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作者:曆史小諸葛

克倫威爾坦克是英國在二戰後期使用的一款巡洋坦克,為自行研發與生産,從自身方面來看,它理應屬于英軍當時的主力坦克。奈何生不逢時,在租借法案與生存環境的影響下,克倫威爾坦克并沒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甚至在英軍中裝備的數量也遠不及謝爾曼坦克。不過租借來的坦克大部分都是要還的,英軍也不會将全部重心放在他們身上,是以克倫威爾坦克,還有其他看似有些不入流的英制坦克均是不可或缺的。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h1>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h1>

巡洋坦克是英軍對坦克的一種區分,作用和輕型坦克相差不多,但本質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簡單點說巡洋坦克對裝甲、火力和重量沒有要求,再重再厚,隻要機動性能達标都可以充當巡洋坦克。比如戰後英軍才開始大規模裝備的百夫長主戰坦克,在“主戰坦克”這個概念沒成型之前,英軍對它的定位就是“重型巡洋坦克”。出現這種不同,從現在看來好似是理念落後的表現,但二戰時期包括德國在内對坦克的了解均受一戰的影響,坦克更偏向于傳統。作為最早使用坦克的國家,英國人則做得更極端了一些。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北非戰役中,英軍因之前在法國的失敗而元氣大傷,對武器裝備的使用也變得倉促和拮據了起來,好在當時的對手也不算強。抛去對步兵坦克的使用不看,巡洋坦克在北非可謂出盡了風頭。其中以十字軍坦克為例,别看裝甲隻能抵禦輕武器,可也沒人要求它能抗住炮彈,而主要裝備的2磅炮在當時用起來也幾乎沒什麼壓力。另外北非這種開闊的地形也極大程度地迎合了它的機動能力,至于可靠性和自身屬性,就算是十字軍的後期型号也确實趕不上美制坦克,但這種在時間及生産環境上不公平的對比,并不能否定英制坦克的價值。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在北非戰役發生的同時,英軍也已經開始研發現役巡洋坦克的替代品。在1942年,三種原型車均成型,分别是騎士(A24)、人馬座(A27L)和克倫威爾(A27M),三者外觀差别不大,主要差別在内部的動力系統上面。其實除了克倫威爾之外,人馬座坦克也有量産,但二者經常會混為一談。同時大部分人馬座在上戰場前已經換成了和克倫威爾一樣的發動機,另一部分被改裝成了支援坦克或防空坦克。同年以克倫威爾為主的新式巡洋坦克開始投入量産,待它真正上戰場的時候,則要等一段時間。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h1>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h1>

以當時的英軍裝備量來看,無疑是謝爾曼坦克起到了主導的作用,僅有第7裝甲師使用的主要是克倫威爾坦克,原因多為自身防禦力并不達标,但也不排除美國坦克不用白不用的成分,那些援助坦克無償提供的并不多。克倫威爾坦克全重28噸,前裝甲最大厚度76mm,實際防禦力遠遠低于這個數值。機動方面是一大亮點,最快速度可達每小時64公裡,21.4馬力每噸,在體重近30噸的情況下,這一速度已經很驚人了。懸挂采用了克裡斯蒂式,和蘇聯的T34一樣。而它整體的可靠性,也沒有因速度衰減,并且不弱于同時期任何一輛坦克。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主武器方面,英軍最初的計劃是給它安裝6磅炮,當然他們也這樣做了,不過後來出現的克倫威爾坦克大多攜帶的都是一門口徑為75mm的坦克炮。這門炮并不算是6磅炮的更新版,而是6磅炮經過擴膛後的産物,對裝甲的穿透能力趕不上前者的57mm。使用它的原因是為了提升高爆彈的威力,畢竟坦克打坦克從來都不是主流情況。而英軍在反坦克方面,多由裝備17磅炮的螢火蟲來承擔了,6磅炮此時也難以應對德軍裝甲。從外觀上來看,這輛坦克以及之後出現的“彗星”有些神似德國的早期車型,不過克倫威爾為後驅坦克。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很明顯,克倫威爾的炮塔是鉚接的,這倒不是生産倉促、工業能力有限導緻的。在對裝甲厚度沒有要求的情況下,鉚接是正确且必要的(要是焊接和一體鑄造會使薄裝甲更不結實),鉚釘在劇烈沖擊下會亂飛,但發生這情況的時候,對車組最緻命的應該也不是鉚釘了。是以以克倫威爾坦克的标準,頂在密集的反坦克火力前面自然不行,但面對正常戰鬥是完全可以勝任,再說了,它的本職工作就是這樣。優秀的機動能力使它可以充當偵查車輛,但這從來都不是主業,用它偵查有點大材小用,而且英軍有更合适的偵查載具。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h1>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h1>

一種坦克能否長期處于服役狀态,跟它的火力和裝甲厚度沒有太大關系,而是取決于可靠性。而克倫威爾剛好就是這樣,自身實力在二戰時期都排不上号,但憑借車體的可靠性,它就有繼續使用的價值。戰争結束之後,英軍還保有了一定量的克倫威爾坦克,為了應對日後的威脅,外加現在手裡沒太多的好用的東西,英國人決定更新克倫威爾坦克,所誕生的就是禦夫座坦克。叫他坦克有點牽強,畢竟裝甲和火力完全不成正比,倒是更接近于坦克殲擊車,本身屬于應急産品,英國也沒有将它列裝給正規部隊使用。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禦夫座坦克采用了一個炮塔,和原先的炮塔相比十分高大,炮塔座圈也跟着擴大了0.2米,防禦力可以忽視。而主武器也換成了20磅炮(84mm),據說基于德制88mm炮,使用脫殼穿甲彈時炮口初速可達每秒1465米。一批裝備在禦夫座坦克上的20磅炮還使用的針孔抽煙器,極大改善了車内環境。内部整體結構沒什麼變化,但這個加大版的炮塔隻能容下兩個人,車長兼裝填手,航向機槍位因沒必要了而被取消。是以這輛車隻有3個人在開,後來為了解決車長觀瞄問題(沒有指揮塔、煙塵影響視線外加很忙沒時間看打沒打中),在機槍位又配備了一個人,戰鬥時爬出車外負責指揮校正彈道,這也算是絕無僅有的車組配備了——“觀察員”。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因重量的增加,這輛車的速度降低到了每小時51公裡,還是很快,而根據上文那種戰鬥方式,它應該也沒有什麼機動性。不過所有的預計都不一定會在實戰中展現,怎麼打多取決于随機應變。之後英國人還有給它換裝L7 105mm炮的計劃,據說是成功了但估計效果不會好。當初17磅的安家計劃中就有克倫威爾,但因車身條件有限,英國人還基于克倫威爾特意生産了六對負重輪版本的車身,即是挑戰者坦克(不是那個主戰坦克),看來這輛車在戰後被挖掘了極限潛能。最終這批禦夫座坦克大多都被英國出口到了中東國家,其中一部分還服役到了上世紀80年代。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h1>結語</h1>

克倫威爾坦克在歐洲後期戰場的環境中自然算不上一輛好坦克,但其對戰争勝利作出的貢獻還是有的。更何況英軍也确實需要它,且不看要為之後做準備這一點,在戰時也不能全開着美國的坦克,畢竟英國也是老牌歐洲強國,一緻對外的同時也有内部影響力的競争。

英軍不能沒有的克倫威爾坦克,戰後還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點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時刻,以及克倫威爾坦克的誕生充當二線主力的克倫威爾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戰争結束之後,克倫威爾的更新換代結語

參考文獻《Cromwell Cruise Tank 1942 1950》、《二戰期間英軍裝甲車輛》、《Britain's Cruiser MK VIII Cromwel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