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魏成:志願者是辛酸裡的堅守

作者:巴人龍門陣

為了讓學美發的侄女練手,魏成當了一回“發模”,兩寸深的頭發全被染成了紅色,配上他的大嗓門和随性的裝扮,活脫脫就是一個“屌絲”形象。但當他坐下來細細講述對志願者的了解,對協會未來的期盼時,思路清晰,言語得體,俨然一副隊長範兒。

從一名普通的志願者成長為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直屬大隊隊長,魏成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讓這個團隊為城市點燃更多的力量。“社會上不缺乏愛心,如何讓愛心彙聚成河,綿延長久?”魏成的答案是:“堅守”。

偶遇“伯樂” 誤打誤撞進公益圈

魏成年輕時在部隊當消防兵,退役回到巴中後,自己做點小生意,小日子過得很是惬意。業餘時間,他喜歡和朋友一起,四處幫人排憂解難。聊起那段時光,魏成感慨地說:“那時還沒有做公益的概念,隻是碰到需要幫助的貧困生、貧困戶,就盡力去拉一把。”

2009年春天,一位自稱“花哥”的志願者主動聯系上魏成,邀請他加入志願者組織。2009年4月1日,巴中市青年志願者協會正式成立。魏成被推薦成為了第一屆常務理事。談起這段往事,魏成笑呵呵地說:“加入協會是個偶然,花哥就是我的‘伯樂’。”

有苦有樂 在辛酸中學會堅守

在隊裡,魏成嗓門大、有擔當,肯幹、能服衆,兄弟姐妹們一緻推選他為大隊長。

6年來,魏成組織開展了無數次志願者活動,有快樂更有辛酸。作為隊長,魏成在每一個環節都做了大量工作。在活動的開展中,有些志願者對這位隊長無端誤解:為了安全,他要求新加入的志願者自行購買保險,卻被誤解為組織不周全;為了節省時間,要求在考察助學對象的途中自備幹糧,卻被誤解為策劃不給力;為了讓每一筆愛心款都用在實處,要求活動期間食宿aa制,卻被誤解為傷了志願者的積極性……

面對誤解和指責,魏成有無奈卻沒有怨言,有壓力卻不敢放松。他說:“當了這麼多年隊長,懂得了志願活動中的艱辛。志願者代表的是人性中的善,就是要在辛酸中學會堅守。”

一路摸索 讓愛心和溫暖傳遞

2015年年初,在花溪鄉新廟村開展助老活動時,一個新思路浮現在魏成的腦海。傳統助老活動要麼捐款捐物,要麼關心陪護,都隻能解決一時的問題。許多留守、孤寡老人還有勞動能力和技術,更有勞動意願,通過自食其力改善貧困現狀,豈不是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于是,魏成為老人們買了雞苗、菜苗等,待到成熟時,又組織志願者或買家前去購買。幾位留守、孤寡老人生活有了出路,心理狀态得到了大大改善,他們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

沒想,這件事情卻啟發了魏成和志願者協會的其他骨幹,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尋找愛心活動的新路徑……

“我期待政府和市民能夠對愛心人士多一些認可和了解,也希望更多人能夠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之中,讓愛心傳遞。”魏成說。(巴中日報)

繼續閱讀