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魏成:志愿者是辛酸里的坚守

作者:巴人龙门阵

为了让学美发的侄女练手,魏成当了一回“发模”,两寸深的头发全被染成了红色,配上他的大嗓门和随性的装扮,活脱脱就是一个“屌丝”形象。但当他坐下来细细讲述对志愿者的理解,对协会未来的期盼时,思路清晰,言语得体,俨然一副队长范儿。

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成长为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直属大队队长,魏成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这个团队为城市点燃更多的力量。“社会上不缺乏爱心,如何让爱心汇聚成河,绵延长久?”魏成的答案是:“坚守”。

偶遇“伯乐” 误打误撞进公益圈

魏成年轻时在部队当消防兵,退役回到巴中后,自己做点小生意,小日子过得很是惬意。业余时间,他喜欢和朋友一起,四处帮人排忧解难。聊起那段时光,魏成感慨地说:“那时还没有做公益的概念,只是碰到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贫困户,就尽力去拉一把。”

2009年春天,一位自称“花哥”的志愿者主动联系上魏成,邀请他加入志愿者组织。2009年4月1日,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魏成被推荐成为了第一届常务理事。谈起这段往事,魏成笑呵呵地说:“加入协会是个偶然,花哥就是我的‘伯乐’。”

有苦有乐 在辛酸中学会坚守

在队里,魏成嗓门大、有担当,肯干、能服众,兄弟姐妹们一致推选他为大队长。

6年来,魏成组织开展了无数次志愿者活动,有快乐更有辛酸。作为队长,魏成在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大量工作。在活动的开展中,有些志愿者对这位队长无端误解:为了安全,他要求新加入的志愿者自行购买保险,却被误解为组织不周全;为了节省时间,要求在考察助学对象的途中自备干粮,却被误解为策划不给力;为了让每一笔爱心款都用在实处,要求活动期间食宿aa制,却被误解为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面对误解和指责,魏成有无奈却没有怨言,有压力却不敢放松。他说:“当了这么多年队长,懂得了志愿活动中的艰辛。志愿者代表的是人性中的善,就是要在辛酸中学会坚守。”

一路摸索 让爱心和温暖传递

2015年年初,在花溪乡新庙村开展助老活动时,一个新思路浮现在魏成的脑海。传统助老活动要么捐款捐物,要么关心陪护,都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许多留守、孤寡老人还有劳动能力和技术,更有劳动意愿,通过自食其力改善贫困现状,岂不是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于是,魏成为老人们买了鸡苗、菜苗等,待到成熟时,又组织志愿者或买家前去购买。几位留守、孤寡老人生活有了出路,心理状态得到了大大改善,他们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没想,这件事情却启发了魏成和志愿者协会的其他骨干,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找爱心活动的新路径……

“我期待政府和市民能够对爱心人士多一些认可和理解,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之中,让爱心传递。”魏成说。(巴中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