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读】百年百事⑫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作者:东风快递
【夜读】百年百事⑫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文 |魏旭亮 · 主播 | 刘敬一

1932年,中国革命处于水深火热的至暗时刻,由于国民党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在东北的军事进攻极为迅速,仅两三个月内东三省几乎全部沦陷,日本关东军策划建立日军操控下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与此同时,日军在上海不断制造摩擦、实施暴行,中国革命形势不容乐观。

这一年,由于国民党围剿的压迫,加之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面临武装斗争失败的严峻形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刘志丹,在反“围剿”失利后辗转回到陕北,创建了照金革命根据地。

“正月里,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是流传在陕北的一首民歌,唱的就是陕北红军的创始人——刘志丹。

他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笔下的“现代侠盗”罗宾汉,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心目中的“好领导、好战友、好朋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他书写着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夜读】百年百事⑫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刘志丹手书

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志丹,1903年10月出生于陕西保安(今志丹)县。刘志丹从青年时期就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后曾任国民军联军某部政治处处长,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

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地,从事起义工作。1928年,参与组织领导了渭华起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成立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及参谋长。1932年,领导建立了照金革命根据地。

【夜读】百年百事⑫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时的住所

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革命生涯最重要的功绩之一,同时也是他在陕北革命时期留下的宝贵斗争经验,这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刘志丹长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对普通劳作百姓有相当深厚的感情,也亲眼目睹了地方豪强势力如何压迫普通百姓,曾写告状信揭露县长的丑恶罪行。考取榆林中学时,因在国文考试中大胆抨击现实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树立远大理想而被录取。

自此之后,刘志丹智斗地方黑恶势力,参加学潮,一步步在实践中积累斗争经验,坚定革命报国的信念,为后来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对陕北革命斗争形势的熟悉和国内斗争经验的总结,刘志丹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想法越来越成熟。1932年秋,陕甘游击队的负责人谢子长、刘志丹与领导甘肃两当兵变失败后的习仲勋会合,正式建立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实现了“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重大历史使命。

之所以选择在照金建立革命根据地,刘志丹曾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扩大游击区,即使严重局面到来,我们也有站脚的地方和回旋的余地。”

【夜读】百年百事⑫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以陕甘边根据地革命工作开展为主题的油画

历史证明,刘志丹的革命斗争经验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随着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使得国民党在陕北的基层政权被逐步摧毁。

陕甘边区政府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广大贫苦百姓分得了土地,同时还建立起农贸市场,活跃了苏区经济生活,根据地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此后,刘志丹辗转陕北各地继续进行革命斗争。1935年秋,在北方局驻西北代表团主持下,陕北发生了错误“肃反”,他们攻击刘志丹“一贯右倾”,下令逮捕了他,同时根据地也陷入严重危机。

当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得知“肃反”造成的严重后果,当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刘志丹等被监禁人员被释放,得以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1936年4月,在围攻三交镇战斗时,刘志丹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士向敌人冲锋时,不幸左胸中弹,当即昏迷过去,清醒过来后,仍以顽强的毅力,断断续续告诉身边战友:“让宋(任穷)政委……指挥部队……赶快……消灭敌人”,说完停止呼吸,光荣牺牲,时年33岁。

【夜读】百年百事⑫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各界恭送刘志丹灵柩归籍公祭大会

刘志丹牺牲后,为了纪念他,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并在此建立刘志丹陵园。

1943年,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人民为刘志丹举行隆重的公葬典礼,毛泽东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夜读】百年百事⑫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刘志丹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革命生涯体现了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精神。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