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隆基看中兒媳,送楊玉環先做道姑後入宮中,兒子李瑁後來怎樣了

唐朝是封建社會的頂峰,在經濟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影響力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然而在很多曆史愛好者眼中看來,唐朝和漢朝一樣,這個朝代的名聲都不怎麼好。不光現代人如此認為,就連古人也是這麼認為的,是以在《紅樓夢》中,賈蓉才會說出“髒唐臭漢”這句話。

李隆基看中兒媳,送楊玉環先做道姑後入宮中,兒子李瑁後來怎樣了

什麼是“髒唐臭漢”?對這兩個朝代曆史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會感到納悶。其實,古人之是以要這麼形容唐朝和漢朝,是因為這兩個朝代的皇帝在感情生活方面都比較混亂,比如唐朝皇室視倫理如無物,漢朝皇帝則偏愛男風,這些行為都被古人所不齒。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這一時期的封建禮教更加森嚴,漢唐皇室中的醜聞就更引起人們的反感,是以才有了“髒唐臭漢”的說法。

特别是唐朝時期,可能因為唐朝皇室有胡人血統的原因,這一時期的皇帝對倫理道德方面的限制感極低,比如唐高宗李治。衆所周知,李治的第二任皇後武則天曾經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可她卻在李世民駕崩後被李治收入後宮。對于恪守禮法的古人來說,李治這樣的行為絕對是非常出格的,可因為他是皇帝,是以并不會受到實質性的批判。

李隆基看中兒媳,送楊玉環先做道姑後入宮中,兒子李瑁後來怎樣了

唐朝皇室這種開放的風氣,對民間也産生了深遠影響,是以唐朝也就成了曆史上風氣最開放的朝代。如果說李治迎娶武則天的行為十分出格,那李隆基看中兒媳,從兒子李瑁手中搶走楊玉環的舉動簡直就是犯罪了。他以為窦太後祈福的名義将楊玉環送入道觀,後來又不顧李瑁的感受,強行将楊玉環納入宮中,甚至還強迫大詩人李白作詩歌頌倆人的愛情,這樣的行為簡直可以說是無恥之尤了。

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真有愛情的存在嗎?恐怕并不見得。李隆基搶走楊玉環後,确實對楊玉環寵愛異常,為了博愛妃一笑,甚至命人不遠千裡運來荔枝。當時的許多文人墨客比如李白、白居易等人,也都做了不少的詩詞歌賦來歌頌兩人之間的愛情。可是當“安史之亂”爆發後,楊玉環卻被李隆基推出來當替罪羊,最後在馬嵬坡香消玉殒。

李隆基看中兒媳,送楊玉環先做道姑後入宮中,兒子李瑁後來怎樣了

如果從楊玉環的結局來看,她與李隆基之間哪有什麼愛情可言,有的隻是皇室權力鬥争的殘酷。李隆基如果真心愛着楊玉環的話,大可以選擇與她一同赴死,而不是将她殺掉穩定軍心。況且在楊玉環死後,已經當上太上皇的李隆基又因為一曲《長恨歌》成為千古癡情之人,而楊玉環卻背負着紅顔禍水的千古罵名。這樣的結局,無論怎麼看,也與愛情倆字沾不上任何關系。

李隆基與楊玉環之間所謂的“愛情”,實際上就是一場悲劇。那麼,作為這場悲劇的另外一個受害者,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後來又怎樣了?

李隆基看中兒媳,送楊玉環先做道姑後入宮中,兒子李瑁後來怎樣了

壽王李瑁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個兒子,他母親武惠妃是李隆基最寵愛的妃子,在宮裡的地位等同于皇後。當初楊玉環之是以嫁給李瑁,也是因為武惠妃的緣故,是武惠妃讓李隆基下旨冊封楊玉環為壽王妃。而且,當時李隆基并沒有見過楊玉環,不然也就沒有後來這許多事了,壽王李瑁更不會遭受奪妻之恨。

楊玉環自幼聰明伶俐,擅長音律舞蹈,嫁給年少英俊又多才的李瑁後,兩人生活得十分美滿。可因為武惠妃的離世,李隆基在感情上遭受了巨大打擊,整日悶悶不樂郁郁寡歡,于是就有宮人出了個馊主意,對他說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李隆基召見楊玉環入宮後,一見之下果然驚為天人,于是想方設法将楊玉環收入宮中。

李隆基看中兒媳,送楊玉環先做道姑後入宮中,兒子李瑁後來怎樣了

李隆基想冊封楊玉環為貴妃,可楊玉環卻早已被他冊封為壽王妃了,就算可以硬搶走楊玉環,那兒子李瑁又該怎麼辦?是以在此之前他必須重新給壽王李瑁找個王妃。就這樣,在李隆基的一手安排下,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而大臣韋昭訓的女兒則成為了壽王妃。

世人常說,造化弄人。在這整個過程中,壽王李瑁既無法拒絕也不能出聲反對,隻能被動地接受這一切。一覺醒來,他的枕邊人已經換成了陌生人,可這些他隻能默默承受。再後來“安史之亂”爆發時,他随唐玄宗逃奔蜀郡,又在馬嵬坡親眼看到了前妻楊玉環香消玉殒。

李隆基看中兒媳,送楊玉環先做道姑後入宮中,兒子李瑁後來怎樣了

在李隆基與楊玉環的這場“千古愛情”中,其實壽王李瑁才是受傷最重的那個人。在楊玉環被李隆基搶走之後,李瑁隻能與新王妃韋氏相依為命。好在上天對他還是公平的,他與妻子低調幸福地過完了一生,兩人先後育有五子三女,其中三個兒子都被封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