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作者:历史小诸葛

克伦威尔坦克是英国在二战后期使用的一款巡洋坦克,为自行研发与生产,从自身方面来看,它理应属于英军当时的主力坦克。奈何生不逢时,在租借法案与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克伦威尔坦克并没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甚至在英军中装备的数量也远不及谢尔曼坦克。不过租借来的坦克大部分都是要还的,英军也不会将全部重心放在他们身上,因此克伦威尔坦克,还有其他看似有些不入流的英制坦克均是不可或缺的。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h1>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h1>

巡洋坦克是英军对坦克的一种区分,作用和轻型坦克相差不多,但本质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简单点说巡洋坦克对装甲、火力和重量没有要求,再重再厚,只要机动性能达标都可以充当巡洋坦克。比如战后英军才开始大规模装备的百夫长主战坦克,在“主战坦克”这个概念没成型之前,英军对它的定位就是“重型巡洋坦克”。出现这种不同,从现在看来好似是理念落后的表现,但二战时期包括德国在内对坦克的理解均受一战的影响,坦克更偏向于传统。作为最早使用坦克的国家,英国人则做得更极端了一些。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北非战役中,英军因之前在法国的失败而元气大伤,对武器装备的使用也变得仓促和拮据了起来,好在当时的对手也不算强。抛去对步兵坦克的使用不看,巡洋坦克在北非可谓出尽了风头。其中以十字军坦克为例,别看装甲只能抵御轻武器,可也没人要求它能抗住炮弹,而主要装备的2磅炮在当时用起来也几乎没什么压力。另外北非这种开阔的地形也极大程度地迎合了它的机动能力,至于可靠性和自身属性,就算是十字军的后期型号也确实赶不上美制坦克,但这种在时间及生产环境上不公平的对比,并不能否定英制坦克的价值。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在北非战役发生的同时,英军也已经开始研发现役巡洋坦克的替代品。在1942年,三种原型车均成型,分别是骑士(A24)、人马座(A27L)和克伦威尔(A27M),三者外观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内部的动力系统上面。其实除了克伦威尔之外,人马座坦克也有量产,但二者经常会混为一谈。同时大部分人马座在上战场前已经换成了和克伦威尔一样的发动机,另一部分被改装成了支援坦克或防空坦克。同年以克伦威尔为主的新式巡洋坦克开始投入量产,待它真正上战场的时候,则要等一段时间。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h1>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h1>

以当时的英军装备量来看,无疑是谢尔曼坦克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仅有第7装甲师使用的主要是克伦威尔坦克,原因多为自身防御力并不达标,但也不排除美国坦克不用白不用的成分,那些援助坦克无偿提供的并不多。克伦威尔坦克全重28吨,前装甲最大厚度76mm,实际防御力远远低于这个数值。机动方面是一大亮点,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64公里,21.4马力每吨,在体重近30吨的情况下,这一速度已经很惊人了。悬挂采用了克里斯蒂式,和苏联的T34一样。而它整体的可靠性,也没有因速度衰减,并且不弱于同时期任何一辆坦克。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主武器方面,英军最初的计划是给它安装6磅炮,当然他们也这样做了,不过后来出现的克伦威尔坦克大多携带的都是一门口径为75mm的坦克炮。这门炮并不算是6磅炮的升级版,而是6磅炮经过扩膛后的产物,对装甲的穿透能力赶不上前者的57mm。使用它的原因是为了提升高爆弹的威力,毕竟坦克打坦克从来都不是主流情况。而英军在反坦克方面,多由装备17磅炮的萤火虫来承担了,6磅炮此时也难以应对德军装甲。从外观上来看,这辆坦克以及之后出现的“彗星”有些神似德国的早期车型,不过克伦威尔为后驱坦克。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很明显,克伦威尔的炮塔是铆接的,这倒不是生产仓促、工业能力有限导致的。在对装甲厚度没有要求的情况下,铆接是正确且必要的(要是焊接和一体铸造会使薄装甲更不结实),铆钉在剧烈冲击下会乱飞,但发生这情况的时候,对车组最致命的应该也不是铆钉了。所以以克伦威尔坦克的标准,顶在密集的反坦克火力前面自然不行,但面对常规战斗是完全可以胜任,再说了,它的本职工作就是这样。优秀的机动能力使它可以充当侦查车辆,但这从来都不是主业,用它侦查有点大材小用,而且英军有更合适的侦查载具。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h1>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h1>

一种坦克能否长期处于服役状态,跟它的火力和装甲厚度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取决于可靠性。而克伦威尔刚好就是这样,自身实力在二战时期都排不上号,但凭借车体的可靠性,它就有继续使用的价值。战争结束之后,英军还保有了一定量的克伦威尔坦克,为了应对日后的威胁,外加现在手里没太多的好用的东西,英国人决定升级克伦威尔坦克,所诞生的就是御夫座坦克。叫他坦克有点牵强,毕竟装甲和火力完全不成正比,倒是更接近于坦克歼击车,本身属于应急产品,英国也没有将它列装给正规部队使用。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御夫座坦克采用了一个炮塔,和原先的炮塔相比十分高大,炮塔座圈也跟着扩大了0.2米,防御力可以忽视。而主武器也换成了20磅炮(84mm),据说基于德制88mm炮,使用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可达每秒1465米。一批装备在御夫座坦克上的20磅炮还使用的针孔抽烟器,极大改善了车内环境。内部整体结构没什么变化,但这个加大版的炮塔只能容下两个人,车长兼装填手,航向机枪位因没必要了而被取消。因此这辆车只有3个人在开,后来为了解决车长观瞄问题(没有指挥塔、烟尘影响视线外加很忙没时间看打没打中),在机枪位又配备了一个人,战斗时爬出车外负责指挥校正弹道,这也算是绝无仅有的车组配备了——“观察员”。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因重量的增加,这辆车的速度降低到了每小时51公里,还是很快,而根据上文那种战斗方式,它应该也没有什么机动性。不过所有的预计都不一定会在实战中体现,怎么打多取决于随机应变。之后英国人还有给它换装L7 105mm炮的计划,据说是成功了但估计效果不会好。当初17磅的安家计划中就有克伦威尔,但因车身条件有限,英国人还基于克伦威尔特意生产了六对负重轮版本的车身,即是挑战者坦克(不是那个主战坦克),看来这辆车在战后被挖掘了极限潜能。最终这批御夫座坦克大多都被英国出口到了中东国家,其中一部分还服役到了上世纪80年代。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h1>结语</h1>

克伦威尔坦克在欧洲后期战场的环境中自然算不上一辆好坦克,但其对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还是有的。更何况英军也确实需要它,且不看要为之后做准备这一点,在战时也不能全开着美国的坦克,毕竟英国也是老牌欧洲强国,一致对外的同时也有内部影响力的竞争。

英军不能没有的克伦威尔坦克,战后还得以重生,就是配置有点怪巡洋坦克的高光时刻,以及克伦威尔坦克的诞生充当二线主力的克伦威尔坦克,以及自身性能战争结束之后,克伦威尔的更新换代结语

参考文献《Cromwell Cruise Tank 1942 1950》、《二战期间英军装甲车辆》、《Britain's Cruiser MK VIII Cromwell》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