作協5樓會議室,向大家坦言:希望作家們多鍛煉身體,持之以恒,并舉杜甫“胡馬挾雕弓,鳴弦不虛發”、陸遊“上馬擊犯胡,下馬草軍書”等例子,講了一番身體力行的話。

這回返成都,遙距他離開蓉城已54個年頭,蕭軍算是過足了“擔擔甜水面”的瘾。直到離蓉踏上歸程,對成都甜水面蘊含的奧秘還是始終未弄明白。他這樣表白:“你們的甜水面我不大了解,你們在面中加紅醬油都是甜味,這在我吃過全國的面食中,也是少見的。甜味中加上辣椒,這就更奇特了,但是吃在口裡,卻很受吃,好吃,有回味,别的地方沒有這樣的做法。”

甜水面的主要原料為手擀面條,約筷子粗細,講究“筋道”。作料有辣椒油、花椒、紅白醬油、紅糖漿、蒜泥、芝麻醬、醬油、豌豆尖,是一種純由調料拌出的面條(有點像宜賓的燃面)。甜水面使用四川最辣的朝天椒,是所有四川帶辣小吃裡辣力最大的,很多人也會被辣得淚、汗長流。甜水面的特點是充分發揮了辣、甜和芝麻醬的極端之力。有趣的是,如果将甜水面中辣、甜、芝麻醬中任何一種味道去掉,它都會變得使人食後有厭膩感或死辣感,然而甜水面無此感覺,是以它創造了三位一體的和諧。

看看,這麼繁複的配料,蕭軍直到去世也是弄不明白的。

蕭軍與成都小吃的緣分

(來源:《成都筆記》蔣藍/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