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悝为什么推荐魏成,而不是翟璜?

作者:昼锦还乡

李悝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魏文侯的重要谋臣,深得魏文侯的信任,当魏文侯向他咨询谁可以担任魏国的丞相时,他推荐了跟他关系一般的魏成,而不是自己的好朋友翟璜。这到底是为什么?

1、关系亲密

翟璜是魏文侯时期的著名大臣,他不仅能力出众,还善于推荐人才。鲁国的吴起在本国混不下去了,就来投靠他。很多人说吴起残暴不仁,连自己的妻子都杀害,不能重用他。而翟璜根本不顾舆论的压力就把他推荐给了魏文侯,并说吴起军事才能出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魏文侯也重用吴起,让他有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后来终成一代名将。

邺城是魏国重用的地区,但是这个地方的税一直收不下来,魏文侯很是担忧。翟璜就向魏文侯推荐了西门豹。西门豹到了当地,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当地的官绅勾结巫婆,以祭奠河神的手段,大肆敛财,导致老百姓苦不堪言,无法上交国家的税收。西门豹果断出手,杀了巫婆,整顿了官绅,还兴修水利,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没过两年,邺城大治。

李悝为什么推荐魏成,而不是翟璜?

由于翟璜推荐的人才都很能干,很多人愿意与之结交。李悝于是就投靠了他。虽然当时的李悝比较落魄,也没什么背景,但是翟璜很看重这个年轻人,对他的治国才能以及法家理论很是欣赏。两人经常在一起秉烛夜谈,讨论治国方略,关系非同一般,亲如兄弟。于是,把他推荐给魏文侯,担任魏文侯的谋士。

2、推荐魏成

魏成是魏氏宗亲,是魏文侯的弟弟。这位宗亲不是靠着兄长的权力上位的,而是凭着自己的能力上位。当时他的职位是上卿与翟璜平起平坐。魏成不仅能力出众,还特别喜欢学习。他结交了当时著名学者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经常与这三位一起探讨学问。后来,他把三位好朋友推荐给了魏文侯。魏文侯把他们封为太师、太傅、太保。西周时期,权力最大的就是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到了战国,“三公”是个荣誉职责,实际上是国君的顾问。

李悝为什么推荐魏成,而不是翟璜?

魏国一直缺少一位宰相来统领百官。之前,都是魏文侯兼任的。但是没有宰相,他这个国君精力有限,感觉特别累。他认为魏成与翟璜都可以担任,但是拿不到主意,于是找到李悝商议。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目前国家事务繁多,寡人精力疲倦,你看魏成与翟璜,谁可以帮寡人分担?”魏文侯道。

“小臣地位低下,不敢胡言乱语。”李悝一边整理自己的衣襟,一边恭恭敬敬地道。

“说嘛,错了,寡人不怪罪于你。”魏文侯望着李悝道。

有了这句话,李悝放开:“观察一个人能不能担任丞相,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看他身边的朋友,而是看他推荐的人,三是看他的行为,四是看他的品德,五看他的人际关系。这样看来,我不说,怕主公也知道了吧!”

经过李悝的点拨,魏文侯恍然大悟,拿定了主意。

3、告诉朋友

李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魏文侯之后,出了宫就去翟璜的家。翟璜听说李悝来了,便在大厅接待。李悝开门见山地说:“今天主公让我推荐谁为丞相,我推荐了魏成,而不是您。”

翟璜一听就懵了,赶紧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李悝重复了一遍。

“你为什么不推荐我,我们可是好友啊?翟璜大声质问,“我推荐吴起、西门豹都是魏国的栋梁之才。”

“你推荐的人是人才,但是魏成推荐的是主公的老师。所以,魏成更适合为丞相。”李悝平静地道。

翟璜默然无语,原本的怒火早已烟消云散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