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呂孟申
追求,讓人充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且沒有終點追求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小說《十宗罪》中說:“有時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卻看不見社會那些最悲慘的世界。”
我們的眼睛裡除了平視或仰視,更應該經常俯視;俯視疾苦和病痛,俯視角落和夾縫,俯視大衆和底層。我們的眼中看到的不應該隻有金錢、權勢,還應該有人情和冷暖。
人總是要慢慢成熟,将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僞裝的真實,看清隐匿的虛假,很多原來相信的事,不再相信。
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不在于強者生活多麼奢侈,而在于弱者是否有足夠的尊嚴。我們心中所追求的不僅是個人的享樂,還應該有悲天憫人的靈魂。
甯可做個善良的人坦蕩一輩子,也不做個虛僞的人算計一輩子;人活一世睡能睡得舒坦,笑能笑得燦爛,就是赢了一輩子,與錢财地位無關。
生命是個過程,死亡是最終必然的結果,但軌迹是自己的色彩和溫度,既然不可避免,那麼就更無所畏懼。
面對大海,感受滄海一粟的無奈,也頓悟了海納百川的寬闊。閱盡滄桑,無欲自然心似水。
每個人都有一行熱淚,再苦也要面對,因為堅強;每個人都有無言的傷,痛苦也要承受,因為成長。
一粒砂裡有一個世界,一朵花裡有一個天堂。内心有大海,春暖花自開,心有桃花源,何處皆是雲水間。
曾經滄海,自得風流;履盡苦難,冷暖自知。毫不費力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藥就是誘餌,隻是幾人能看透?
在漫漫人生路上,憂愁與傷痛常伴左右,知道時間不可能停留,就沒必要傷春悲秋。在這樣一個功利社會,在這樣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能堅守道德與良知就是人生最後一塊陣地。
厚德才能載物,沒有寬厚的胸懷和仁義的道德做支撐,所得到的财富隻能給自己帶來災難。
苦樂年華,人生是有酸甜苦辣所組成,誰也無法拒絕苦難,倘若沒有苦難的對應存在,如何才知道珍惜歡樂的價值?
這世上,誰都不是誰的永遠,不要輕易對别人許下承諾,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這個世界隻有回不去的,而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不管現實有多慘不忍睹,你都要固執地相信,這隻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不要抓住回憶不放,斷了線的風筝,隻能讓它飛,放過它,更是放過自己。
全世界隻有一個你,就算沒人懂得欣賞,你也要好好愛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好好對待陪在你身邊的那些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誰都不欠你。累了,請将心靠岸;隻要心中有愛,就會穿越愛的時空。滄海一聲笑,總讓人蕩氣回腸。
生命是一個過程,人生漫長,其實不過是在自己的渴望和牽念中相守相望。守得同船渡,歸來滿江秋。
柏拉圖說:“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因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之後我發現,不是小鳥飛不過滄海,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
堅守,無關風月,而在于親近靈魂;用微笑诠釋生活,以溫潤體味人性。一次次燃燒着生命,燃燒着渴望,便有了從容前行的潇灑步履,生活不止于腳下方寸,還有夢想,還有遠方,還有希望。
煙熏火燎,泥沙俱下的紅塵濁世, 沒有誰的生活會一直完美,但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看着前方,我們來過、走過、愛過、努力過、快樂過、幸福過、悲傷過、遺憾過,卻從未放棄過,無人時淚流滿面,有人時淚流心裡。
夜未央情未殇,人生有愛,雲夢無邊。
心安茅屋穩 ,性定菜根香;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感恩親人、朋友,我們同乘一輛生命的列車,前進着、守望着、關懷着、傳遞着溫馨與美好,共享星辰大海。
善良和愛都是免費的,但不是廉價的;愛,不在盡頭,而在路上!
▼作者:呂孟申
作者簡介:呂孟申,1951年1月4日出生于河南漯河。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0年編著《古今對聯大觀》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986年編著《龍文鞭影新釋》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發行。1988年編劇3集電視劇《渦流》并參與拍攝,男一号陸樹銘。90年代初先後有報告文學《給慈禧太後開火車的人》、以及描述中國探險第一人劉雨田《魂系長城》、《大漠雄魂》等文學作品發表。2004年參加文化部書畫代表團赴法國巴黎舉辦展覽,2008年客居加拿大蒙特利爾,現任加拿大書畫家協會主席。2014年散文集《靜看陽光照紅塵》、詩歌集《苦望的琴弦》由中國線裝書局出版發行。2018年團結出版社出版詩集《心香》,現為加拿大華文《七天》報紙,專欄作家,書畫作品先後被日本、南韓、新加波、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