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原創不易,請随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體(文定),無授權禁轉!

公元263年,在伐蜀戰争打響之後第二年的正月十五,鐘會率軍進駐成都。第二天,按照計劃,鐘會邀請随軍的所有護軍、郡守、牙門将、騎督以上文武官員以及蜀漢舊臣到蜀國朝堂之上集會。集會上,鐘會為上個月剛剛去世的郭太後發喪,并詐稱自己接到了郭太後的遺诏。遺诏裡明确提到要鐘會率軍勤王,除掉把持朝政多年,廢一帝、弑一帝的司馬家族,殺掉晉國公司馬昭。鐘會把僞造的遺诏傳給在場的官員和将領們一一觀看,又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場所有被邀請的人無不驚愕不已,面面相觑,但是由于懼怕鐘會的淫威,不敢直接就提出異議,卻也不積極地表态,隻得含糊其辭。鐘會早已預料到這些人不會輕易的就歸順自己,于是在木闆上寫下任命書,把各軍重要的職位都換成自己的親信擔任,并把所有不肯謀反的官員将領都關押在原蜀國朝廷内各屬官的房屋當中,派士兵嚴加看守。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鐘會平滅蜀漢圖)

叛亂計劃的第一步完成了,鐘會又開始接下來的動作,為姜維的益州降軍配置武器裝備。這時鐘會的帳下督(相當于後世的警衛連連長)丘建忽然請求鐘會允許他為被關押的護軍胡烈安排一名端茶送水的親兵。原來,丘建是胡烈的老部下,辦事可靠,善解人意,胡烈後來把丘建推薦給司馬昭,當了司馬昭的随從。由于鐘會常和司馬昭商讨計劃,是以鐘會也經常能遇到丘建,有了很多交情,也非常喜歡丘建。當鐘會要率軍伐蜀時,便向司馬昭請求讓丘建随行。丘建看到自己的老首長胡烈被單獨關押,無依無靠,非常擔心,這才懇求鐘會允許胡烈選擇一名侍奉自己的親兵。鐘會一看是丘建求情,心一軟,就答應了丘建,同時怕别人說自己不公平,就給每個被關押的将領都配備了一名伺候的親兵。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電視劇中的鐘會)

胡烈等人本來在被關押的處所裡心急如焚,生怕鐘會造反會連累到自己,可又聯系不上自己的部隊。可巧這時鐘會允許一名親兵接近他們,胡烈等人簡直是大喜過望。于是胡烈就編造了一套謊話騙親兵說:“丘建密告我說,鐘會已經挖好了大坑,準備了幾千根大木棒,要把在宮外駐紮的魏軍全部叫進來,每個人賞賜一頂白色絲帽,假裝是要加封散将的官銜,實際上是要用木棒依次打死後埋入坑中。”胡烈又将這番話寫到小紙條上讓這名親兵藏起來,偷偷交給在軍營裡等候的兒子胡淵。其他被關押的将領也大都使用了這樣的伎倆讓親兵向自己在宮外駐紮的部隊傳遞消息。于是,僅僅在一夜之間,鐘會要殺光宮外魏軍的消息都傳遍了。每個軍營裡的士兵都想沖進宮來殺死鐘會,救出自己的統領,可是又怕自己勢單力薄,無法與鐘會對抗,是以大家都在猶豫不決。而此時宮外魏軍蠢蠢欲動的風聲也傳入了鐘會的耳朵裡。這時有親信向鐘會建議殺死所有不肯叛亂的被關押将領,以防止這些将領被自己的部隊救出來,指揮部隊反抗鐘會。鐘會卻害怕因為此事徹底激怒了魏軍士兵,反而于己不利,是以也在猶豫。轉眼之間已經過了兩天,駐紮在宮外的士兵一天比一天浮躁,生怕鐘會真的把屠刀伸向自己的脖子。在這天的中午,胡烈那年僅18歲的兒子胡淵終于忍耐不住,率領父親的部屬,敲着戰鼓向蜀漢宮城襲來,其他的軍營看到有人挑頭,雖然沒有誰督促,卻也紛紛敲着戰鼓,跟随胡淵來攻打鐘會,解救自己的統帥。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一心為漢的姜維)

這時鐘會正在忙着給姜維的部隊分發武器和铠甲,準備攻打漢中。突然有士兵跑來報告宮門外有喧鬧的聲音,可能是失火了。鐘會聽了并不以為意,派人去滅火。可沒過多久又有士兵跑來說,那喧鬧聲是大軍攻城的聲音。鐘會一下子就慌了神,不知所措,面對如此險惡的局勢,平時縱然聰明絕頂,也想不出一條好的計策出來。情急之下,鐘會隻得問身邊的姜維該如何是好。姜維倒是還算比較冷靜,不過也沒什麼好的計策,對鐘會說:“現在隻有拼死抵抗,才能有一線生機了。”姜維的冷靜讓鐘會稍微平靜了一下,思索一番後,鐘會認為眼下兵變的士兵都還隻是烏合之衆,人數雖多,卻沒有章法,千萬不能讓他們的長官回到部隊的身邊,一旦兵變士兵有了指揮,那麼自己一定抵擋不了這些士兵的攻擊。于是鐘會派兵去殺死所有被關押的官員和将領們,屋子裡的人看到有人要來殺他們,急忙一同舉起案幾頂住房門。鐘會的士兵用刀砍門也砍不破,雙方一直僵持着。過了一會兒,一些兵變的士兵豎起雲梯登上了城樓,并放火燒城。于是宮城外的大軍從城樓上攻了進來,一時間殺聲震天,箭如雨下。圍在關押處所的鐘會士兵們一見大事不好,紛紛逃竄。被關押的将領和官員各自從屋内跑了出來,和自己的部隊會合。就這樣,有了指揮的部隊士氣大振,朝着鐘會大營殺去,在大營門口正遇到姜維率領鐘會的親兵出來平叛。魏國士兵們本來就怨恨姜維,此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便圍攻姜維。姜維雖然武藝卓絕,無奈寡不敵衆且年事已高,在親手殺了五六個人之後,被殺身亡,時年63歲,一同遇難的還有姜維的妻子和兒子。憤怒的魏軍士兵将姜維的屍體剁碎以洩憤,發現姜維的膽像鬥一樣大。姜維身首異處,複興蜀漢的大業也跟着流産了。殺了姜維的魏軍又争先恐後的去殺鐘會,鐘會不能抵擋,也被殺害,年僅40歲。可憐鐘會自淮南平叛以來,謀劃大事從未失算,第一次失算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鐘會、姜維被殺的同時,一大批涉嫌幫助鐘會謀反的魏蜀官員以及數百名忠于鐘會的親兵也被殺害。其中包括蜀漢太子劉璿、蜀漢左車騎将軍張翼、蜀漢已故大将軍、大司馬蔣琬的長子綏武将軍蔣斌、次子太子太仆蔣顯。亂兵由于沒有人加以管束,甚至燒殺搶掠成都的百姓,一時間屍橫遍野。鐘會的部下龐會,是曹魏大将龐德的兒子,龐德曾在樊城戰役中因為天降水災而被關羽所俘殺。龐會趁着蜀中動亂之際,率兵來到關家的府邸,将關氏一族滿門抄斬,老幼不留,可憐一代武聖就此絕後。這場動亂一連持續了好幾天才漸漸穩定下來,給成都留下了滿目瘡痍。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

趁着成都大亂,鄧艾的親兵們急忙去追回被鐘會等人陷害的鄧艾回成都來主持大局。監軍衛瓘由于是自己到成都來宣讀的收押鄧艾的旨意,并且是自己親自将鄧艾押進囚車,心想鄧艾一旦冤情昭雪,重掌大權,必然會對自己不利,心懷報複。于是衛瓘急找來和鄧艾頗有私怨的護軍田續,讓他去截殺鄧艾。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三國蜀漢的最後一搏,諸葛亮接班人用自己的生命換掉了魏國的精英

(鄧艾)

田續率領軍隊在綿竹一帶和被迎回的鄧艾相遇,一番激戰之後,鄧艾的親兵被擊潰,鄧艾和兒子鄧忠一同被殺,鄧艾時年68歲。

至此,三國末年的三大雄才退出曆史舞台。參考資料:《三國志》《漢晉春秋》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