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牢牢掌握軍政大權,淩駕于議會之上,克倫威爾為什麼沒有稱帝?克倫威爾将護國公制徹底轉變為軍事獨裁對君主名号敬而遠之名未至,實已歸

作者:史學明燈

在克倫威爾所掌握的巨大權力當中,對于國務會議的政治壓制和控制自然是我們意料之中的,因為即便沒有那個所謂的"施政檔案",國務會議依舊是被獨立派成員控制,而克倫威爾依舊是獨立派的最高領袖,是國務會議的最高統治者。

不過最為重要的是,通過該檔案的官方規定,身為護國公的克倫威爾實際上是一個集行政權、司法權、軍事權等,多方面權力于一身的專制者和上司者。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克倫威爾對英國軍隊的絕對掌控,作為全國軍隊的最高統治者、總司令,克倫威爾具備無條件上司軍隊、發動戰争、調動軍隊作戰等一系列權力。

牢牢掌握軍政大權,淩駕于議會之上,克倫威爾為什麼沒有稱帝?克倫威爾将護國公制徹底轉變為軍事獨裁對君主名号敬而遠之名未至,實已歸

這就表明在護國公制度建立之初,依靠着克倫威爾所掌控的強大軍隊,整個英國就已經陷入到了軍事獨裁的政治威脅當中。

此後,由于"施政檔案"過度強化了克倫威爾本人,也就是護國公的權力,使其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引發了一些政府官員和民主主義者的不滿。

公元1654年9月,護國公時期的新議會第一次召開,一些不滿議員便開始提出想要重新審視檔案的要求,這令克倫威爾勃然大怒。

已經完全被權力沖昏頭腦的克倫威爾揚言,議會應在護國公的統治下,其并無任何權力去幹預護國公的權力,并一怒之下将剛剛召開會議的議會解散了,由此可見克倫威爾本人的極度專制。

公元1655年,為了防止英國出現反護國公制度的運動,克倫威爾将英國的統治範圍劃分成了11個軍區,紛紛派遣重兵駐守,在全國推行全面高壓的軍事獨裁統治。

牢牢掌握軍政大權,淩駕于議會之上,克倫威爾為什麼沒有稱帝?克倫威爾将護國公制徹底轉變為軍事獨裁對君主名号敬而遠之名未至,實已歸

随着克倫威爾在全國範圍内建立起了軍事獨裁統治,這也令這種護國公制度的專制色彩,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就是在這種高度集權專制的情況下,獨立派那些克倫威爾的忠實追随者們,又開始了策劃新一輪的政治改革。

而且當軍隊作為一種正常化的專制統治工具之時,這令克倫威爾的獨裁已經和之前的君主專制,不存在較大的差別。

正因如此,獨立派進階成員以及當時國務會議成員,開始頻頻慫恿克倫威爾登基稱帝,重建立立一個封建君主王朝,讓英國徹底進入到克倫威爾以及獨立派掌權的光輝時代。

公元 1657年,國務會議自行通過了一項決議,并請求克倫威爾能夠通過,該決議的主要内容便是倡議克倫威爾建立起公開的君主制度,将此前已經廢除的國王制度恢複。

牢牢掌握軍政大權,淩駕于議會之上,克倫威爾為什麼沒有稱帝?克倫威爾将護國公制徹底轉變為軍事獨裁對君主名号敬而遠之名未至,實已歸

與之相适應的便是國王的專制權力也需要得到全面恢複,一旦克倫威爾稱帝之後,其作為英國的最高統治者,有權利直接任命國務會議的成員,可以随意決定會議的召開時間和關閉時間。

盡管克倫威爾的追随者們,有着如此令人欣慰和激昂的表現,但是克倫威爾在最終還是沒有走到稱帝自立的一步。

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也有不少進階軍官,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的功臣,一旦自己重回老路的話,必然也會遭遇他們的抗議。

另一方面便是克倫威爾對當時英國政局,還是有着清醒的認識,護國公制的建立,已經令他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無需為此走到魚死網破的地步。

牢牢掌握軍政大權,淩駕于議會之上,克倫威爾為什麼沒有稱帝?克倫威爾将護國公制徹底轉變為軍事獨裁對君主名号敬而遠之名未至,實已歸

克倫威爾及獨立派高層通過一步步的戰略規劃,将獨立派清除英國政治舞台,同時将封建貴族、長老派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終于完成了護國公主制度的建立。而克倫威爾作為此時英國的第一任護國公,肩負着至高無上的權力。

護國公作為當時英國的最高統治者,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權力的全部壟斷。即便像國務會議這樣的最高權力機關,在護國公面前同樣也沒有任何話語權,他們就像是政治傀儡一樣,隻能聽從護國公的指令,秉承護國公的旨意辦事。

牢牢掌握軍政大權,淩駕于議會之上,克倫威爾為什麼沒有稱帝?克倫威爾将護國公制徹底轉變為軍事獨裁對君主名号敬而遠之名未至,實已歸

至高無上的統治權隻是護國公制獨裁專制的一個表現,此外,克倫威爾還能夠依據自己的喜怒哀樂,肆意調整英國的議會成員,這和當初的君主,特别是查理一世、詹姆斯二世之時非常類似。

克倫威爾通過将全國劃分為11大軍區的方式,利用軍隊力量來為自己的軍事獨裁,建立起有效保障機制。但是在自立為帝的這一件事情上,克倫威爾始終不敢越出雷池半步,這充分證明資産階級革命對英國具有深遠且重大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