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悝為什麼推薦魏成,而不是翟璜?

作者:晝錦還鄉

李悝是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魏文侯的重要謀臣,深得魏文侯的信任,當魏文侯向他咨詢誰可以擔任魏國的丞相時,他推薦了跟他關系一般的魏成,而不是自己的好朋友翟璜。這到底是為什麼?

1、關系親密

翟璜是魏文侯時期的著名大臣,他不僅能力出衆,還善于推薦人才。魯國的吳起在本國混不下去了,就來投靠他。很多人說吳起殘暴不仁,連自己的妻子都殺害,不能重用他。而翟璜根本不顧輿論的壓力就把他推薦給了魏文侯,并說吳起軍事才能出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魏文侯也重用吳起,讓他有了展現才華的舞台,後來終成一代名将。

邺城是魏國重用的地區,但是這個地方的稅一直收不下來,魏文侯很是擔憂。翟璜就向魏文侯推薦了西門豹。西門豹到了當地,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當地的官紳勾結巫婆,以祭奠河神的手段,大肆斂财,導緻老百姓苦不堪言,無法上交國家的稅收。西門豹果斷出手,殺了巫婆,整頓了官紳,還興修水利,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沒過兩年,邺城大治。

李悝為什麼推薦魏成,而不是翟璜?

由于翟璜推薦的人才都很能幹,很多人願意與之結交。李悝于是就投靠了他。雖然當時的李悝比較落魄,也沒什麼背景,但是翟璜很看重這個年輕人,對他的治國才能以及法家理論很是欣賞。兩人經常在一起秉燭夜談,讨論治國方略,關系非同一般,親如兄弟。于是,把他推薦給魏文侯,擔任魏文侯的謀士。

2、推薦魏成

魏成是魏氏宗親,是魏文侯的弟弟。這位宗親不是靠着兄長的權力上位的,而是憑着自己的能力上位。當時他的職位是上卿與翟璜平起平坐。魏成不僅能力出衆,還特别喜歡學習。他結交了當時著名學者蔔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經常與這三位一起探讨學問。後來,他把三位好朋友推薦給了魏文侯。魏文侯把他們封為太師、太傅、太保。西周時期,權力最大的就是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三公”、到了戰國,“三公”是個榮譽職責,實際上是國君的顧問。

李悝為什麼推薦魏成,而不是翟璜?

魏國一直缺少一位宰相來統領百官。之前,都是魏文侯兼任的。但是沒有宰相,他這個國君精力有限,感覺特别累。他認為魏成與翟璜都可以擔任,但是拿不到主意,于是找到李悝商議。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目前國家事務繁多,寡人精力疲倦,你看魏成與翟璜,誰可以幫寡人分擔?”魏文侯道。

“小臣地位低下,不敢胡言亂語。”李悝一邊整理自己的衣襟,一邊恭恭敬敬道地。

“說嘛,錯了,寡人不怪罪于你。”魏文侯望着李悝道。

有了這句話,李悝放開:“觀察一個人能不能擔任丞相,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看他身邊的朋友,而是看他推薦的人,三是看他的行為,四是看他的品德,五看他的人際關系。這樣看來,我不說,怕主公也知道了吧!”

經過李悝的點撥,魏文侯恍然大悟,拿定了主意。

3、告訴朋友

李悝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魏文侯之後,出了宮就去翟璜的家。翟璜聽說李悝來了,便在大廳接待。李悝開門見山地說:“今天主公讓我推薦誰為丞相,我推薦了魏成,而不是您。”

翟璜一聽就懵了,趕緊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李悝重複了一遍。

“你為什麼不推薦我,我們可是好友啊?翟璜大聲質問,“我推薦吳起、西門豹都是魏國的棟梁之才。”

“你推薦的人是人才,但是魏成推薦的是主公的老師。是以,魏成更适合為丞相。”李悝平靜道地。

翟璜默然無語,原本的怒火早已煙消雲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