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作者:北山讀書

頂流明星靠顔值可以騙吃騙喝,那李誕憑什麼?

憑他長得好看?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我很好奇,一個小人物是如何逆勢崛起的?

1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草原兒女,媽媽以前是做老師的,我們的家在内蒙古的查幹諾爾礦場,那裡出的是堿礦,堿礦是白色的,查幹諾爾就是白色的意思。爸爸媽媽就在廠礦裡搞建設,我在廠礦子弟國小裡讀書,學校就建在礦上。寒暑假的時候,我會回到奶奶家的大草原。

從李誕這段自述中,很難找到他成為喜劇天才的源頭。

如果是來自白山黑水、大豆高粱的東北,成為諧星的可能性還更大一些,比如呼蘭、王建國、李雪琴。

人們總結牛逼人的成功,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用結果去倒推原因。

李誕成了,找李誕做對了什麼;郭德綱牛逼了,研究郭德綱有什麼秘籍……

郭德綱自己都說了:三分能耐、六分運氣、一分貴人扶持。

運氣是大頭。

但這個運氣是命嗎?是無法琢磨的命運嗎?其實不是,是大勢。

李佳琦、薇娅的崛起是踩中了直播網購這個大勢。

而李誕崛起的背後,是脫口秀這個大勢。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2

讓李誕一飛沖天的,是2017年1月上線的第一季《吐槽大會》,該節目收獲了14億點播量。

作為策劃人、編劇和主要表演嘉賓,李誕一季封神。

與其說是李誕成就了《吐槽大會》,不如說是《吐槽大會》成就了李誕。

2017年1月,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個舊時代的落幕。

新時代就是由《吐槽大會》開啟的脫口秀時代,舊時代是周立波的脫口秀時代。

2017年1月19日,周立波在美國紐約被捕,警方宣稱在車上發現槍支和可卡因。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在此之前,有“南周北郭”之說,北京郭德綱的德雲社異軍突起,上海周立波的海派清口風靡一時。

相聲是靠郭德綱一己之力再次複興,而周立波是讓更多人開始接觸脫口秀這種美式幽默,但他做的還是所謂的“海派清口”。

由于各種原因,北派幽默班主從獨幕喜劇王趙本山轉到了相聲國小生郭德綱。郭德綱帶着德雲社的徒子徒孫,把相聲繼續發揚光大。

周立波卻始終是一個人,而且以上海方言和文化為主,是以其實他一直撐不起南中國喜劇的大舞台。

具有國際視野的上海東方衛視,一直希望探索更新的喜劇形式,從《笑傲江湖》到《歡樂喜劇人》,從《今夜百樂門》到《周六夜現場》……

正宗的美式脫口秀也已經流行很多年,模式已經被證明非常成熟,是否可以引入中國?

之前《壹周立波秀》就是類似這樣的形式,但每次演出還需要在台上放着稿子的周立波,顯然和郭德綱的一身本領相去甚遠,是以并沒有出圈。

2012年4月,從上海起家的周立波跳槽到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急需新人填補空白。

5月,東方衛視就找來北京的相聲演員王自健,開始做一檔全新的脫口秀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3

當時,與如日中天的周立波相比,即使是當家主持人王自健也名氣不大。

而李誕還隻是主持人王自健口中的普通朋友“蛋蛋”,和王建國、程璐、海源等一樣,隻是節目幕後的撰稿人之一。

多年以後再回看這段曆史,李誕真的應該感謝周立波的出走。

在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洶湧來襲的2012年,在80後作為主要消費群體登上曆史舞台的新時代,一股新的勢力正在冉冉升起。

有周立波這幾年的脫口秀鋪墊,培養了一批使用者基礎;微網誌、微信快速崛起,培養了越來越多的段子手,屬于脫口秀的時代已經噴薄欲出了。

如果脫口秀這個大行業,一定會湧現出一個頂流明星,為什麼不是最早的主持擔當王自健?為什麼不是其他人比如王建國,而最終是李誕?

李誕當年北漂,在廣告公司打工,機緣巧合認識王自健,然後來到《今晚80後脫口秀》寫段子。

随着節目名氣大了一些,導演葉烽為了豐富形式,就鼓勵李誕和王建國也上台去講段子。

鼓勵的方式很簡單粗暴——李誕接受采訪時自述了當年首次登台的原因,竟然就是為了每一場多掙800塊錢。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那時候的李誕,表情居然還那麼青澀,穿的就像一個學生,頭發還很茂盛。

李誕的脫口秀首秀可以說是緊張中帶着局促,和風格始終霸氣的王建國相比,講段子的水準也差了很多。

但為什麼現在脫口秀江湖第一的位置,坐的是李誕呢?

如果你是投資人,投資當時的幾個候選人,你會選擇李誕麼?

為什麼幾年以後,成為《吐槽大會》策劃人的是李誕,而不是王自健、王建國、池子呢?

換句話說,脫口秀這個風口來了,誰能夠站到C位呢?

4

如果用一句總結,為何站上脫口秀食物鍊頂端的是李誕:

起于才華,興于選擇,終于文化。

李誕的脫口秀講的好自不必說,但并不是最好的,甚至不一定是同時期最好的。

但李誕畢竟幹得早,在脫口秀行業還在草莽階段,有一席之地,是最早一批上過井岡山的人。

這就像是滴滴的程維,即使後來再招聘來的高管一個比一個牛,但是自己作為創始人的江湖地位無人撼動。

創業階段敢于All In的年輕人,都有黑馬的潛質。

但是,作為入股笑果文化的股東,作為《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的策劃人,成就李誕的絕對不僅僅是才華。

更重要的是他勇敢的做出了新的選擇,跨界做了更多的事情。

李誕雖然口裡說着“人間不值得”,但是做起事情來,确實比誰都敢于跨界,比誰都敢于挑戰。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大多數幕後編劇的成長路徑都隻是寫段子,走上前台,成名之後接商務或者上節目。

但是李誕卻向着脫口秀演員召集人的角色不斷前進。

換句話說,他成為業務能力最好的脫口秀高管,這個沒有之一。

李誕能喝,性格灑脫,不拘一格,是以可以和節目制作方溝通融洽,這個王自健做不到;

從頭發顔色和着裝服飾越來越花可以看出,他特别勇于突破自己,靠近潮流文化,這個程璐海源做不到;

雖然表面很喪很佛系,但是他也說了自己為了生活和賺錢,變得挺圓滑的,這個王建國、池子做不到。

人是社會動物,人就是為别人活的,你充分的自得,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面,你就死了。”——李誕

能夠幾點兼而有之的,在當時那些屈指可數的創業元老之中,也隻有李誕。

是以,建國、池子這樣的隻是沖鋒陷陣的将才,而李誕是帥才。

對于希望打造更大脫口秀産業的笑果文化來說,隻有李誕才是最需要的人才。

脫口秀的曆史大潮即将洶湧來襲,要挑一個能夠扛起時代大旗的角色,非李誕莫屬。

李誕是否主動謀求這種身份轉型,不得而知,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如此。

是以,李誕成就了後來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把已經發展成熟很多年的美式幽默和中國特色相結合,給中國的喜劇娛樂界又開辟了一種全新的形式。

更重要的,也是成就了自己。

現在笑果文化十四個股東之中,一半是資本方,一半是以葉烽為代表的節目制作方,隻有李瑞超(李誕原名)一人位列其中,直接持股4.58%。

從《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橫空出世那一刻,李誕變成了誕總。

從李誕到誕總,身份在變,地位在變,其資源和平台,和普通的脫口秀演員自然不可比拟。

是以在面對池子出事兒的時候,作為資本方的代表和昔日的鐵哥們,李誕很難。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5

郭德綱說,相聲說到最後拼的是文化。

雖然早年被主流相聲演員抨擊為“三俗”,但那時郭德綱是為了活下去,必須讓相聲包袱響兒,讓相聲接地氣兒,讓現場的觀衆真正的笑。

時間長了你慢慢會發現,郭德綱學曆不高但文化不少,罵人不帶髒字,這不是一般文化人能夠修煉到的境界。

郭麒麟從一個中學退學的小黑胖子,變成今天人見人愛的謙謙小生,都是家教文化的耳濡目染。

同樣,李誕雖然還不至于做到像郭德綱這樣,能夠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戲曲曲藝如數家珍,但是他的思考還是很有深度的。

我最初聽《吐槽大會》和《80後脫口秀》的時候,就發現李誕的段子中總有那麼一些深刻。

他的《扯經》也有那麼一些文绉绉的胡扯。

其實總結來說就一句話,李誕的段子有一種進階感。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未曾開言我先笑場

笑場完了聽我訴一訴衷腸

當然,同時,成就李誕更多的是“喪文化”、是“躺平”、是“人間不值得”……

他用他的方式,堂而皇之的直擊這一代年輕人的内心。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是以你會笑,笑過之後其實還有痛,這種自嘲的精神才是後來《吐槽大會》的靈魂。

6

到這裡,我感覺回答了最初的疑問,為什麼是李誕現在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如果做早期投資,如何能夠選中李誕?

一看大勢,娛樂能賺錢,是這個時代的剛需。

二看試點,羅永浩講段子能當新東方名師,周立波講段子能開專場,郭德綱證明了相聲仍舊可以喜聞樂見,那麼脫口秀一定有大未來。

三看團隊,找那些勇于投身創業的年輕人,有熱情,便宜,懂年輕人,都買,王自健、李誕、王建國、程璐……全投,誰湧現出來,給誰加碼。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都要。

而這麼多講段子的人中,隻有一個李誕,看起來最懶最喪的蛋蛋,跳出自己的舒适區,勇敢的挑起了節目策劃的重擔,從李誕變成了誕總。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就像郭德綱捧火了相聲一樣,李誕等帶動了一批人加入脫口秀行業。

前幾天在北京感受線下脫口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新疆脫口秀演員小帕,笑炸全場,我覺得這妹子以後肯定要火。

為什麼是李誕,站到了脫口秀食物鍊的頂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