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提出一個令人心驚的問題:“童年是哪一天結束的?”我想,童年是在失去天真、失去想象力的時候結束的。
沒有童話的地方,就鮮有活潑的生命,鮮有生機勃勃的前進,就鮮有想象力、開創力。
反思我們的生活,其中很多樂趣是自己摒棄或丢失的,難道這是成年的代價?
明末思想家李贽有一篇《童心說》,他說:“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還記得法國童話《小王子》的獻詞:“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期望“所有的大人都應該是孩子”。

創造米老鼠的沃爾特·迪士尼說:“我要喚起的是這個世界正在泯滅的孩子氣的天真。”
喜歡米老鼠、喜歡孫悟空,是人類的天性,是世界需要天真的證明。
一雙天真好奇的眼睛和一顆童心,是成長的前因,是發展的定金。
擁有它們,才能去發現、去探索、去求知、去開拓,我們的所得必将無止境、無窮盡。
我們總說,知識是财富,智慧是财富,快樂是财富,别忘了,天真也是财富。
令人擔憂的是,随着我們的成長,一路行走,一路會丢失珍貴的東西——丢失了單純,丢失了天真,丢失了快樂,也丢失了愛。
衡量一個社會的發展,有諸多指數,我想應該再加上一個指數:孩子氣指數——就是擁有簡單的快樂和飛揚的心靈,就是擁有無限的想象和無盡的創新。
現代化會釋放人缤紛的個性和美麗的童心,使想象擴充、夢幻延伸、創意紛呈,使兒童更具智慧,使成人更多天真。
我當然希望我們的時代數字化,我也希望我們的心靈少兒化——讓更多的人找到自我,更多的人幫助他人;讓社會更多理性,人間更多真情。
童年,不要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