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舌尖上的工藝:重慶23歲制糖師的手工雜糖 那一抹童年的味道

在重慶大渡口區義渡古鎮,有一位年輕的帥小夥,他叫楊影,他做的手工糖頗受遊客喜歡。

舌尖上的工藝:重慶23歲制糖師的手工雜糖 那一抹童年的味道
舌尖上的工藝:重慶23歲制糖師的手工雜糖 那一抹童年的味道

金果、泡糖、炒米糖……這些屬于一個時代的雜糖,是不是勾起了你童年的記憶。在大渡口區義渡古鎮的老街上,也有一家楊氏手工雜糖,依然堅守着這種老味道,其制作曆程一直保持着傳統手工工藝。

制糖師傅名叫楊影,是一位僅有23歲的帥哥,其制作的各類雜糖,用料不曾改變,味道不曾改變,還原着一代人的味覺記憶。

打過很多工選中雜糖創業

初識楊影,是在義渡古鎮的老街上,個子不高,人卻帥氣,全身洋溢着靈氣,言談中透着真誠。出生于1996年的他,從小在大足長大。小時候,楊影憧憬有朝一日能夠走出鄉關,幹出一番事業。

高中畢業後,楊影做過很多工作,“其實都是想積累下工作經驗,為以後創業打下基礎。”他說。

2016年,楊影聽說自家表叔在永川做手工糖,有祖傳的制作技藝,便來到這裡,跟着學起了手藝。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了食品行業,就對它産生了興趣。

在表叔眼中,楊影這孩子很實誠,手把手地将他教會,“表叔在當地做雜糖非常知名,吃的人絡繹不絕。”對于表叔的手藝,楊影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手工炒制各種雜糖應有盡有

“我要一斤炒米糖!”每周末,楊影都要在義渡古鎮現場進行炒制,然後讓遊客親眼目睹自己的手藝。

“好嘞!”話音剛落,楊影将原材料倒入糖稀中,然後快速地攪拌起來。鍋竈旁一張長長的案闆,上面放置着木制模框、擀面杖還有刀具。

稍傾,出鍋的米松軟地黏在一起,楊影迅速地将之攤在框裡,用鏟子按壓平整,撤去模框,趁着熱氣,快速刀切。

隻見他手起刀落,動作迅疾。先切成一道道的長米條,再橫着切,一個個正方形糖果子就均勻成型了。

遊客們看得眼花缭亂,味蕾大開。接過美食,紛紛開始品嘗,盡情地享受着美食帶來的歡愉。

他制作的手工雜糖,不僅外觀好看,而且品種多,有泡糖、糯米軟糕、金果等。各種香味融合在一起,彌漫在街巷的盡頭,這種味道讓人很穿越。

找尋到童年的味道和鄉愁

雖然賣的時間并不長,但楊影的雜糖,已經在古鎮小有名氣。楊影說,每天都有許多市民專門會走過來買雜糖,然後在古鎮喝茶。“在這裡,他們能夠找尋到童年的味道,和一種久違的鄉愁。”

在楊影看來,全國各地的雜糖,有很多種類,而自己的産品,因為得到表叔真傳,才做得頗具特色,“其中泡糖、炒米糖以及米花糖最好賣,尤其是泡糖,食客最喜歡吃。”“開始是偶然吃了一次,然後吃着吃着,就離不開了,他們的雜糖味道很正宗很獨特。”食客王聰說。讓楊影高興的是,在表叔的傳授下,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制作雜糖的技法,確定了這種美食的色香味。

美食坐标

位址:重慶大渡口區義渡古鎮

電話:1871644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