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托马斯·克伦威尔》4:达·芬奇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待见?圣像的画法绘画背后的理念总结

作者:芒果雪梨

文艺复兴时期,教皇对拉斐尔喜欢得不行,却不给达·芬奇任何订单,达·芬奇在意大利,怎么混得这么惨呢?原因在于,教会对绘画的要求是程式化的、千篇一律的的理念美,而不是画得像真人一样、表达个性美。

《十诫》明文规定了不能偶像崇拜,而在中世纪,除了教士,大家都不识字,所以教会就需要借助图像来渲染气氛。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说:“绘画之于文盲,就如书籍之于识字的人。”罗马教会就规定画可以有,但必须是一种特殊的画,叫圣像,圣像必须呈现出一种严格的、特殊的程式化风格,一要有严格的套路,二要借助脸谱把人物符号化,与真实的人物之间产生足够的距离。

但是,实操起来之后,各地执行标准就不一样了。

总的说来,从东向西,程式化程度呈现出越来越低的趋势。比如东边,拜占庭的圣像,圣母玛丽亚都是长鼻子小嘴儿,完全不像个真人。越往西,到了法国,程式化程度越弱,圣母就越像个真人了。

《托马斯·克伦威尔》4:达·芬奇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待见?圣像的画法绘画背后的理念总结

《弗拉基米尔圣母像》

《托马斯·克伦威尔》4:达·芬奇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待见?圣像的画法绘画背后的理念总结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圣母像

《托马斯·克伦威尔》4:达·芬奇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待见?圣像的画法绘画背后的理念总结

《圣母像》(拜占庭风格) 杜乔

拜占庭的圣母被固定为不真实的长脸、长鼻子、小嘴……人物千篇一律,没有个性,身份只由服饰和位置来标明。

《托马斯·克伦威尔》4:达·芬奇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待见?圣像的画法绘画背后的理念总结

《圣母子》 富凯

而法国画家富凯的这幅《圣母子》(部分图[捂脸]),模特是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情妇安妮·索雷尔。圣母穿的是索雷尔自己发明的束腰紧身衣,借着给耶稣喂奶展示了一下身材,效果不言而喻。诱惑这东西,就像鲍德里亚说的,“来自于视觉的不充分”,所以意大利人对法国人的这个搞法非常反感。

艺术史家瓦萨里就把法国艺术风格贬称为哥特风格。别看法国现在是时尚之都,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人眼里,法国人就土得到处掉渣。

对于教会来说,圣像的程式化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个艺术品位问题。只有低俗的法国佬才会认为画得越像越好。

教会对绘画的看法,正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原型”的理念暗合。

柏拉图的思想是一个三层的结构:最上面是理念,来自上帝;中间一层是理念的具象化,叫“原型”;最下面,是对原型进行不完美模仿的物质世界。

西方艺术的学院派,就是柏拉图主义:“牺牲客观真实,追求原型,表达理念美”,一直到19世纪终始就是西方绘画的正统思想。

对理念美的追求,和对程式化的追求,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千人一面。

这种对理念美的追求导致的千人一面,在拉斐尔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托马斯·克伦威尔》4:达·芬奇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待见?圣像的画法绘画背后的理念总结

《圣塞巴斯蒂安》

《圣塞巴斯蒂安》就是拉斐尔的心目中最标准的人体,或者说原型,你可以在拉斐尔很多的作品中看到这张脸。

而达·芬奇就是反感理念,他在笔记中说:“我的研究都是从实践经验出发,而不是靠别人说的什么”

达·芬奇为追求真实发明了很多绘画方法和技巧,他对真实的过度追求,却是教会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觉得达·芬奇太俗了,太法国了。但法国人从一开始就对达·芬奇喜欢得不行,达·芬奇在意大利吃不开,而法国国王们却非常喜欢他。

关键要理解,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教堂根据圣经对“圣像”绘画的程式化要求,导致对新柏拉图主义理念的推崇,以及二者之间从内容到形式的暗合。

这个文艺复兴运动里,有什么反宗教的成分吗?有什么人本主义的苗头吗?并没有!这是我们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关键所在。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它不是反宗教的,恰恰相反,它是宗教的产物,是天主教普世教会最后一次的回光返照。

弗洛伊德有一句对达·芬奇的评价非常精妙,说他是“在众人酣睡的深夜,过早醒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