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面
中國的面條在制作技法上,主要有三大流
拼面、抽面(拉面)、削面。巴蜀地區的手工拼切面法以細緻、複雜、精湛聞名。此法先将面團反複揉壓成坯,再用擀面棒壓實,裹好成筒,反複滾壓,使面皮厚薄均勻有韌勁,然後把拼好的面皮折疊為多層,用刀切成粗細一緻長短一樣的面條。這種面條入口細膩、綿紮、清爽。豆花面是以豆花為面點的民間小吃,這種面條集豆花的細嫩、手工面條的滑柔、油酥花生的酥香、大頭菜顆的脆爽、作料的麻辣醇鮮于一碗,給食者以多層次的口感刺激。

用料:10個雞蛋,1000克面粉,豆粉50克,精鹽45克,内脂豆腐3包
花生150克,黃豆50克,大頭菜150克,紅油辣椒100克,花椒粉20克
醬油200克,香醋25克,胡椒粉15克,味精25克,豬油100克,小蔥100克
豬筒子骨 1500克,老姜75克,料酒25克
制作方法
1.面粉倒在面案上,中間創個坑,把雞蛋磕入調散,加精鹽10克,用手把面粉與雞蛋攪拌均勻,反複揉薄成團,插緊成條方形面坯,兩頭、中間大小厚薄一緻,用掉面棒從右到左,又從左到右反複在面壞上壓,使面壞變長、變寬,成面皮。再用掉面棒把面皮兩頭和四周的邊沿推一下,使面皮四周厚薄均勻,鋪上豆粉,把面皮裹在擦面棒上,用力推壓,推壓時力量要均勻,使面皮厚薄一緻。面皮調好後,抽出掉面棒,把面皮折疊起來,左手按面,右手拿長刀把面皮切成細條,上豆粉,把面條抖抽備用。
2.豬骨放入鍋内,摻水在旺火上燒開,加老姜45克、料酒,熬成鮮湯,放精鹽5克、胡椒粉調味,改用小火把内脂豆腐放入,喂入味。花生入鍋用鹽炒熟,晾冷後壓成粗顆。黃豆入油鍋炸酥。大頭菜洗淨,切成顆。老姜30克制成姜水。小蔥切成蔥花。
3.碗10個,依次放入紅油辣椒、花椒粉、醬油、香醋、姜水、味精、豬油、蔥花。
4.煮鍋置旺火上,摻清水燒開,放入面條煮至成熟,走鍋挑入作料碗内,然後在面的上邊加一飄豆腐燥,撒上鹽炒花生、油酥黃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