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牢牢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克伦威尔为什么没有称帝?克伦威尔将护国公制彻底转变为军事独裁对君主名号敬而远之名未至,实已归

作者:史学明灯

在克伦威尔所掌握的巨大权力当中,对于国务会议的政治压制和控制自然是我们意料之中的,因为即便没有那个所谓的"施政文件",国务会议依旧是被独立派成员控制,而克伦威尔依旧是独立派的最高领袖,是国务会议的最高统治者。

不过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该文件的官方规定,身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实际上是一个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等,多方面权力于一身的专制者和领导者。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克伦威尔对英国军队的绝对掌控,作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治者、总司令,克伦威尔具备无条件领导军队、发动战争、调动军队作战等一系列权力。

牢牢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克伦威尔为什么没有称帝?克伦威尔将护国公制彻底转变为军事独裁对君主名号敬而远之名未至,实已归

这就表明在护国公制度建立之初,依靠着克伦威尔所掌控的强大军队,整个英国就已经陷入到了军事独裁的政治威胁当中。

此后,由于"施政文件"过度强化了克伦威尔本人,也就是护国公的权力,使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引发了一些政府官员和民主主义者的不满。

公元1654年9月,护国公时期的新议会第一次召开,一些不满议员便开始提出想要重新审视文件的要求,这令克伦威尔勃然大怒。

已经完全被权力冲昏头脑的克伦威尔扬言,议会应在护国公的统治下,其并无任何权力去干预护国公的权力,并一怒之下将刚刚召开会议的议会解散了,由此可见克伦威尔本人的极度专制。

公元1655年,为了防止英国出现反护国公制度的运动,克伦威尔将英国的统治范围划分成了11个军区,纷纷派遣重兵驻守,在全国推行全面高压的军事独裁统治。

牢牢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克伦威尔为什么没有称帝?克伦威尔将护国公制彻底转变为军事独裁对君主名号敬而远之名未至,实已归

随着克伦威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军事独裁统治,这也令这种护国公制度的专制色彩,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就是在这种高度集权专制的情况下,独立派那些克伦威尔的忠实追随者们,又开始了策划新一轮的政治改革。

而且当军队作为一种常规化的专制统治工具之时,这令克伦威尔的独裁已经和之前的君主专制,不存在较大的区别。

正因如此,独立派高级成员以及当时国务会议成员,开始频频怂恿克伦威尔登基称帝,重新建立一个封建君主王朝,让英国彻底进入到克伦威尔以及独立派掌权的光辉时代。

公元 1657年,国务会议自行通过了一项决议,并请求克伦威尔能够通过,该决议的主要内容便是倡议克伦威尔建立起公开的君主制度,将此前已经废除的国王制度恢复。

牢牢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克伦威尔为什么没有称帝?克伦威尔将护国公制彻底转变为军事独裁对君主名号敬而远之名未至,实已归

与之相适应的便是国王的专制权力也需要得到全面恢复,一旦克伦威尔称帝之后,其作为英国的最高统治者,有权利直接任命国务会议的成员,可以随意决定会议的召开时间和关闭时间。

尽管克伦威尔的追随者们,有着如此令人欣慰和激昂的表现,但是克伦威尔在最终还是没有走到称帝自立的一步。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也有不少高级军官,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功臣,一旦自己重回老路的话,必然也会遭遇他们的抗议。

另一方面便是克伦威尔对当时英国政局,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护国公制的建立,已经令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无需为此走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牢牢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克伦威尔为什么没有称帝?克伦威尔将护国公制彻底转变为军事独裁对君主名号敬而远之名未至,实已归

克伦威尔及独立派高层通过一步步的战略规划,将独立派清除英国政治舞台,同时将封建贵族、长老派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终于完成了护国公主制度的建立。而克伦威尔作为此时英国的第一任护国公,肩负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护国公作为当时英国的最高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权力的全部垄断。即便像国务会议这样的最高权力机关,在护国公面前同样也没有任何话语权,他们就像是政治傀儡一样,只能听从护国公的命令,秉承护国公的旨意办事。

牢牢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克伦威尔为什么没有称帝?克伦威尔将护国公制彻底转变为军事独裁对君主名号敬而远之名未至,实已归

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只是护国公制独裁专制的一个表现,此外,克伦威尔还能够依据自己的喜怒哀乐,肆意调整英国的议会成员,这和当初的君主,特别是查理一世、詹姆斯二世之时非常类似。

克伦威尔通过将全国划分为11大军区的方式,利用军队力量来为自己的军事独裁,建立起有效保障机制。但是在自立为帝的这一件事情上,克伦威尔始终不敢越出雷池半步,这充分证明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具有深远且重大的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