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幹猴頭菇泡發的小技巧,無論燒菜或者煲湯,都沒有一點苦味
猴頭菇是一種食用菌類,其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肉質嫩、味道香、鮮美可口。猴頭菇是我國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猴頭菇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富含優質蛋白,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還有養胃的好處。市場上出售的猴頭菇多是風幹以後的幹制品,容易儲存,易于運輸。食用時需要提前泡發,然後就可以燒菜或者煲湯用了。很多人不會泡發幹猴頭菇,導緻做出的猴頭菇菜肴,吃着味道比黃連還苦,無法食用,隻能扔掉,浪費食材。
猴頭菇要該怎樣泡發呢?今天教你幹猴頭泡發的小技巧,泡好的猴頭菇口感柔軟,無論燒菜或者煲湯,都沒有一點苦味,做出來的菜肴香味濃郁,營養又好吃,下面分享下做法:
【幹猴頭菇的泡發】所需材料:幹猴頭菇、堿面、水、
做法步驟:
猴頭菇在新鮮的狀态下,顔色是白色的,隻有幹制後才是我們現在看見的金黃色澤。好的幹猴頭菇外觀顔色呈金黃色,就像金絲猴的茸毛一樣,優質的猴頭,茸毛細長齊全,分布均勻厚密。
把幹猴頭菇放到清水中浸泡。
再把猴頭菇上面蓋上一個盤子,把猴頭菇壓在水中,使猴頭菇能均勻的吸收水份,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将猴頭菇泡開。
到時間後,把猴頭菇取出,稍攥下水份,泡發好的猴頭菇根蒂朝上,用剪刀把根蒂和周圍發黑的部位剪掉,猴頭菇的根雖然可以食用,但帶有苦味,在幹制過程中為了保證其營養成分的不過多流失,往往會保留其根,在泡發時需将根去掉,否則烹饪出來的猴頭菇會帶有苦味。在泡開之後需将猴頭菇的根去掉,以免根中的苦味成分滲透到蘑菇體中,出現苦味。
準備一盆溫水,加入少許堿面,攪勻。
放入去掉根部的猴頭菇,浸入到水中浸泡,繼續泡發1小時。
到時間後,把猴頭菇撈出,用手把猴頭菇裡面的黃水攥出來,等水全部擠幹以後重新放入溫水繼續浸泡過半小時以後,重複先前的動作,直到猴頭菇中擠出的水變為清水,猴頭菇就已經泡發好了。
把泡發好的猴頭菇攥淨水分,再把猴頭菇撕成小塊。
鍋内加入水燒開,下入猴頭菇焯水2-3分鐘。
将猴頭菇撈出,放到冷水中投涼,撈出瀝淨水分,就可以燒菜,或者煲湯了。
小貼士:猴頭菇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若在生長期遇到了惡劣的環境條件,比如長時間的下雨,猴頭菇的子實體就會變紅,這類猴頭菇也會帶有苦味,并且烹饪時候不好清除苦味,隻能做到減少苦味。
猴頭菇的根和發紅的子實體是帶有苦味的,但這苦味成分不具有毒性,可食用,僅僅影響食用口感,當然若是猴頭菇腐爛變質,也會帶有苦味,這樣的猴頭菇不适合食用,以免中毒。
喜歡這篇文章,别忘了點贊、收藏、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歡迎關注:冬至雪夜,每天都會釋出原創家常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