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曉聲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書寫“青少年版《人世間》”

作者: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實習生 于也晴

7月15日下午,第三十屆全國書博會首日,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知青文學”代表人物梁曉聲最新力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新書釋出暨作品研讨會在山東教育出版社召開。

梁曉聲是著述宏富、成就突出的作家,有着強烈的人文情懷和社會擔當,近年來他尤其關注青少年教育,特别注重童書的“寓教于樂”功能。《我那些成長的煩惱》是梁曉聲為少年讀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成長小說。這部小說接續了榮獲茅盾文學獎的《人世間》的血脈氣質,講述的是作者梁曉聲從兒童到少年這段時期“成長的煩惱”。

他想借此書告訴讀者們,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糾錯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漸明白責任的過程,而這一過程,離不開親情、友情等種種愛的支撐。本書字裡行間傳遞着人世間相濡以沫的溫情,發揚着現實主義傳統和理想主義精神。書中描寫的多個人物就是《人世間》中人物形象的原型。《我那些成長的煩惱》的内含豐厚、充滿人間的大情懷,可以說是青少年版的《人世間》。

梁曉聲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書寫“青少年版《人世間》”

參加研讨會的專家學者們對于梁曉聲的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進行了分析探讨。兒童文學作家米吉卡說,她把這本書看了兩遍。第一遍看的時候,米吉卡有很多情節都不能接受,看得多次哽咽,直起雞皮疙瘩,“這真是一個充滿苦難的童年。”而第二遍再看的時候,她發現那些故事不再是苦難,而是充滿了溫暖和光榮。“每當主人公出現苦難,頭頂都有一束光照着他。苦難之後,會有加倍的光芒湧現。優秀的兒童文學能夠帶領讀者走出苦難,收獲溫暖和希望。”

魯東大學張炜文學研究院創意寫作研究所所長瓦當将這本書看做是“少年版的《活着》”。他評價說,《我那些成長的煩惱》中有着《城南舊事》的中國風情,《呼蘭河傳》中北方中國的蒼涼粗粝,《陸犯焉識》的曆史凝重,還有《芳華》的青春光芒。“它書寫苦難、直面苦難,不煽情,不矯情,堅信人性的光芒并充滿希望。書中有着平民精神和少年志氣,在當代文學中很少看到這樣的精氣神。”

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克文稱,以梁曉聲這樣的文壇地位來寫青少年讀物,可以說是“大家小書”,但是他用純粹的叙述傳遞出純粹的情感,打動了讀者。“對于現在這些沒有經受過苦難挫折的孩子們來說,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他們能夠體會到父輩、祖父輩的經曆。”

梁曉聲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書寫“青少年版《人世間》”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從作者的寫作傳統來分析這本新作。他說,梁曉聲作品中的親曆性和自傳性,從他早期創作的《知青》中就可以感受到。方衛平還對比了外國作家的童年自傳,比如高爾基的《童年》,巴西作家若澤•毛羅•德瓦斯康塞洛斯的《我親愛的甜橙樹》,他們都沒寫像梁曉聲一樣能夠真正站在兒童的視角去寫作。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常青評價說《我那些成長的煩惱》有着散文與小說結合的特性。“這本書可以像散文一樣單篇拎出來讀,但串起來又有小說的大格局。

作者簡介:

梁曉聲,著名作家、第十屆茅盾文學家獲得者,1949年出生于哈爾濱,祖籍山東榮成。曾在北京電影制片廠、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各工作十餘年,2002年調入北京語言大學至今。文學創作範圍廣泛,在小說、散文、社會時論、電影電視劇方面都有涉獵,極為關注中國少年兒童的讀書情況。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梁曉聲新作《我那些成長的煩惱》書寫“青少年版《人世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