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辛真的是昏君嗎?

作者:讀史使人明智138

曆史書上說商纣王昏庸無道,殘害忠良。小說封神榜中帝辛荒淫無度,信任奸佞,受妲己迷惑,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酒池肉林,鑄炮烙,挖比幹之心,戳瞎王後眼睛,令西伯侯姬昌食其兒子做的肉餅等等,可謂殘暴之極,人神共憤。周武王姬發在姜子牙的輔佐下最終滅亡了商朝,史稱武王伐纣。帝辛落得國破家亡,自焚而死。

那麼曆史上帝辛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評價“帝纣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谏,言足以識非;矜人臣以能,高以天下聲,以為皆出己之下。”意思是帝纣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谏勸,他的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憑著才能在大臣面前誇耀,憑著聲威到處擡高自己,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不難看出,帝辛并非封神演義中那般昏庸無道,雖然高傲自大,也确實是有能力的君主。毛主席也曾對纣王做出過評價“其實纣王是個很有本事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但損失很大,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便亡了國。”從毛主席評價可以看出纣王并非昏君,不過太過于急功近利,導緻亡國。

商為什麼亡了國?纣王肯定是要負責任的,為了征伐淮夷,幾乎出傾國之兵,最後慘勝。雖然把淮夷納入了版圖,但是國力受損,國防空虛,人心不穩,還沒來得及穩定下來就被武王偷襲,最終亡國自殺。在讨伐淮夷之前,比幹,箕子,微子都是反對的,因為淮夷是個大國,不好打。但是後來,纣王把比幹殺了,把箕子關了起來,但是沒提防微子,微子與周武王串通一氣,裡應外合,滅亡了商朝。商朝滅亡後,周武王也不敢封微子,而是封了纣王兒子武庚,後來武庚造反,才封微子。商朝滅亡,究其原因,一是纣王急功近利,國力消耗巨大,又不能盡快消化淮夷造成國力空虛;二是國内出現了漢奸賣國賊。

綜上,可以說帝辛是個很有作為的王,為中國的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試想,如果對淮夷采取蠶食慢慢同化消化,武王是不是也不敢讨伐商呢?帝辛會不會開啟一個偉大的時代,商朝又豈止六百年?當然曆史沒有如果,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曆史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減少錯誤的發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